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4-10 07:19:05
第二十三章
125.实验对象
1986年初秋,南山林场。
庄如一目送爸妈抱着昏睡的我坐上司机小王开的吉普车,拐过一个弯,消失在盘山路的尽头。一阵冷风刮过,空地上一小堆落叶打起了旋儿。
庄如一像有什么心事一样低着头踱回土坯房,见“媳妇”小胡正在刷碗,便问道:“白姑娘今天怎么突然现身了?你故意露个狐狸脑袋吓孩子干什么!”
“哈哈哈,没什么,逗逗那孩子。”“胡庆花”擦干手上的水,笑着说,“你看我,还干起家务活儿来了,真把这儿当自己家了。”
“你别跟我打岔。”庄如一紧锁眉头,“你抢我媳妇的肉身也就罢了,今天你从那孩子身上抽走了一魂一魄,现在他三魂七魄不全,你看他走时迷迷糊糊的样子,时间久了是要坏事的!”
“你别急啊!”白姑娘把“自己”一只手搭在庄如一肩膀上,“你不是也见过了么,他打从娘胎里带来的那头怪物可不一般,连你这么见多识广,怕也不知道是什么吧?”
见庄如一被问得说不出话,白姑娘缓了缓,轻声细语道:“如果换做普通人,基因里哪怕有那么一丁点‘狡狰’的影子,早就夭折了,哪儿活得了这么久。所以说,这孩子可不是你想的那么脆弱。”
“狡狰?我从蒙伟身上看到的,长着鱼脑袋、一身黑毛的怪物,就是你跟我提过的狡狰?”庄如一声音提高了八度,“可是这孩子的病又是怎么回事,按说就算他身上藏着‘狡狰’,也不该无缘无故像女孩子一样蹲下撒尿啊?”庄如一眉头拧成了疙瘩。
“你忘了我跟你说过狡狰的 性了?”白姑娘继续问道。
“你是说,狡狰有仇必报!”
“狡狰这种怪物,《山海经》上说是为了复仇而生,一只狡狰死了,他身体内郁结的怨气就会汇聚到另一只身上,不管这两只怪物相隔天涯海角。只有报了仇,这怨气才会消散。”
“不过你给的那个咒子倒是个巧法儿,只把病症转移出去,还有改名找替身的损法子,还不是害了其他人?!”白姑娘言语中透着讽刺。
庄如一没说话,想起奶奶还活着的时候教导他:“收人钱财,替人消灾。记着奶奶教你的这个口诀,以后给人瞧病,万一查不出病根,就把这转嫁灾祸的口诀用上,其他的就都是个人的命了。”
“你平白无故地收了孩子这一魂一魄干什么?”庄如一主动岔开了话题。
“保我回上海!”白姑娘信心十足地说,看庄如一一脸狐疑,又答道:“你知道,我只有附在活人身上—比如你媳妇,才能走出这南山。可是你媳妇的肉身禁不住我这么长时间的停留,所以…”
“所以你打算把这一魂一魄暂存在我媳妇身上,好让你能停留的时间长一些?”
白姑娘得意地笑笑,没说话。
庄如一对着媳妇的脸,心里默默念叨着:小胡,跟着我你受苦啦,等我弄明白我这双眼睛的奥秘,就再也不让你遭这个罪了。
日期:2019-04-10 07:20:30
128.淮海中路
“嗯。”庄如一应了一声,点点头。
“各位旅客同志们,上海站到了,上海站是本次列车的终点站,请旅客同志们拿好行李,有序下车。”还没等白姑娘开口,火车广播里,报站的声音响起。
庄如一撩开海军蓝的窗帘,看看车窗外,才发现火车已经在站台边停稳。他站起身,伸手拽下行李架上一个军绿色的背包,“先下车吧,回头再说。知道到哪里去找你父亲吗?”
“出站以后坐941路公交车,直接到淮海中路站下车。”白姑娘紧跟在庄如一身后,“我家在淮海中路38号。”
“嚯,淮海路就是以前的霞飞路吧,是你家老宅子?”庄如一有点惊讶。
“不是,当初回国的时候,我爸一直住在和平饭店里,我在北京读书。后来决定长留上海,才租了这房子,一住好多年。”“胡庆花”说着,挽起头发,用一根皮筋扎好。
“都是那个什么Ford基金会出的钱?这恐怕不便宜吧。”
“嗯,这房主房租只收美元…”
庄如一和白姑娘坐上破旧的941路公交,车上人多嘴杂,两个人只能不咸不淡地扯几句家常话。
“在南山的时候,没见你通知家里要回来啊?”庄如一的身体随着公交车微微摇摆着。
“我给家里打了电话,一直没人接。不过,就算有人听电话,我该怎么说呢,告诉我爸我正附在别人身上?”
