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上的文明 - 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
第1节作者:
赫连勃勃大王
宋太祖赵匡胤化家为国的事迹
"京油子,卫嘴子,保定的狗腿子",有关此句俗谚的出处及传播时期,至今不是特别清楚.笔者估计是清末流行,何者,北京多油滑狡诈的官吏,天津多兴事搅水爱白乎的码头青皮,保定多出太监及看家护院的武卫(也可能后来日军大据点曾多设在保定使然).京油子,卫嘴子,京津两地人士皆一笑释然,说保定人"狗腿子",当然会在当地激起众愤.保定民间"保名"人士经过"勾沉",认为"狗腿子"乃"勾腿子"之误传,以讹传讹,把保定人武功盖世的"勾腿子"误传为"狗腿子",话虽有理,也是一厢情愿.京油子、卫嘴子皆 是贬意词,怎能把一个有武功褒义的"勾腿子"与之并列.明眼人一看,自然一笑晒之.
其实,保定人大可不必因"狗腿子"一词气馁.现在的保定,辖区甚广,名胜古迹众多,满城汉墓、燕下都遗址、紫荆关、定窑遗址、涞源阁院寺、曲阳北岳庙、古莲花池、清西陵、直隶总督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曹锟故居、冉庄地道战旧址,上至战国下迄抗战时期,均是名噪一声的地方.
至于说到人物,保定更是风云际会,人才辈出.特别是姓刘的,满城出(土)过大名鼎鼎的汉中山王刘胜,此君儿子就有一百多;涿县也是英雄发迹地,出过三国英雄"刘皇叔"刘备.2005年春,笔者出游北京,正好闲暇,便借了一辆陆虎吉普,与友人兴高采列去涿洲探访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之地.到达之后,失望成气愤,完全是人工假造的"古迹",大瓦房似的庙宇虽不失庄严,年头还不如我脚上的一双皮鞋久远.特别是据传张飞卖肉时使用的一口"古井",简直就是平地掏个土窟窿,只作骗游客门票用.气闷之余,我开着车往城外赶路,忽然,前面一辆面包车一个急刹,笔者下意识狠踩刹车,仍旧"吻"在了小面包的屁股上一小点点.面包车车门呼啦大开,一左一右下来两个人,右手边一人满脸胡碴,八尺身材,环眼怒睁,甭说,还真像猛张飞;左手边一人乃一浊黑胖子,肉耷腮,尿泡眼,乍看很厚道,说话时小眼缝里凶光四射,虽然看不清眼白眼黑,却透露着无比的阴险……最终,小面包车诈去我们大陆虎1000大洋,施施然而去.与我同行的友人咬牙切齿:"妈拉巴子,这辆淘汰无牌的破面包,本身也就值一千块!"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在身在吉普上的我们本身也不是"强龙",只得花钱消灾,为小面包屁股的一块一园钱大小的痕印付出1000块 车开数里,忽然大悟,我说那个黑浊胖子那么面熟,那厮长相颇似赵匡胤!只是胖子当时穿了件对襟褂子,没有戴冠帽,穿得不是朝服.同行友人哂笑,说,赵匡胤是开封人吧,北宋皇陵均在开封的巩义,连赵匡胤他爸赵弘殷的墓也在那里.为了打消我的疑虑,友人还加上一句:"我两个月前到洛阳出差,有人专门接我们去游览过巩义宋陵,除了被金人俘掠的宋徽宗、宋钦宗,北宋七帝八陵,都在那里趴着."
我也笑,反辱相讥友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大掉书袋,开讲赵匡胤祖籍乃"涿郡人也",其人虽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籍贯却是涿郡,慎终最远,北宋有两座"祖陵"一直在涿郡未迁.由于当时涿郡一带是北宋与辽国的主要战场,赵氏两个"先祖"又埋在平民的乱坟岗中,难以择认,故一直未有迁葬.此外,还有一说,认为宋太祖先人墓应在跟保定更近的清苑,文天祥被俘后由元人押送大都(今北京),曾作诗,"我行保州塞,御河直其东.山川犹有灵,佳气何郁葱.瓣香欲往拜,惆怅临长空".现今,各地为了支持本地经济,获取门票收入,大打名人争夺战,最有名的当属诸葛亮"躬耕"地的襄阳、南阳,其次为争西施故里的萧山、诸暨,还有山东几个县为争"孙武出生地"也闹得沸沸扬扬.不过,宋太祖赵匡胤的老家是涿州是清苑却不重要,二地均属保定市,两个小地方"有话好好说",大可择其一地弄成一处人工景观,雕几个石人马,通廊环绕,表一表开三百年大宋基业的赵匡胤,肯定能挣不少银子,也会慢慢消融"保定狗腿子"的不雅之名.
