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师门的故事,顺便和大家聊聊三界的那些事》
第45节

作者: 驱邪伏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是从上百种方法中提炼出来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要素。
  这个方法看起来过于简单,对于追求复杂的现代人可能难以接受。但是认真试验过以后,便会发现大道至简。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甚至很假,但是深入进去以后正好相反。
  老子也是这个方法,甚至更简单。
  5)內观法

  1、若夫修道,先观其心。(闭目养神)
  2、内观之道,静神定心。(静观)
  3、心为神主,动静从心。(心念万变、静观其变、万变不离其"观")
  4、无心无动,有动从心。(顺其自然)

  5、古之为道者,莫不由自然。
  6、观诸次为道,存神于想思。
  7、仿佛象梦寐,神明忽往来。(半梦半醒中,神游自产生)
  8、神中有神,是我自然之道也。(神中有神:参考另篇博文“人的多次元复合体结构”)
  完全照搬中国老子的方法,摘自《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老君内观经》(2)、《老君了心经》(1/3/4)、《老君西升经》(5/6/7)、《老君内丹经》(8)。
  内观法的核心要点也是:观;何处不丹田。
  6)合神法
  1、意识集中于一处-凝神。
  2、思想一直持续流入这个对象-入神。(Dhyana:入神/移神于某个对象。旧译:禅那、禅)
  3、一直到只有目标显在,似乎自身无存-合神。(Samadhi:合为一体。旧译:三摩地、定)
  4、以上三者一体-全神合一。(Samyama:全部统合为一。旧译:三夜摩
  5、掌握此法,终极智慧出现。
  完全照搬古印度帕坦伽利的《合一经》第3.1-3.5节瑜伽的第6-8支。旧译:三摩地入定法。
  掌握合神法有两个阶段:
  1、有种子合神-有个体潜意识参与、有主观、不纯客观、不纯自然。
  2、无种子合神-无个体潜意识参与、无主观、纯客观、纯自然。
  以上仅为核心技术部分。《合一经》全文,请参考另篇博文“《合一经》-灵修技术经典”。
  7)梦观法
  源自《梦观成就法》(请参考另篇博文:“藏密无上瑜伽-《梦观成就法》”)。
  有四个步骤:知梦、观梦、破梦、用梦。
  1、清醒时:意识播种:"我在做梦"。(形成梦中知梦的潜意识惯性)
  2、入梦前:意识播种:"梦中知梦,醒来都记得"。(知梦)
  3、出梦后:立刻忠实笔录梦境,前后验证。(经验的记录、分析、比较、验证等作用)
  4、入梦后:"观察"梦境。(观梦:观=心法的核心)
  5、时久,可观见梦境有两种。
  6、第一种:"梦体"主观潜意识所创造的主观梦界。("我"的梦界-个体幻相界)
  7、第二种:"梦体"离开肉体见到的客观梦界。("我们"的梦界-集体幻相界)
  8、因此:"静化"主观潜意识,停止"创造"主观梦界。(<-破梦关键之一。否则依然是两种混合梦境、永远无法破梦)
  9、逐渐:只剩下旁观潜意识和客观梦界,旁观其自然运作。(<-破梦关键之二。旁观梦境,顺其自然)
  10、逐渐会发现:梦界一直在"创造"物质现象界。(初步发现物质现象界的源泉)
  11、物质现象界原来也是一种梦界。

  12、再逐渐会发现:梦界被更深的梦界"创造"。(发现梦界的多重源泉、梦界的梦中套梦)
  13、亦可逐渐发现"多重梦体":梦体被更深的梦体“创造”。(发现梦体的多重结构、梦体的梦中套梦)
  14、一界又一界,一体又一体,更深循环,乃至极深。
  15、一步步追本溯源,一直到"梦界的终极本源"。
  16、由此:发现万物万界皆为梦幻,得以终极“苏醒”。(<-破梦的终极)
  17、由此:从终极本源最深处,练习变梦及其实用。(用梦-破梦前的变梦:可变第一种梦界,难变第二种梦界;破梦后的变梦:两者皆可)
  18、实用一:在梦界中逐层化解梦体和梦界问题。(梦界影响梦界)
  19、实用二:在梦界中化解肉体和物质现象界问题。(梦界影响物质现象界、连接两界)
  20、随用随验,逐步提高用梦技术。
  21、由此可逐步实现"梦想"。
  早期完全照搬古印度"那洛巴六成就法"之一的《梦观成就法》,后期融合西方清醒梦法和中国丹道睡功法,再加上本人四十年梦观经验。
  此法与近代荷兰的“清醒梦法”如出一辙(可参考西方流传的各种清醒梦资料)。
  中国丹道亦有类似方法,称为“睡功”(可参考陈希夷、吕纯阳、张三丰、白玉瞻等)。

  我把《梦观成就法》的第二步“变梦”移到第四步,因为从经验上,破梦之后再变梦,效果更深更广更佳。(这是针对修梦者,玩梦者除外。)
  关于个体幻相界和集体幻相界,请参考博文“个体现象界和集体现象界”。
  关于"梦体"的多重结构,请参考博文“人的多次元复合体结构”以及“人能出多少神”。
  经验总结:
  1、第1-6种"静修类":对于像我这样的业余修炼者来讲,每天也就两三个小时,再增加时间容易影响日常生活。以纯时间来计算:入定练功体验与日常生活体验的时间比例为1比11(2小时比22小时)。
  2、第7种"梦修类":则可以自然地利用每天睡眠的八小时来修炼,大幅提高练功修炼时间。同时认知睡眠与梦境的本质,可谓一举两得。以纯时间来计算:入定练功体验与日常生活体验的时间比例为1比2(8小时比16小时)。
  3、"静修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入入静状态,第二步进入神游状态。
  4、"梦修类"只有一步:直接进入神游状态。

  5、故,梦观法对本人的修炼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其它方法极为互补。
  6、以上所有方法的共同点:观;自然跟踪;得意忘形;无处不丹田。
  此外,还见过其它好方法多种,请根据个人情况实验。
  再次强调:
  1、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你的方法。一人一法,万人万法,万法归一。
  2、仅有方法不够,还需要耐心+悟性+目的(没有目的则原地打转)。
  经验中的最经验:
  1、越复杂的方法效率越低,越简单的方法效率越高!
  2、本人多年来使用上百种方法之后,复杂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现在剩下来还继续使用的这些最有效的方法,都非常简单。常有人不信,觉得太简单,非说我没全盘端出,还有秘密藏着掖着。今天再次强调:我没有任何保留。大道的的确确至简,信不信由你,是真是假走到头便知!中途先别着急判断。
  (本人所述,皆为多年亲身实践、亲身验证、亲身观察的客观记录。无理论假设、无逻辑推理、无照搬经典。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道也者,不可言传口授而得之。"

  "常虚心静神,道自来居。愚者不知,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当慎择焉。"
  "观诸次为道,存神于想思。仿佛象梦寐,神明忽往来。"
  "伪道养形,真道养神﹔真神通道。"
  "丹书万卷,不如守一。"-老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