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上的文明 - 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
第2节作者:
赫连勃勃大王 史臣们好玩,编造得有模有样,在他们笔下,赵匡胤完全是帝位天上掉下来,事先毫不知情:
北汉结契丹入寇,命(赵匡胤)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赵光义)入白,太祖(赵匡胤)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赵匡胤)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太祖揽辔谓诸将曰:"我有号令,尔能从乎?"皆下马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诸将皆载拜,肃队以入.副都指挥使韩通谋御之,王彦升遽杀通于其第.太祖进登明德门,令甲士归营,乃退居公署.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范)质等未及对,列校罗彦环按剑厉声谓(范)质等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范)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召文武百僚,至晡,班定.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赵匡胤)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迁恭帝(周世宗的七岁儿子柴宗训)及符(皇)后于西宫,易其(恭帝)帝号曰郑王,而尊符(皇)后为周太后. 仔细推敲陈桥兵变,其实很好破解其中秘密:其一,出京大军忽然,赵匡胤好哥们、时任殿前指挥使的石守信大开城门,众人顺利入城.如果真是没有预谋的"事起苍猝",不会有哪个将军这么大胆不顾九族性命开城纳"叛军";其二,后周朝中大臣范质等人被挟迫拜见"新天子",赵匡胤还指天划地表示自己"冤大头",周世宗昔日的得力文臣陶谷却能即时从袖中拿出早就写好的"禅位诏",语意清晰,文采斑爛,没有军头们事先许诺给美官做,陶学士不会这么从容不迫.当然,毕竟后来两宋帝君待人不薄,后世才没怎么拿此事 铺陈作文章.其实,老赵这一阴险毒招,比当年曹孟德要黑得多.
由于赵匡胤在后周曾任归德军节度使,治所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因而定国号为"宋".
后周恭帝便被宋朝改封为"郑王".十三年后,柴宗训二十岁出头,即"发病"而死,估计是被宋室暗害,赵匡胤又演一出,"闻之震恸",谥曰"恭皇帝",把小伙葬在其父陵侧.周世宗有七个儿子,除老大、老二、老三被后汉隐帝杀掉,老六柴熙谨已在宋初不明不白死掉,老五柴熙晦、老七柴熙让皆"不知其所终",估计也都被赵宋派人弄死.直到宋仁宗嘉祐四年,才下诏有司取阅柴氏谱系,"于诸房中推最长一人,令岁时奉(后)周祀."所以,一般人皆为《水浒传》或其他民间演义所误,以为柴进是后周皇帝的嫡系子孙,还一直获封"一字并肩王"什么的,完全是小说演义误导人,柴荣并无直系后代得活世上.当初,为了防止唐末以及五代诸朝藩镇推翻皇帝的"悲剧"重演,周世宗想方设法削弱藩镇的兵力,重金招募强兵猛将入京城守卫帝室.结果,柴世宗死后,帝位未失于强藩,却被禁卫军头子捡走,天算人算,防不胜防.可悲!可叹!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如此离奇的帝王之路,一般人总以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独家大戏.为此,清初大诗人查慎行(字悔余,号初白,1650-1727)有诗道曰:"梁宋遗墟指汴京,纷纷禅代事何轻!也知光义难为帝,不及朱三尚有兄.将师权倾皆易姓,英雄时至忽成名.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遂罢兵."这位金庸大师的数世祖与金大师一样,名重一时,但对于史学均是半瓶子醋,明显地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家学渊源",可窥一斑.何者,查慎行对五代只是皮毛之知,最后两句的疑詑更是凸显老查的浅薄:似乎赵匡胤黄袍加身之事人世间只此一件,陈桥一事竟让老查大跌眼镜(甭说,清朝前后已有眼镜从西洋传入).