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咋这么快就没了,这数目不对呀!”
就这么几只烤鸭哪里能满足饥渴了三天的人民群众,烤鸭很快销售一空后,有细心的顾客发现今天的供应量不对。
“咚!今天没了,就七只。”李亚东将锋利的菜刀往砧板上一剁,摊摊手道。
“七只?不对吧,我之前看见卖蛋的那小子拎了八只鸭子回来!”
“是啊,我在这里坐了一下午,明明看你烤了八只鸭。”
“小伙子,赶紧的,后面还有好多人没吃到呢。”
“……”
众人不停催促,李亚东也是有些恼了,咋做个生意还没点人身自由了呢?板起脸来说道:“对!是有一只,但我不想卖了,成不?”
“诶,你小子,啥意思啊?”
“对呀,这啥态度嘛!”
好在这时,一旁的蔡小惠站出来打了圆场,“各位见个谅,有是有一只,不过亚东也是一片孝心,说要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大伙儿说说看,买卖做了这么久,家里人还不知道烤鸭是个什么滋味,能说得过去吗?”
“这话还算中听。”
“是呀,大妹子说的在理,年轻人要注意控制情绪嘛,有什么难处就说出来,咱们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
众人倒还真不敢把卖鸭的小伙子给逼急了,万一人家明天又撂摊子了呢?
你说做个买卖咋就这么任性呢?
李亚东也是哭笑不得,好吧,自家东西不愿意卖,反倒被人教训了一顿,他能找谁评理去?
众人散去以后,李亚东将最后一只烤鸭找了张废报纸包好,就和张春喜一起打道回府了。
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胡秀英见儿子回来后,就从厨房里端出饭菜,一钵大米饭,一盘水煮大白菜,一盘凉拌毛豆。
这就是家里平常的伙食,大咸鱼倒还有半条,只是没有晾晒好。
“娘,弄只盘子,哦不,把盛粥的钵拿出来。”
“干啥?”胡秀英望向背着手一副干部做派的儿子不明所以。
“今晚加餐!”李亚东笑嘻嘻的将藏在身后的东西拿了出来。
“小东,里面包的啥?”李冬梅好奇问道。
“姐,你自己瞧。”
“哇!”李冬梅撕开报纸一看,惊喜道:“烧鸭?”
“是烤鸭。”
“对对对,就是你在镇上卖的那个对吧?”
“姐,你好像真变聪明了。”李亚东很认真的说道。
“讨打!”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一只烤鸭分成两份,送了小半到李亚军家。
“呜……小东,这烤鸭可真好吃,怪不得能赚这么多钱。”李冬梅前所未有的扒了两大碗米饭,实在是烤鸭太香了,就着一小块鸭皮,她都能吃掉半碗米饭。
“娘,鸭腿给你。”
这只烤鸭可是李亚东特地挑选过的,最大的一只,撕下来鸭腿总有拳头那么大。
胡秀英给推了回去,“这么大块肉我哪吃得下,你吃吧。”
“娘,你看你……我要吃还不简单,一边烤一边吃都成。”李亚东绝对妥协,硬塞到她碗里。
“冬梅,给。”胡秀英推脱不过,只好夹到了女儿碗里。
“我才不吃这个呢,我爱吃鸭脖子。”李冬梅又给夹了回去。
“诶……你们这俩孩子。”胡秀英知道今天是非吃不可了,咬了一口儿子亲手烤的鸭肉,感觉心头暖暖的。也觉得自己的这个决定似乎没有错。
日子又过去了好几天,李亚东在镇上卖烤鸭的事情,渐渐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知道李家这回是要发了,听说一天能赚好几十块呢!
有人就感慨说能考上大学的孩子脑子瓜灵,书上随便学个窍门就能发大财。
当然,也有些人表示不屑,认为李亚东完全是不务正业,好好的大学生非得干这个,也不怕给祖人丢脸。
只是这份不屑,并未持续太久。
七月份的最后一天,阳光依然明媚,正值早饭的时间,各家烟囱里往外突着白烟,将这个宁静的小山村渲染出了几分仙气儿。
一辆自行车突然出现在村口,风驰电掣一般,让人给骑车的家伙狠狠地捏了把汗,就这车速,万一有个紧急情况能刹得住吗?
“咚!”果不其然,村口黄泥巴土路上的一个不大的坑,直接就让骑车的人摔了个倒栽葱。
令人诧异的是,那个明明瘦黑瘦黑的家伙,身子骨倒挺结实,头皮都蹭出血来了,还像个没事人一样,瞅了眼自行车已经趴窝,干脆弃车不顾,向着村里狂奔而去。
一边跑,还一边扯着嗓子喊道:“亚东同学,亚东同学……”
“老王同……不是,王老师,你这是咋了?”
李亚东看到老王同志出现在自家门口时,就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一准是通知书来了。只是老王如今这副模样实在有些凄惨。
“呼呼……我没事,没事……”老王上气不接下气,揉了揉沾有血丝的头发后,示意自己无碍。
“亚东同学……”他两眼放光的盯着李亚东,眸子里充满了喜悦、赞赏,和骄傲……
这可他教出来的学生啊!
“老师?您是小东的老师?”胡秀英原以为家里来了个要饭的呢,听完两人的对话后,赶着脚迎了过来,一脸希冀,她大概也猜到了是什么事情。
“可不是?”老王一脸自豪,这一刻他瘦小的身躯站在清晨微凉的空气中,显得是那样高大。
李亚东觉得老王也就早生了几年,不然肯定要嚎一嗓子“还有谁?!”
“老师,小东考上那个大学了?”李冬梅也火急火燎的凑了上来。
恰好这时,门外好多乡亲们也闻讯赶来。大家无疑都很关心这个问题,早就知道李家老幺考上了大学,可一直不知道到底考哪儿去了。
毕竟大学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大城市的大学生,自然就不是小城市能比的。不说别的,以后分配的工作那肯定也不一样。
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官大官小的问题。
老王深吸一口气后,如同一只骄傲的孔雀,眼神在乡亲们的脸上一一扫过,最终定格在李亚东身上,激动道:“北……北北……”
“北大是吧?”李亚东都替他着急。
其实李亚东心里还是有点数的,毕竟他的第一志愿就是北大,所以此刻算不上有多惊喜。对他来说只要能走出去,上哪个大学区别并不大。
“是啊!”老王猛地抓住他的手臂,眼珠子瞪得滚圆滚圆,“亚东同学,那可是北大呀!”
李亚东嘴角一阵抽搐,意识到此情此景,他大概需要表现得更激动一些,于是“兴奋”得一下跳了起来,手舞足蹈道:“天呐!我居然考上了北大?!”
“那还有假?”老王对他的反应非常满意,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也适时地从斜跨在肩上的绿军包里,掏出一个印有北大校徽的白色信封。
胡秀英激动的将信封接了过去,双手止不住的有些颤抖,只是望着封面上完全不认识的字,显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她大约清楚儿子是考上了一所好大学,但“北大”这两个字实在过于抽象,农村人哪里听得懂?
北大荒大学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