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上的文明 - 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
第22节

作者: 赫连勃勃大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凉州的吐蕃头领潘罗支用诈降计大败李继迁后,不久,他本人竟也同样被党项两个部落的头人以"诈降计"干掉,真是天道循环,谁最卑鄙谁才能在蛮荒部落生存.潘罗支虽死,其弟厮铎督仍然与西夏为敌.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以及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 李德明两次派兵进攻凉州,均未得手.公元1016年,本为吐蕃友军的回鹘人突然杀入凉州,打跑了吐蕃人.公元1032年,李德明命儿子李元昊率军征讨,终于打败回鹘,把凉州纳入西夏版图.在此之前,李元昊于公元1028年还夺取了回鹘所据的重镇甘州(今甘肃张掖)和瓜州(今甘肃安西).至此,有了收降的回鹘精兵和缴获的吐蕃骏马,李德明如虎添翼,西夏国势蒸蒸日上.

  自1010年起,李德明已在傲马山一带大修宫室.1019年,经过认真考察,李德明选定怀远镇(今宁夏银川)为都城,改其名为兴州,督建起巍峨壮丽的宫殿群.他对外仍向宋、辽称臣,对内完全是帝王气派.每有宋使到来,李德明也做做样子,让人撤去宫殿题榜,背朝外放在台阶上.一俟金银赏赐到手,宋朝使节刚刚出宫,李德明马上换上皇帝才能穿的赭黄龙袍,关上宫门仍作天子,"殊无畏".

  公元1032年,李德明病死,时年五十一.其子李元昊继位,这位铁血大魔头,将为北宋与西夏带来无数人命与财产的巨大损耗!

元昊的十数年战争

  元昊(又名曩霄),小名嵬理(西夏语为"惜富贵",似汉语小名"来福"之意),其母为卫慕氏.由于当年率党项骑兵袭取回鹘甘州城成功,拓土夺城,元昊凯旋后即被其父李德明立为太子."性雄毅,多大略,能创制物始",可以讲此人生下来就是个人上人的料子.元昊"圆而高准,身高五尺余",个子不高,面相很似藏画上的人物,而且自年青时就爱 奇装异服,"衣长袖绯衣,冠黑冠",让人望之森然.从智力方面讲,元昊是个通才,"晓浮图学(佛教意理),通蕃汉文字,案上置法律,常携《野战歌》、《太乙金鉴》",智勇双全,是个罕有的冷静、冷酷的逻辑型思维的政治人才.

  为皇太子时,元昊多次劝其父李德明不要向宋朝称臣.李德明表示:"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国耗民疲.而且,我们党项人三十年能衣锦服绮,都是宋朝的恩赐呵,不可轻易辜负."元昊大言:"衣皮毛,事蓄牧,乃我们蕃人的习俗.英雄在世,当图王霸大业,何必介意绵绮细事!"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继位后,元昊励精图治,"明号令,以兵法勒诸部",对党项诸部进行了更为严厉的控制,同时,恩威并施,常以会猎为名,每有所获,"则下马环坐饮,割解而食,各陈所见,择其所长",很有亲民作风.同时,元昊对西夏内部的官制下大力气进行改革,设立了中书、枢密、三司、御史台、翊卫司等一系列详尽的府衙,分由汉人、党项人统管,并分设蕃学和汉学,培养后备人才.当然,中央官制方面,元昊大多搬袭宋朝的官制,但俸禄方面就比宋朝差得好远.

  元昊继位后除改名为"曩霄"以外,又自称"嵬名兀卒",即党项语的可汗号("兀卒"在党项语有"青天子"之意.)"嵬名"之意,后世和当时就解说纷纭,据欧阳修所记,应是拓跋鲜卑"元"姓的党项音译,元昊不姓李,不姓赵,一抛唐宋两大中原王朝的赐姓,改为拓跋鲜卑的"皇族"姓(北魏孝文帝改制时,把"拓跋"皇姓改为"元"姓),显然是为称帝做精心准备.而且,公元1032年,是宋仁宗"明道元年",元昊认为"明道"的年号犯其父亲李德明之讳,自己在国中改元为"开运",依礼,当时元昊的西夏是宋朝藩属,当然不能有自己的年号.可笑的是,"开运"年号是五代后晋的倒霉年号,施行后才有汉儒指出此年号不吉,元昊又改为"广运".自此之后,西夏便自行一套年号体系.

  在官制等方面推行汉化的同时,为了增强党项的民族意识和身份识别,元昊又强行发布"秃发令",并以身作则,自己先把脑袋顶上一圈头发剃光(有点像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三日为限,不从者"许众杀之".当然,党项人秃发并非一件难事,不似清初汉人剃发那么有心理障碍.秃发之举,完全是元昊验证自己统治力和明晰民族识别的一种手段.同时,元昊又对党项官民服饰进行了严格规定,文官"幞头、(左革右华)笏、紫衣、绯衣".武官则冠金、银帕起方镂冠,衣紫旋襴,一般百姓只能穿青绿服色.至于元昊自己的打扮,也很独特:"衣白窄衫,毡冠红里、冠顶后垂红结绶"怎么看怎么像日后李自成的装束.

