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上的文明 - 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
第55节

作者: 赫连勃勃大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后,在李纲建议下,宋高宗又设河北招抚司、河东经制司,以张所、傅亮分别担任招抚使,并下诏诸路募兵买兵,各自为战,极大牵制了金军的力量.特别是在河北,当地义民"应募者十七万人."他入朝后,上奏高宗赵构,希望皇帝能汴京,重整河山.但是,宋高宗最讨厌臣下以恢复为名让他回汴京,那里最接近"前线",这位皇帝惟恐自己也像父兄一样被金军逮去.

  张所带千余道空名告身(委任状),只携三千兵卒前往河北,一时间义兵云集,王彦等人纷纷被招至旗下.岳飞也向张所报到,被任为中军统领.张所问岳飞:"你一人能敌几个敌人?"兵飞回答:"勇不足恃.用兵主要是计谋取胜!"张所大惊:"看来你不象是行伍出身的粗人!"才能得展,岳飞也向张所建议皇帝应该还汴京以保河南地.此言正中张所之意,他马上提拔岳飞为武经郎.

  高宗怯懦.在黄潜善、汪伯彦二人窜掇下,他又要"巡幸"东南,实际上是想脱离交战前线往更安全的地方逃窜.李纲坚执不可:"车驾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陛下纵未能行上策,犹应前往襄州、邓州,以示不忘故都,由此可系天下民心.不然,中原非复我大宋所有!"
  赵构细思,也觉有理,诏告天下谕其还都之意,"读者感泣".很快,黄、汪二人力劝高宗出避兵锋,一再反复之后,赵构决定逃往扬州.同时,他又下诏召回张所、傅亮二人.
  得知自己计不得施,李纲心灰意冷,执意求去.高宗赵构假意挽留,李纲泣言:"为臣老家本在东南,本意也希望陛下巡幸东南.但是,陛下一离中原,后患不可尽言!愿陛下以宗社为心,以生灵百姓为意,以二圣(二帝)未还为念!"高宗惟惟,心中老大不悦,他特别讨厌臣下言及父亲徽宗和兄长钦宗,二人如果有一人得归,依理他就要把帝位让出.
  殿中侍御史张浚上书劾责李纲以私愤杀侍从之事,又指斥他"杜绝言路,独擅朝政,事之大小,随意必行,买马之扰,招军之暴,劝纳之虐,优立赏格,公吏为奸,擅易诏吏,窃庇姻亲",其中数事,确实也非空穴来风.至此,李纲罢相,他总共在位才七十七天."(李)纲罢而招抚经制司废,车驾(高宗)遂东幸(跑往东南),两河郡县相继沦陷.凡(李)纲所规划军民之政,一切废罢."

  金军军势益炽,关中残破,中原盗贼蜂起,只要有人有兵器,能扎堆凑起一拔人马,谁都可占山为王.
  李纲被罢消息传出,先前在汴京率众上言钦宗皇帝罢斥蔡京等"六贼"的太学生陈东和抚州百姓欧阳澈立刻上书,恳求高宗赵构留任李纲,罢斥黄、汪二人.同时,二人又在奏疏中劝高宗赵构亲征以迎还二帝.黄潜善又怒又惧,对高宗赵构说:"如果不杀此二人,恐怕 他们又率众冲击殿庭."赵构也恨得牙根痒痒,立刻派人逮捕陈东、欧阳澈二人并立即加以处决.

  日后,李纲一直被远放偏远外任,但他仍旧不时上书言事.郁郁之间,李纲于绍兴十年病死于潭州,年五十八.撰写《宋史》的汉儒,对李纲评价很高,把他拟为诸葛亮一类的人物:
  以李纲之贤,使得毕力殚虑于靖康、建炎间,莫或挠之,二帝何至于北行,而宋岂至为南渡之偏安哉?夫用君子则安,用小人则危,不易之理也.人情莫不喜安而恶危.然纲居相位仅七十日,其谋数不见用,独于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之言,信而任之,恒若不及,何高宗之见,与人殊哉?纲虽屡斥,忠诚不少贬,不以用舍为语默,若赤子之慕其母,怒呵犹噭々焉挽其裳裾而从之.呜呼,中兴功业之不振,君子固归之天,若纲之心,其可谓非诸葛孔明之用心欤?

