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龙的故事》
第35节

作者: 田七茄子煲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人兴致也越发高昂,向我倾其所有:“从龙的外形看来像个巨型蜥蜴,鳄鱼的外形也恰好如此,因此也有许多人认为龙与鳄鱼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但是跟蛇一样,秦汉以来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为证,不但同时存在见龙和见鳄的记载,也同时存在对龙和对鳄鱼外貌的描述。古人确实说过鳄鱼在外型上很像龙,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认为鳄鱼就是龙,因为他们有过实物的比较。”

  日期:2018-11-11 17:28:44
  我奇道:“实物的比较?老实说阿巴汗老人,我和朋友曾经对董老师的笔记做过一番肤浅的研究,发现南北朝之前很多的见龙记载都在北方,到了后来却渐渐南移。但是据我所知,现在北方已极少鳄鱼,怎么在古时还会有实物的比较呢?”
  日期:2018-11-11 17:29:38
  不料老人对我的话大为赞赏:“小战士,你们看资料能看到这种程度是相当的了不起啊。你们的判断非常正确,见龙记载在不同的朝代的确有地域之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我待会再与你说。在史前时代,中国大陆生活过的鳄鱼种类多达17种,可是周秦以来文献中所记录的,差不多仅剩下了两种。一种为鼍,即如今的扬子鳄,战国时候的墨翟说过‘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郭义恭在《广志》中也说,鼍鱼,长三尺,有四尺,高尺余…南方嫁娶,必得食之的话。”

  日期:2018-11-11 17:30:31
  我略一思索:“我怎么听这意思是在说古人还把扬子鳄当做婚庆嫁娶的佳肴了?如此看来,古人应该对扬子鳄很熟啊,那就更不可能把他当做少见多怪的珍惜动物了。”老人呵呵一笑:“这正是我想说的话。古籍记载中另有一类鳄鱼,叫做虫屰(左虫右屰),据生物学家考证,便是目前仍存留于东南亚沿海及澳大利亚北部的湾鳄。
  日期:2018-11-11 17:30:55
  晋人刘逵曾有一段注文,说湾鳄‘长二丈余,有四足,似鼍,喙长三尺,甚利齿。虎及大鹿渡水,鳄击之,皆中断…广州有之’。这其实很写实地描述了鳄鱼用尾巴将猎物击昏后再吞噬的过程。可见虫屰(左虫右屰)是一种极其凶猛的动物。
  日期:2018-11-11 17:31:33
  《太平广记》里也写到,鳄鱼能在陆地上追逐牛马,在水中覆舟吞人,广州人民一直很是惧怕这种怪物。最著名的当然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那篇《鳄鱼祭》了,里面不仅描述了湾鳄给人民造成的危害,并且向其发出了战书。你想想看,韩愈来自中原地广物博之地,本身又是一代文豪大家,怎么会连鳄鱼和龙都分不清呢?”
  日期:2018-11-11 17:32:34
  我想了一想,补充道:“记得当初得到董老师笔记时,我朋友看过之后说龙生性温和,就算触摸它,用竹子捅它也不会动弹,更不会主动伤人。那我想湾鳄如此凶猛,必不是古书上所记载的龙。”老人道:“如果我们再留意一下古人对待龙与鳄的不同态度,会更加明白两者之间大为不同。龙是一种受到古代居民特殊敬仰崇拜的鳞虫之长,而‘鼍’扬子鳄是婚庆的食物,虫屰(左虫右屰)更是一种人见人怕的猛兽,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唯恐杀之不尽,怎么还会将其作为图腾神物呢?

  日期:2018-11-11 17:33:33
  说的再详细一点,第一龙头上有角,而且是犄角刺天,犹如牛角,绝非是鳄鱼那样的角质隆起物;第二,龙唇边有须,又粗又硬,也会抖动,现今世上却从来没发现有一种鳄鱼长须;第三,龙身上会散发出浓重的膳腥味,几百米之外就能闻到,也无法跟平时见到的鳄鱼相提并论;最后一点,也就是龙身上的鳞片,很多目击者都曾讲到龙鳞是可以开合的,甚至能夹死钻进里面的蚊蝇,这更是体表长着骨质板和角质鳞的鳄鱼无法做到的,所以我能断定,龙和鳄鱼绝对不是同一种生物。”