庄如一忙冲“胡庆花”使眼色,白姑娘下意识地捂住嘴,不再说话了。
淮海中路虽然离上海站不算远,但公交车慢悠悠晃了三四十分钟才到站。庄如一和“胡庆花”跳下车,径直朝38号走去。
把守淮海中路38号的,是两扇雕刻着西洋天使纹样的木门,虽然缝隙间积满了灰尘,但仍能够看出当年的气派。
庄如一用袖子掸了掸大门上的灰,又回头看看身后的白姑娘,见她眼含着泪水,一动不动,便转过身自己用力扣了扣铜制的门环。
就这样敲了有半分钟,既没人答应,屋里也没有丝毫动静。庄如一只好又转过身去,摊开双手,示意白姑娘拿个主意。
“胡庆花”摸了摸口袋,掏出一把用线绳拴在木头钥匙扣上的钥匙,默默递给庄如一。
两个人不说话的时候,庄如一常有种错觉,不知眼前的人究竟是媳妇小胡,还是白姑娘。此时,这种异样的错觉又像一阵贼风般,偷袭了庄如一。
庄如一接过钥匙,定了定神儿,伸手打开了大门。
这是一间旧上海特有的三层老式洋房。柚木色的地板和半人高的护墙板上,斑驳的痕迹记录着老宅子的历史。
洋房一共三层,单层的面积不大。一层是客厅和厨房,虽然门窗紧闭,但已经裂开口子的深棕色皮沙发上,还是积了不少灰尘,似乎房子主人在的时候也不常到客厅来。
庄如一和白姑娘沿着吱扭作响的楼梯盘旋而上,二楼是一间卧室和一间书房,两间屋子通过一扇装了花玻璃的推拉门相连。
白姑娘轻轻推开书房的门,透过木质百叶斜射进屋里的阳光把书房里的一切都映得无比温暖。
庄如一随手拿起书桌上的一个木质相框,看看“胡庆花”又看看相框中的照片,问道:“这是你?”
日期:2019-04-10 07:20:53
129.到甘肃去
略微脱色的照片中,一个高挑的女孩子站在“中国人民大学”的牌匾旁,身后是背着大小行李进出校门的学生。
女孩圆脸、大眼、粗眉,未经修饰的面容配上那时中国人不常见的大波浪发型和喇叭裤,还真有些外国华裔的影子。
白姑娘接过照片,浅浅地一笑,“这是我大学刚入学时的样子。”她轻轻抚摸着照片,慢慢欣赏着青春正盛的自己,一滴眼泪落在相框上。
“你来看看这边。”庄如一最见不得女人落泪,便指着一面贴满地图、剪裁下的报纸和各种资料的黑板,急着转移话题。
黑板上,居中的是一张中国地图。在新疆境内的东南方向,一个大大的红色圆点最为显眼。
“这是罗布泊,1980年我爸参加科考的地方。”白姑娘用手指点了点地图上的红点。
“罗布泊?你说科考,就是彭加木失踪的那支科考队?”庄如一心里惊讶,有些语无伦次地说道,“前几天报纸上还登出部队进入罗布泊寻找彭加木遗体的事情。当年你爸爸也在队伍里?”
白姑娘点点头,“是,他就是科考队的成员之一,但因为是美国国籍,所以宣传的时候把他的名字抹掉了。”白姑娘的手指顺着一根从地图上红色圆点引出来的铅笔线滑动。
“这么说,你爸爸所做的研究和罗布泊也有关系?那会不会是…”
白姑娘没接茬,手指顺着铅笔线滑动到甘肃兰州附近的第二个红点,又滑动到四川成都附近的第三个红点。
庄如一的眼神顺着白姑娘的手指移动,又被三个圆点附近用各种颜色的铅笔所做的标注吸引。他向前一步,贴近地图,细细研读起来。
罗布泊圆点附近,依次标注了三个问号。第一个问号后面写着“彭加木、滬鱬”;第二个问号后面“迁徙”两个字被圈了一个圈;第三个问号后面写的是“双鱼玉佩”。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庄如一指着“滬鱬”两个字有点尴尬地问。
“我记得爸爸跟我说过,这是一种人面蚕身的怪物。”白姑娘略一犹豫,“难道这东西和彭加木教授还有关系?”
“你见过彭教授吗?”凭庄如一的判断,地图上的标记一定和白姑娘父亲的研究内容有关,说不定彭加木的失踪也是一条线索。
“没有。”白姑娘沉默了几秒钟,像是在回忆,“我回到国内没多久就到北京人大附中读高三了,那是在罗布泊科考前。我第一次见到彭加木这个名字,也是在报纸上。”
庄如一点点头,又把目光定在第二个圆点旁,这里标注的是一行小字:定西地区何山县沿水乡,上海—北京—兰州,1986年10月13日出发。
“你爸去甘肃了?”庄如一兴奋得像有重大发现一样,转过头问白姑娘。
白姑娘凑上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这是我爸爸的字。如果是这样,我想,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
“去甘肃!”庄如一斩钉截铁地接话道,“不过,说到甘肃,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那首歌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