  但是,同时代的人,包括后来的大儒王夫之、黄宗羲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等人,对李纲此人评价都不是很高.特别是他坚执要徽、钦二帝死守东京汴梁的主张,术疏机浅,实际上是彻头彻尾葬送了北宋、汴京以及中原大地.而且,从"出身"方面讲,李纲曾是大奸臣蔡京之子蔡攸的党羽,可以想见他不是什么善茬.高宗一朝,李纲虽外贬,也是不停见风使舵,一会交结张浚,一会交结赵鼎,见人下菜碟,非常势利.张浚与黄潜善关系好,他曾竭力排挤、打击李纲.后来,张浚因富平大败被贬福州,李纲知道他有东山再起的一天,便竭力奉迎巴结.果然,张浚不久被重新起用入朝.行前,李纲奉呈一百二十大木箱金银珠宝,大木箱个个朱漆银镂,"皆珍异之物",馈送即将还朝为官的昔日仇人张浚.此外,据《樵书》所记,"李纲私藏,过于国帑,侍妾歌童,衣服饮食,极于美丽.每宴客设馔必至百品,遇出则厨传数十担."由此可见,李纲并非后世演义或者文学作品描写得那样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人的多面性,从这个人身上即可得见.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其人自幼豪爽有大志,元祐六年中进士,由此,可见宗老爷绝非是行伍出身的军爷.由于宗泽中举廷对时极陈时弊,为考官所恶,摒置末甲.而后,宗泽一直辗转各地做地方小官,广察民情,为老百姓切切实实做了不少好事和实事.宋金"海上之盟"议成,宗泽对身边亲吏讲:"天下从此要多事了."于是他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靖康元年,朝中有人荐宗泽为和议使出使金国,行前,他抱定了必死报国之心.可巧的是,主和大臣知道宗泽强直,怕他搅黄和议之事,就另遣他人,委派宗泽为磁州知州.当时, 太原已经落入金军手中,宋朝凡是被委任为两河地区的官员皆推托不行.宗泽大义凛然,即日单骑就道,只率羸卒十余人,直奔磁州,"缮城壁,浚湟池,沾器械,摹义勇",把磁州建成一个坚固的抗金根据地,多次击退金人入侵.时为康王的赵构为钦宗皇帝所遣前往金国割地,正是宗泽力谏,死活不让康王前行,终于为赵宋皇族保留了一支最近的血脉.南宋立国,宗泽功不可没.

  宋高宗赵构继位后,他与黄潜善、汪伯彦二人讨厌宗泽成日喊打喊杀要和金兵死拼,就派他去襄阳当知府.虽然被排挤在外,宗泽仍一腔忠气,听闻黄潜善等人在与金人搞"和议",他毅然上书:"自金人再至,朝廷未尝命一将一师,但闻奸邪之臣,朝进一言以言和,暮入一说以乞盟,终于二圣(徽钦二帝)北迁(被俘掠北去),宗社蒙耻……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恰值李纲入相,竭力向高宗赵构推荐宗泽.于是,宋高宗以他为东京留守,前往汴京.

  当时,金朝大军屯于河上,"金鼓之声日夕相闻."经过金兵两次猛攻的开封城楼橹尽废,城颓池干,"兵民杂居,盗贼纵横,人情洶洶".宗泽入汴,立刻捕诛平日横行于市劫掠的盗贼数人,严明号令,"由是盗贼屏息".然后,宗泽躬率军民,修城防,讲习兵武,屡屡出兵攻击金兵,数战得胜.同时,他上疏高宗赵构请他回驾汴京,以收拾天下人心.高宗只是"手札慰谕之",并未真心想还京.

  驻扎于真定、怀州、卫州等地的金兵气势正盛,密修战具,秣马厉兵,准备向汴京展开新的大规模攻势.宗泽闻讯,立即渡过黄河,与宋朝各处将官共商御敌大计,严防金兵的突然进攻.同时,他又在开封四城各置防御指挥官,造一千二百多辆战车,修补城防漏洞,严阵以待.根据东京及其周围地形特点,宗泽实地考察,在城外凭险恃峻构助二十四个防御据点,并在黄河沿岸屯结兵寨,状如连珠,广泛发动河北、河东的汉人民兵,相互呼应,"于是陕西、京东、京西诸路人马咸愿听(宗)泽节制."做好一切防御准备后,宗泽又上疏恳求高宗赵构回驾,但当时赵构等人正策划往东南逃跑,"不报".

  东京留守任上,宗泽另一大功劳就是荐拔了大英雄岳飞.当时,身为下级军官的岳飞犯法当刑,宗泽恰恰临刑监斩.老爷子见岳飞身板壮实,相貌厚重,大叹"将才也",下令开释岳飞.岳飞当时所犯的"罪名",各种史书均无记载,应该是擅遣手下军卒强掠居民粮帛马匹等类军人常犯的"通病".乱世用重典,宗泽常常下令斩杀违犯小纪的兵将,也是当时权谋所需要.这位宗爷,非常有统驳之道,经常单人幅巾进入各个刚被收降的山大王营寨,不惧不畏,杀了某人的哥哥又立刻下令某人出去破金兵,屡试不爽,深得人心.由于当时金军猛攻汜水,宗泽就交给岳飞五百兵士,让他破敌立功赎罪.岳飞感泣.出营后,他奋勇无前,以五百兵大败金人劲兵数千,阵斩敌人枭将.大喜之余,宗泽立授岳飞统制官,教他阵图兵法,并嘱咐他说:"你的智勇才艺,可比古之良将也,但你好野战,非万全计."岳飞朗言答道:"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几句话,说得宗泽连连点头称是,"(岳)飞由此知名."如无宗泽这位识才的伯乐,岳飞这种非正规军出身的"义勇",可能早就被胡乱杀掉.此拨不死,下拨难逃.不久,岳飞上书言事,指斥汪、黄二人误国,希望高宗赵构亲征.疏上,汪、黄二人指斥岳飞越职言事,罢去他的军职.岳飞并无泄气,前往河北归投宋将张所,献计献策,大为张所信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