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爝火记——清末道门的诡异传说 皇极生象 玄潭尸蟾 息城人鲞》
第29节作者:
陟云子 日期:2018-10-28 16:48:09
(正文)
他们离开宋家之后,继续在各地游历。介阳子之前的话果然没错,离开了宋家之后,他们一路餐风露宿,所经之处大都偏僻,真就没吃顿过得去的饭菜。介阳子因为修炼辟谷,平时吃饭很少,不过这就苦了小昌,也得跟着一道受罪。
入冬的时候他们来到了息县,这里就是春秋时息国的故址,当地还留下了桃花夫人的传说。介阳子对小昌道:“等到了城关咱们就歇歇脚,这一阵儿光顾赶路,也把你累坏了。”小昌懂事地说:“祖师,我一点都不累。”介阳子微笑道:“小小年纪别逞强,要不然以后可走不动路喽。”说话间两人已过了县城的南门,这里守门的兵丁看样子似乎是没吃饱饭,一个个懒洋洋的,看到介阳子不过微抬了一下眼皮,连手都懒得挥就放两人进来了。小昌他们对此已司空见惯,也不觉得有异。
息县和中原的其他县城并无差别,也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棋盘形状,南北通行的大路叫朱雀大街,东西的则叫顺昌路,此外还有一些小路横纵相接,将整个县城分作诸多大小不一的门坊。贴着大街的门坊大多被生意人盘下来,有做估衣铺的,有开典当行的,有卖各种肴馔小吃的,还有钱庄和戏园子,各处地方瞧着倒也热闹。小昌一路看下来,觉得这里也是个繁华所在,可走了一会儿,他隐隐觉出这里似乎有哪儿不对。他一边走一边仔细琢磨,最后终于想了起来,对,是乞丐!整个县城内都干干净净,连南墙根儿都看不着一个乞丐,这在别的县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这几年国家多难,发生了一连串儿令人瞠目的大事。中日两国在朝鲜开战,原想东瀛蕞尔小国,这一仗还不手到擒来,不料却吃了个大败仗,连总兵都丢盔卸甲一路跑回国内;陆上失败,海上也没讨着便宜,大东沟海战给了所有中国人狠狠一闷棍;接下来,无耻的《马关条约》,荒唐的赎辽费,刺得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心头滴血。老百姓们不懂那些国家大事,但他们知道,加在他们头上的赋税又重了,已经勒紧的裤腰带不得不再紧上一些。要是赶上个天灾人祸,便只能挺着脖子等死。因此无论哪个地方,都会有流离失所、无从着落的乞丐。他们往往衣衫褴褛,一手拄着根拐杖一手端着个破碗,以百家饭养活自己。而且其中还往往有老弱妇孺,即使有外人可怜偶尔赏口饭吃,他们最终也难逃冻饿而死的命运。小昌进县里之后眼珠儿四下瞟了半天,愣是没见着一个乞丐,这么反常的事却让他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日期:2018-10-28 19:44:23
(正文)
小昌正待向祖师讨个主意,鼻中却忽而闻到一股异香,自从在宋会友家饱食了几顿大鱼大肉之后,他很少沾到荤腥,此时馋猫鼻子一嗅,立刻便觉出来了,这是肉食才特有的香气!他一面深深地吸着空中好闻的香味儿,一面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原来在顺昌路北面街角有一家小酒馆,旁边挂着的木头招牌上竖写着四个隶书大字:婉柔酒馆,而小昌鼻中嗅到的香气,正是从这酒馆中飘出来的。别看这年月农民家里没有多少余粮,婉柔酒馆里的客人倒是堆得满满当当的,有一些食客甚至在路边翘首以盼,等着里面有客人吃完自己也能进去一饱口福。小昌走到近前,听到了两个食客的对话,其中一个是个秃顶的胖子,另外一个却瘦得像根竹竿。
胖子说道:“我这人别的不爱,就好吃点好吃的,这大半年来,我几乎天天到这来吃他们家的烙饼夹肉。”
竹竿也说道:“我也是这样,自从三个月前有人跟我说这里的东西好吃,我就过来了,一来就再也放不下了。尤其是里面那肉脯,啧啧,简直是入口即化,我这一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胖子说道:“不过咱得实话实说,原来我也吃过,那味道就不行,也就最近半年滋味突然就好了不少,我都怀疑是不是他们家从外面淘腾出来什么秘方。”
竹竿道:“我觉得有可能。要没有秘方,再好的肉也做不出那味道来。哎,别说了,那桌人走了,咱们正好进去。要是再迟一会儿,我这口水可都得下来了。”就见这两个人脚下生风,连那胖子都晃着一身肥肉,几个大步就迈进了店里,生恐别人和他们抢座位似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