其实,在那"王政不纲、权反在下、下凌上替、祸乱相寻"的五代,由军士鼓噪、拥主帅为帝的事情,成功的就已经有四件之多: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废帝李从珂、后周太祖郭威、最后一个才是宋太祖赵匡胤.至于未成功的"拥帝"事件,也有好几件.其一,石敬瑭当河东节度使时,一次出猎,军中忽然有人大叫"万岁",把当时正"韬光养晦"的石敬瑭吓得够呛,忙下令斩杀为首的兵士三十多人;后晋大将杨光远率军至滑州,又有军士称要拥杨光远为帝,老杨还挺明白,表示:"天子岂汝等贩卖之物",呵之而止;其三,大将符彦饶在瓦桥关守戌,有裨将带兵士欲"拥立"老符.符将军佯允,约定转天在府街大会将士,"遂伏甲尽杀之"可见,大乱季世的五代,承袭唐朝中晚期河朔诸藩镇的跋扈之风.每有节度使死去,唐帝即派中使到军中"观察"军情,因军士请授与他们自己推举的人为新节度使."至五代,其风益甚,由是军士擅废立之权,往往害一师,立一师,有同儿戏."也是一报还一报,"藩镇既蔑视朝廷,军士亦胁制主师."军人们之所以爱搞拥人为帝的把戏,不外乎是出于这样的事实:"将校皆得超迁,军士又得赏赐剽掠."如同大公司下面七、八个人的小公司,小头目也称总经理,自然其余数人可立马被升为副总经理、总监等等,瓜分资财便当,名声又好听.最可笑的当属后唐大将赵在礼.当时,军士皇甫晖暗知军士思归欲为乱,就劫拥军将杨仁晸为师,杨将军不从,被杀;接着,皇甫晖又推一个人缘好的小校为师,不从,又被杀;于是,皇甫晖率一大帮军士直趋赵在礼处,把两颗血淋淋人头往老赵面前一扔,大叫:"不从者视此!"老赵不得已,"遂为其师".此情此景,与唐朝的泾原乱兵劫朱泚、辛亥革命时兵士劫黎元洪一样,都是兵士爱玩的一幕戏.事成,大家升官发财;事败,有冤大头一人全家扛祸.
富贵险中求,赵匡胤一念成福,造就两宋三百余年基业,确实个人奋斗史上一个大大的"佳话".推论"翊戴"之功,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细究这些"功臣"的原职,皆是殿前都指挥使、骑军都指挥使、殿前都虞侯这样的京城禁军大小头目,所有这一切,均明白无误地透露着一个消息:陈桥兵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不折不扣的政变!建隆二年,赵匡胤罢去慕容延钊的"殿前都点检"一职,以免"点检做天子"的谶言重演.历史上的"大事",往往前一出是"正剧",后一出摹仿的是"喜剧",偏偏"黄袍加身"此等大戏,郭威和赵匡胤,两出都是"正剧",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宋太祖"一手硬、一手软"的对内统治方针
帝位没坐热乎,赵匡胤两次"亲征",干掉和他叫板的两个人:镇守泽潞的后周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和驻地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本来先送李筠和李重进一人一顶"中书令"(名誉人大委员长)的 高帽子,就怕他们两个首先捣乱.封官的使臣一到潞州(今山西长治),李筠根本不见,马上要起兵.李筠左右切谏,这些人倒不是害怕主公"造反",五代时"皇帝"走马灯一样,一家换予另一家并不稀奇,参谋们的本意是让他缓缓神再观察一下,不要轻举妄动.李筠之子李守节泣谏父亲不要给"大宋"添乱,新君即位,最恨的就是首先出头的前朝"忠臣".起先,李筠听劝,置酒张乐,大摆宴席,请宋朝使臣相见.双方刚刚落座,李筠忽然命人于壁上高悬后周太祖郭威的画像,亲于像前下拜,悲不自胜,泪下如雨.如此,李筠左右谋士一时皆惶恐不安,忙向赵匡胤的来使解释,"李令公饮酒过多,表现失常,请勿怪罪."宋使也不好说什么,本来太监就胆小,特别是出使到"敌营"的太监,直怕自己大脑袋被割,自然假装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赵匡胤听得使臣回来一五一十的禀报,仍不想直接兴兵,亲自写诏"慰抚",并召李筠之子李守节为皇城使(寄禄官,类似内务部管事的虚衔,以示对李氏父子的"无猜").李筠得诏,即遣其子李守节入朝,本意实为"入朝伺动静."此招甚怪,既然反心已定,何苦要搭上儿子一条性命,亲送入虎口.得知李守节入朝,赵匡胤也觉出乎意料,迎头就问:"太子,你怎么来了!"
李守节大惊失色,忙跪地叩头,哭诉道:"陛下您怎么这样称呼我,朝中肯定有人讲我父子的坏话!"
赵匡胤倒有帝王气度,徐徐言曰:"我听闻你数次劝谏你父亲,皆不为所听.你父亲遣你来京,是想让我杀掉你,彰显我的不仁,他也好有借口起兵.你回去吧,转告你父亲:我未为天子的时候,你父亲想作就作;既然现在我已为天子,他何不为了我而作出小小的退让呢?"赵皇帝此语,不失语重心长,既无威胁,也无要挟,甚至有些哀求的意味在里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