《看一个穷人怎样拥有多套房产的?-----财富可以这样成长》
第1节作者:
晋朝人 引子
写这个贴,几经犹豫,原因主要有4。
1。不想暴露太多个人信息。你看,坛中一些骨灰级的人物,只谈观点,兼谈风月,从不涉及个人经历。明显可以感觉到,他们的经历绝对精彩。可他们就是不说。呵呵。可知谨慎的重要性了。
2。这儿,高人太多,身家不少重量级,俺这点故事真不足挂齿,没得让人笑话。
3。招骂,那是免不了的。上来几位骂俺,俺跟着对骂?进退都是个无趣。
4。再一个,打字太慢,太花时间。累。没稿费,不划算。呵呵。
终于下笔了,也原因有4。
1。但,人啦,都有表现欲,俺修为不到,未能免俗,呵呵。
2。常见一些与俺经验相左的观点,忍不住想指手画脚。
3。其实一直想写这样一个故事,当着回忆。
4。万一。俺说是:万一,被某位总编发现了,俺不就成第二个郭敬明了?嘿嘿。
看官多鼓励,毕竟没有5毛的稿费收入,不就是图个观众吗?
真有想骂俺的,嘴下留德,尤其不要殃及家人,切切。
最后,拜托识出俺点来历的朋友,就不要道破了。都在网上混,无非想图个轻松。因为,俺已经发现有些ID虽然戴了面具,但也似增相识呀,呵呵。
一、当天上的馅饼掉到头上时,第一个感觉是痛。
俺第一次买房是在1999年,那时什么也不懂。现在想来很傻,也很好玩。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单位不分房了,自己想换个大房子住。动了买房的念头。而且,从报上看到,全国各地的房子都在涨,尤其深圳等沿海地区的房价是天价--------当时在俺这个不发达地区的低收入者来看。又听说长沙的房子都要比武汉还要贵,便认定买套房子不会吃亏。心想,发达国家的房子都是百姓一辈的事,可见房子将来一定会贵到很难买的地步。武汉的房子连长沙也不如嘛?没这个道理。武汉的房子与全国差那么多,必涨无疑。看一看美国,就知道,普通老百姓买房也是要还一辈子贷的,那么,俺们将来也一定步其后尘。等中国真发达如美国,武汉发达如沿海,房价能不跟沿海一样吗?那时,俺这点收入,就更买不起房了。
另外,没有福利房的退路了,想住大房子,就赶紧吧。
与老婆商量了,老婆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便开始看房子。
现在都说当年房价低,那是因为,大家拿的是今天的收入,看昨天的房价。当然觉得低了。其实,要俺看,房价跟收入比的话,房价从来就没有低过。要俺说,今天,可能还要强于当年啦。
举两个亲身的例子。
现在的80后们,总以为福利分房是好事。其实,误会大了去了。看一看当年的福利房,几家人共厨房、共厕所的情景,电影里应该看见过吧?那是国家管住房几十年的失败的铁证呀。
买婚房?做梦去吧。一般家庭都是在家里挤出一间半间。能分个单间,那是很好的单位了,多半还是共厨房和厕所。多少人头发白了,能混个小两室就不错了。
当年人真穷。一次单位为解决住房问题,终于盖了两栋楼,采用集资建房的方法。二室半一厅,100平。挺好吧?论资排辈,只6万块人民币。
嘿嘿。结果咧?很多比俺资历高,工作都快退休的人家,就是拿不出这6万块。后来,朋友告诉俺说,象俺这样的资历,也可以集这个资了。
最后,就是象俺父母这样工作大半辈子,工资算比较高的,加上俺自己夫妻两人,硬是也集不出这6万块人民币呀。亲戚朋友也不好意思开口,估计就是那三瓜两枣,也不顶事。
所以,俺只好跟父母一块挤着过。当时分有一间筒子楼,没住。借老婆同事住着.