  接着,元昊还"自制蕃书(西夏文字),命野利仁荣演绎之",夷狄称国,创制文字一般都是必不可缺的步骤.西夏文"字体方整类八分,而(笔)划颇重复",结构十分复杂,相较汉字,大有床上架屋、画蛇添足之势.估计西夏文字并非元昊"创制",肯定是野利仁荣主持,有一套"班子"研究制作.相较辽朝的契丹大字,西夏后来其皇族皆为蒙古人殄灭无余,但后世出土以及敦煌文献中存留的实物十分丰富,特别是《蕃汉合时掌中书》,完全类似现代的双解字典,西夏文、汉文全双解,成为后世阅解西夏文字最珍贵的"工具书".

  做毕这些礼仪、制度、文字等方面工作,元昊还需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武功,于是,派大将苏奴儿率二万五千名党项劲卒进攻吐蕃的唃厮啰政权.唃厮啰是昔日强盛的吐蕃王国赞普的后裔,本来生于高昌,少年时代被一个羌人当作"奇货"带到河州(今甘肃临夏),知道其身份后,当地人名其为"唃厮啰",吐蕃语是"佛儿"的意思.当地吐蕃诸族重血统,唃厮啰被拥为"赞普".后来,渐渐成人的唃厮啰与拥立的吐蕃酋长发生内哄,自行出走,后在青唐(今青海西宁)建立起政权,附近诸族纷纷归附,有众数十万.唃厮啰一直接受宋朝册封,采取抗夏附宋的策略,常年与西夏兵戎相争.但是,苏奴儿一军遭到吐蕃军强烈反击,败死略尽,连苏奴儿本人也被俘.气急败坏之下,元昊亲自出马,率数万大军猛攻猫牛城(牦牛城,今西宁西北).打了一个多月,党项兵也攻不下坚城.元昊用计,诈称要和吐蕃人约和,待其守城主将开城门准备宴饮盟誓时,元昊突然进攻,杀进城中,把城内居民和守兵杀得一干二净.紧接着,元昊又率西夏大军,在吐蕃境内昼夜不息,转战四方,四处攻城,虽然吐蕃的青唐都城未被攻下,元昊仍旧取得瓜州、沙州和肃州三个战略要地.南还时,元昊怕吐蕃兵蹑追,又举兵猛攻兰州诸羌部,并于凡州筑坚城,以免他日后侵宋时吐蕃兵会从他背后进击.

  元昊很有雄略,他在黄河以北布军七万,以备辽国;在盐州路布兵五万,以备环庆等地的宋兵;在宥州路布五万兵,以备鄜延等地的宋军;在甘州路布兵五万,以备吐蕃和回鹘.同时,简选善射便马的壮士五千,号为"六班直",以充御林军.
  至此,元昊拥有了夏、银、绥、宥、野、静、灵、盐、会、胜、甘、凉、瓜、沙、肃数州之地,他自居兴州,依山阻河,于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正式称帝,时年三十.当然 ,称帝之事,怎么也要向宋朝有个交待,元昊便派使臣去汴京,宣告自己称帝一事.其上表内容如下:
  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远祖思恭,盖拓拔之远裔,当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祖继迁,心知兵要,手握乾符,大举义旗,悉降诸部.临河五郡,不旋踵而归;沿边七州,悉差肩而克.父德明,嗣奉世基,勉从朝命.真王之号,夙感于颁宣;尺寸之封,显蒙于割裂.
  "臣偶似狂斐,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衣冠既就,文字既行,礼乐既张,器用既备,吐蕃.塔弹.张掖交河,莫不从伏.称王则不喜,称帝则是从.伏愿以一垓之地,建为万乘之邦家.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坛备礼,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年号天授礼法延柞.
  "伏望皇帝陛下,睿哲成人,宽慈及物,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敢竭愚庸,常敦欢好.鱼来雁往,任传邻国之音;地久天长,永镇边防之患.至诚沥肯,仰俟帝俞."
  虽然元昊奏的语气不乏谦恭,但对于宋朝来讲,藩国一下子变成"友邦",国王变成皇帝,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大逆不道之事.

  元昊称帝前,已经清洗了西夏内部对他地位有威胁的部族首领,不仅把卫慕族首领山喜整族人扔进黄河淹死,甚至连他自己的亲生母亲也不放过,以毒酒毒死.元昊的母亲本人就是卫慕族人.野蛮民族母氏势力确实很有威胁,但一个母后也不能容,元昊确实是非常残忍之人.不仅如此,元昊把自己的妃子卫慕氏(也是他表姐)连同卫慕妃为自己生的儿子也一并杀死,斩草除根,狠到连自己的骨肉也不放过,元昊真乃天下大忍之人.称帝前,由于分掌西夏左右厢兵的大将山遇惟亮劝说元昊不要与宋朝翻脸,元昊又准备诛除山遇一族.这位老臣得知消息后,携家属二十多人准备逃往宋朝边将李士彬处(李士彬本人也是党项族).中途,宋朝的延州知州郭劝抓住山遇惟亮一家人,怕收留山遇惹起边事,竟然派人把山遇一家人押还给元昊.元昊大怒,把山遇惟亮及其儿子缚于树止,与众军将一起,弯弓搭箭,把这位老臣及其儿子射成刺猬,然后又戮尸泄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