  日期:2018-11-11 17:34:33
  窗外雨滴已渐渐稀疏,隐约之中传来一阵清新的味道。原本躲在云层中的月亮再次探头,把皎洁银光洒满人间。而我的思绪也如这月色一般,越来越清晰明朗。毫无疑问,自古以来人们误以为龙是蛇或者鳄鱼的认识是错误的,更不用说其他的马,鸟,还有猪了。但是,至于老爷子刚才说的龙蛟不同,我却百思不得其解。老人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笑问道:“小战士,怎么就此打住了?我还以为你想一夜之间就把我一生的研究统统学去呢。”

  日期:2018-11-11 17:35:08
  我有些不好意思,正要说些什么,古丽却道:“波娃今日心情很好啊,很难得见到您像今天侃侃而谈。”老人说道:“是呀,能跟志同道合的人谈天说地那是人生快事!娃子,汉族有句俗语说‘诗向会人吟,酒逢知已饮’,又说‘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今晚咱们爷俩一定要好好喝上三大碗太阳酒,不醉不归。”古丽连忙道:“波娃,人家医生说了多少遍,您这痛风的病第一个就不能吃酒。”

  日期:2018-11-11 17:35:31
  我也说:“老爷子,实不相瞒我就来自黄酒之乡绍兴,也是个爱喝酒的主。只是您身体有疾,万一出个差错,我以后该向谁去请教神龙之谜呢?再说咱们解放军有八大纪律三项注意,而且我一会还要赶回营房,如果满嘴酒气,排长他们肯定饶不了我。”
  日期:2018-11-11 17:36:12
  阿巴汗笑道:“你这娃子老精怪了,跟咱古丽倒是一对。”古丽道:“波娃,你胡说啥呢?”我也连忙摆手,把话题转了回来:“其实我刚才在想,自古以来龙蛟并称,蛟龙齐说,在人们的印象中,龙跟蛟应该是同一个物种,只是有大有小罢了,怎么您会认为他们也不是同一物呢?”

  日期:2018-11-11 17:36:40
  古丽给我倒上一些奶茶,笑着说:“何晓东,也太贪得无厌了吧?什么都想弄个白。”我诚恳说道:“古丽姑娘,自从我爷爷吞下小珠子之后,我就开始对龙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情感,后来去黄花山村打猎,无意中得到董老师的笔记,这种情感更是日久弥深。
  日期:2018-11-11 17:37:13
  但是一直以来苦于知识的浅陋,也没有良师指导,我和朋友都只能瞎琢磨,胡猜测,就是瞎子摸到三岔口—不知所措,今晚有幸能够听到老爷子的授业解惑,简直就跟读到毛主席的书一般,小苗儿都挂满了露水珠啊。”古丽“哼”了一声,笑骂道:“马屁精,从来没看过拍马屁还这么一板一眼的,你比海峰同志更滑头。”

  日期:2018-11-11 17:39:48
  阿巴汗老人倒是乐开了怀:“小战士啊,难得你有这份上进心。我答应你,只要国家一走上正规,我头一个收你为徒。毕竟我们都老了,这个世界终究是你们的。寻找龙也要靠你们年青一代去完成。”“寻找龙?”我大惊道,“这么说来,世界上还有龙吗?”
  日期:2018-11-11 17:40:17
  老人道:“这事又得从头说起。你曾说过在阅读董老师笔记时,发现南北朝之后的见龙事件大多发生在南方,这实际上是有科学根据的。根据现代气候学家考证,两晋南北朝正是中国大陆气候大变迁时期,具体表现为由暖变寒,由湿变干。
  日期:2018-11-11 17:40:44
  气温的异常直接影响了人类的活动和生物的分布,原本在中原黄河流域随处可见的爬行动
  物,两栖类动物要么灭绝,要么南迁。我们推断,龙也是在那个时候逐渐迁移到了更加温暖湿润的南方。”“可是有什么证据表明,龙会更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呢?”我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日期:2018-11-11 17:41:18
  老人道:“很多古籍上描绘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并不是充满神幻色彩的夸张,而是一个真实的写照。我根据现有资料,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大部分的堕龙事件都发生在春夏之交,而出现井龙则都是在秋冬较为寒冷的季节。你想想看,这会是什么原因?”

  日期:2018-11-11 17:41:46
  老人倒是提醒了我,想起了董老师当初和王支书说过的话,什么绍兴地处中、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带,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润温和,而且常年平均气温16.5摄氏度,还说非常适合龙的生存,原本我根本没放在心中,想不到果真有其科学的依据。
  日期:2018-11-11 17:42:0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