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捉鬼》
第1节

作者: 龙虎铃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X年端午,位于秦岭段的太乙山下,游人如织。
  由于今年的端午节和周末连在一起,因此这一年的华夏人多享受到了一个难得的小长假。
  钟魁一身休闲装扮,随着人群往山门前蠕动。
  之所以说是蠕动,当然是因为游人实在太多,钟魁挤的一身臭汗。身为一位在京城小有名气的创业者,端午又恰逢他生日,他给自己放个假,却未料到太乙山这个名气相对小点的名胜地,也是如此的拥挤。
  “游客朋友们,进了这个山门便是太乙山,咱们太乙山是道教圣地,今天正好是端午节,据说每逢农历五月五,五毒孽生,危害百姓,而钟馗是端午捉五毒的天师,我们太乙山是钟天师的家乡,待会去了钟馗庙,大伙一定要虔诚地拜一拜,不妨请些有关钟天师的辟邪圣物,另外钟天师是少有的全能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
  前边一个团队的导游不压其烦地沿途介绍风景和物,特别提到钟馗,大概是因为今天是端午吧。

  子不语乱力怪神。
  现代人往往表面说这是迷信,骨子里却是将信将疑,君不见钟馗庙前的所谓辟邪圣物卖的挺火。
  钟魁属于那种一毛不拔的游客。
  轰隆隆,夏天的雷雨说来来,刚才还是艳阳高照,这会下起了倾盆大雨,不给山近万游客有丝毫心里准备的时间。
  一时间,游客大乱,纷纷寻找避雨的地方,沿途一些商贩看去早有准备,纷纷拿出那一次性雨衣售卖,五十元一件,不买滚蛋。
  下豪雨的时候,钟魁正好走到一家山小客栈旁,寻思着今天在山门前排队耽搁了太多时间,好多景点还没来得及游玩,反正下不了山,不如干脆住下,明天接着游览。
  这个决定很明智,因为后来蜂拥而来的游客将这小小客栈包圆了,以至于更多的游客找不到落脚处。
  当晚的电视新闻重点报道了太乙山的旅游接待情况,对景区管理方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要求管理方赶紧整改,以免国庆长假出现更大的问题。

  山客栈实在无聊,晚的时候,钟魁见雨停了,便关了电视走出了小客栈,沿着山道闲逛。
  夜色深沉,除了听到潺潺溪水和小动物的吼叫声,远方的群山黑黝黝的,什么也看不见,空气倒是很清新很舒服。
  蓦然,前方出现一座建筑群,黑漆漆的。大概是白天的豪雨摧毁了山里局部的供电系统,待走近了,钟魁发现自己又来到了钟馗庙前,几个工人正打着手电抢修。
  白天发现这座庙另外收门票,且票价不菲,钟魁不喜这种票票的创收手段,白天没进去。见抢修工人没注意,钟魁趁着夜色溜进了庙里。
  主殿供奉着钟天师金身塑像,在暗夜里显的异常巍峨高大,也是钟魁胆子大,换个胆小的,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大殿里,面对钟天师那铁面虬鬓的特相貌,恐怕会以为遇到了鬼,偏偏钟天师是捉鬼的专业户。

  空旷的大殿,回响着钟魁自己的脚步声,钟魁恰似闲庭信步,毫无胆怯之意,甚至还在心细细评价神像制作工艺的水平,不料脚尖踢在高高的门槛,在他惊呼之,以头撞地……
  一个月后,官方将钟魁列入失踪名单,并提醒广大人民群众,进入旅游景区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
  黑暗,钟魁悠悠地醒来。
  头很痛,身体很是疲惫,像是饮酒过量之后的感觉。钟魁努力地想睁开眼睛却做不到,只听到外面雷声轰鸣,狂风急雨,身下躺着的地方很是潮湿,身体很冷。
  每一次雷鸣之时,钟魁感觉那雷声像在耳边响起,震的他耳鸣不已,像有人在他耳边放炮。
  然后,钟魁闻到了强烈的硝烟味。
  钟魁心觉得很是怪,又是剧烈的一阵头痛让他脑袋像要爆炸了一般,许多陌生的画面如老电影般纷至沓来,让他应接不暇,心力憔悴。
  又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忽然他感觉有人在用脚踢自己,一个凶狠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小子,别装死了,赶紧起来,否则我白刀子扎进去,红刀子出来!”
  紧接着有人将冰凉的雨水浇在钟魁脸,钟魁打了个冷颤,忽然睁开了眼睛。一个壮硕的面孔凶悍的男子站在自己面前,手把玩着一把匕首。
  “你是谁?”钟魁茫然地问道,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坑道里,新鲜的泥土气息表明这个坑道是新挖的,一盏户外蓄电灯发出微弱的光,坑道的顶盖着帐篷之类的,外面响着噼哩吧啦的落雨声。
  “小子,装什么装,赶紧起来!”恶汉又踢了钟魁腹一脚,几乎将钟魁的胃酸踢出来。
  “我是谁?”钟魁心震撼,脑海里多了海量的内容,那是属于另一个人的记忆,再看看自己的细胳膊细腿,自己明明是一个21世纪的所谓成功人士,怎么成了一个20世纪90年代的12岁的少年人。
  而且这个少年人也叫钟魁。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世,这个名字都会给自己给别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困扰。
  另一个位面的时空。

  1992年端午节的午,还在课的钟魁向老师请假匆匆离开学校。
  这所初级学是丁官镇唯一的学,只设初一至初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三个班,再加复读的三个班,全校在校学生大约八九百人。
  因为学生大多数家里住的很远,丁官镇初级学实行住宿制。正常情况下,每周六下午和周日学生才可以回家打打牙祭。
  十二岁的钟魁是初二年级一班的学生,他相貌清秀,穿着一身洗的发白老式绿军夏装,脚那双白色的回力牌帆布鞋在这个偏僻贫穷的小镇倒是略显高级,只是因为穿的狠了,右边大脚趾有脱颖而出的趋势。
  和这个时代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钟魁同样缺乏足够的营养,因而显得身形像根竹竿。正是因为从小体弱多病,养父给他取名一个“魁”字,希望他能健健康康,身体魁梧。

  不过这个名字在太乙县这个被认为是神话人物钟天师的故乡,不免为带来一些麻烦。
  走出校门,穿过镇破败的街道,钟魁闷着头往西直奔,满心焦急。
  由不得他不焦急,他刚刚得知自己的养母从山摔了下来,昏迷不醒。他家住在太乙村,位于华夏南北分界线秦岭段的的太乙山下,东距丁官镇有三十里路,群山环绕,交通极为不便,当时并不通班车,出行全靠两条腿,通讯基本靠吼。
  这一年的夏天闷热多雨,刚走出丁官镇,头顶便响起了轰轰雷鸣声,紧接着便下起了滂沱大雨。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钟魁无奈,只好躲在山道边突起的一块巨崖下躲雨。
  不管此时的他内心如何焦急,雨一直下着不停,仿佛有人故意从天往下倒个不停。这一下,便下到了傍晚,山道仍不见一个行人。
  钟魁被豪雨拦在了半道,骑虎难下。
  钟魁的生父生母都是下放的知青,那个年代的爱情,往往意味着悲剧。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钟魁的生父考了大学,据说是华夏最著名的大学,而他的母亲因为怀孕在身,只得暂时留在那个偏僻贫穷的山村,不料意外早产,生下钟魁后便撒手人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