后来,单位专门为解决贡献比较大的一批人的住房历史迹留问题,又盖了一批集资房,8万块。俺父母划在里面。眼见,这就是福利房的未班车了。可父母心痛钱,不愿要,也拿不出。俺当时已经有前车之鉴,似乎明白点什么了,便极力鼓动。那时,工资已经有所增涨。所以,最后,一家人,父母儿女把积蓄全拿出来,才把房子拿下来。今天,回头看,真是庆幸呀。嗯 ,俺很欣慰。呵呵。
回过头,再说俺的第一套房。
那时,武汉的商品房才起步,可那个价格,根本买不起呀。
记得,在天涯看到一个热贴,叫《朱镕基总理:楼市经济是靠不住的!》。俺看得那个乐呀,这叫什么事?有没有搞错呀?
99年,国家刚经过金融风暴,百业凋零。加之,推行各项改革,老百姓都不敢花钱,消费低迷。正是,俺们这位朱相国,推行房地产贷款,拉动消费,为鸡的屁的增涨贡献巨大,一举成就是今天的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地位。
也正是,因为有了房屋贷款政策,俺这个拿死工资的穷人,才能把买商品房付诸实践呀。
不知为什么,俺们认定,买房就要买就近的,方便的。所以,俺就踏上了看房的漫漫征途。好在,那时楼盘不象现在这么多。又要就近,可选的就不多了。最后,有两处进入了俺们的视线。
一处,很小的小区,建了三栋7层楼,没电梯,可房型真好,是错层。140多平。当时地便宜,开发商没有今天那么成熟,质量虽不如今天,可实惠真是实惠。南北通透,房型方正。象俺这种比较浪漫性格,真是迷死了呀。再说,与当时公房比,此房宛如天堂呀。只是,价格也如天堂,30多万的天价,好在,首付2成。
老婆都俺正相反,啥事都稳着,俺劝了几次,终于跟俺去看房了。
当时,售楼处也简陋,一如小区的设施。就是路边的两间房,靠内那间是办公室,外间白墙上贴着白纸销售表。俺们进去时,里面有两个穿白衣的售楼女青年。呵呵。见俺们进来,没有上茶,也没有招呼,继续聊天。
俺们在墙上看了一会,其实,也没有什么选的,无非是2房3房,就那几种房型。等俺指着墙问,一个白衣女青年才过来。看一看,俺们问的户型,又看一看俺们,眼里带出疑问说:“这房,首付要7万。“说完,就不出声了。那意思是等俺们自己知难而退,改选别的。
见俺们提出要看房,这才到处找人要钥匙。记得,她唯一比较象样的销售语言就是说她们的房子很好卖,不愁卖。老实讲,这话俺相信。要知道,当时说好卖,不是今天的概念罗。有人来买,就叫好卖吧。
嗯 记得单价应该是1000多吧。俺记心不好,真忘了。
最终,俺们选取了别一处。
那一个烂尾多年的高楼。因为比较了两处的位置。这高楼应该近一些,而且,地处繁华地带。其实,这高楼孤零零的,小区就是个停车的院子,一棵树都没有。当然,有地下停车场,一车位,6万。房型不如另一处远矣。120平,3室2厅2卫,公摊大,所以房都紧凑。主要是老婆选的。老婆说,买房要卖地段,是李嘉诚说的。这房主要是与工作和父母更近一点。与小孩将来上学的学校也近一点。其实,这楼与别外那个错层,也就是2站路远吧?再一个,这高楼好象是当年这一片唯一的一个高层。俺们觉得它是个标志性建筑。
呵呵,不知当年是怎么想的?现在想来,有点没名其妙。
实际上,与俺们单位距离并没有近多少。因为单位与这两处,是个三角形的距离而已。
当年,武汉有好些烂尾楼,后来政府出很多优惠政策,让资方接盘。俺选的这楼,接的好象是个香港人。
跟开发错层的那个大陆土财比,香港人到底是资本主义多年,专业的很呀。
这高层,售楼部又高又大,大玻璃。售楼先生和小姐,个个西服领带。俺去一次,就让俺留电话,然后,一天一个电话,作俺的动员工作。俺的售楼顾问是位先生,名字俺现在都能记得,很好记很大众。呵呵。
反观开发错层那主,就象是游击队,乡巴佬,土得掉渣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