赵匡胤的青年时代
观《宋史》太祖本纪,其高祖赵朓直至其祖父赵敬等人,自唐代起都是县令、刺史等类文官,直到其父赵弘殷,才在后周年间因军功得获"敬左骁骑卫上将军"的军号.五代乱世,赵弘殷因受当时的大军阀"赵王"王镕指派,率五百铁骑驰援后唐庄宗,扬名立万,为庄宗所爱,荣升为禁卫军军官.此后,五代数姓更迭,赵弘殷依恃有马有枪,不仅没有在改朝 换代的过程中被"清洗",官还越做越大.后周显德年间,赵弘殷已"累官检校司徒、天水县男",与其子赵匡胤"分典禁兵,一时荣之".老赵盛年之际暴病而死,获赠"武清军节度使、太尉"荣衔.可以揣见,赵弘殷以上数世祖曾为县市级文官的历史也是编排而出.五代乱世纷纭,英雄切莫问出处,只要力气大脑子活能上马抡刀使大枪,封王封侯倒是件容易的事情.赵弘殷长年生长军中,不仅自己一刀一枪博得功名,带携儿子辈也在"革命大熔炉"健康成长,成为块好钢.最最关键的是,赵匡胤、赵匡义(光义)兄弟自少至长在禁军中长大,叔叔大爷兄弟辈的军中同袍情谊,成为日后"陈桥兵变"中最得力的人员基础.
赵匡胤乃赵弘殷第二子,生于洛阳夹马营,其母杜氏.不必细说,真龙诞生,自然是"赤光绕室,异香经久不散",就连娃娃新生儿黄疸,也被史家绘声绘色描述为"体有金色,三日不变",搁现在,如此严重的黄疸,得让父母添愁不少.赵匡胤得了天下,老妈一倒咕昔日情景,才知道儿子是"金龙"转世投胎.青少年时代,赵匡胤还有两件事让时人称异:一是曾身骑一匹顽劣烈马,鞍勒不施,疾驰于城上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赵匡胤)首必碎",不料小伙子拍拍身上土,一跃而起,毫毛无伤;二是与战友在房子里赌钱,有两只鸟在外面啼鸣,赵匡胤想吃烤雀,出门捉鸟,刚刚出门,房子忽然倒塌两件"传奇",细分析也是稀松平常:骑马头碰门楣,可能是武将头盔上的铁尖拌挡,让赵匡胤跌落于地,否则,其人再神,也抵不过物理定律;人刚出屋墙就塌,也属小概率事件,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见几次.无论如何,人要成了名,啥事都可以凭空附会,何况是开三百多年宗国基业的君王.
赵匡胤青年时代,英雄逢时,正赶上五代最后一位英明帝君周世宗,有幸跟从这位"伟大领袖"东征西杀,得显威名.其成名一战,当属周世宗登基后御驾亲征北汉刘崇的巴公原之役.当时,北汉军人数占优,后周军中又有右翼战阵的军将逃跑、投降,万分危急时刻,当时的赵匡胤虽只是禁卫军中级将官,表现十足英勇,向同伴大呼:"主危如此,吾辈怎能不誓死以战!"并与当时禁卫军统将张永德各率两千兵马,奋勇破敌.关键之时,周世宗柴荣临危不惧,手下又有赵匡胤、张永德这样的军将,最终大败北汉军,使得一旁观战的北汉"盟军"契丹军见景夺气,也逃遁而去,后周军队终于取得此次战役的全胜.战后,周世宗立封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而后,赵匡胤又从周世宗征讨南唐,平扬州,下寿春,得泗州,都有他"厚道"的大脸闪现,威震江南.周世宗北征,赵匡胤也是一马当先,"及莫州,先至瓦桥关,降其守将姚内斌,战却数千骑",一平关南之地.
眼开后周军很快要收复燕云之地,天不佑人,周世宗柴荣忽得暴疾,不得不拥众汴京.英雄大业,半途而废.回军途中,周世宗支撑病躯阅示文件,忽然发现一个韦编袋子,里面有一块三尺长的木板,上有"点检做天子"五个字.古人迷信,周世宗认为这是"天示",马上想到自己的姐夫时任禁军统师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立马下诏免去张姐夫的点检一职,转委平时看上去老实厚道又曾立战功的赵匡胤为殿前禁军统师.周世宗猜疑自己姐夫张永德军内外党羽众多,可能在自己死后危及儿子的帝位.赵匡胤寒人军校出身,应该没有为人拥戴纂位的资格.周世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忘记了五代数位皇帝皆是军头出身,其父(姑父)郭威也是因军士拥戴而移后汉国祚."点检做天子"的木牌,百分百是赵匡胤等人制作,不过,他们当时的初衷可能只是想"陷害"张永德,免得周世宗死后他因手中有禁兵而于宫中坐大,至于后来"赵点检"终作天子,倒是"弄拙成巧"的稀罕事.
周世宗帝死后,其第四子梁王柴宗训即位,是为后周恭帝,时年七岁.转年春天,周恭帝还未及改元,周世宗棺柩刚刚入土两个多月,真正尸骨未寒,本来要率兵北征契丹的赵匡胤兄弟自导自演大戏,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赵"点检"果真做成了"天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