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正好》
第24节

作者: 红颜未老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亚东老师,北大是个啥学校,是在很大的城市里的吗?”很多乡亲们也不明所以,连声问道。
  “很大的城市?”老王嗤笑一声,对于这群乡野村夫的孤陋寡闻,算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淡淡的回道:“你们说首都算不算很大的城市?”
  “啥?!”
  “亚东考上了首都的大学?”
  “哎呀,那肯定是了不得的好学校啊!”
  “可不是?将来说不定能留在首都工作,那得是多大的官啊?”

  现场顿时爆发出一阵阵惊叹,这个中国中南部地区偏远小山村里的农民们,全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给震撼到了。
  然而,这还没完……
  “你们知道个什么……”老王一脸倨傲,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群农民兄弟们科普一下,可千万别看轻了他的学生。
  当然,还有他这个能教出这样学生的老师。
  “告诉你们,北大,那在首都都是顶好的大学,咱们中国的第一学府!”
  哗啦——
  这个消息丝毫不亚于晴天霹雳,将在场所有的父老乡亲们都给劈傻了!
  好半晌后,整个小山村彻底沸腾了,下地干活?完全不存的。村里的老少爷们、老娘们、小媳妇,无一不是扯着嗓子奔走相告。就像自家的母猪产崽儿了一样,恨不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人。
  “小东,去镇上割一斤肉回来,对了,再买瓶好酒,中午留老师在家里吃饭。”胡秀英眼眶红红的,笑得合不拢嘴。平时一分钱要当成两分钱来花的她,也难得阔绰一回,割肉这种事情都是论斤来的。
  “那……王老师你先坐会儿,我去去就回。”李亚东还能说啥呢,他就算再怎么沉得住气,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往他娘头上泼冷水啊。
  况且老王这个人平时对他还算不错,买点肉孝敬一下也是应该的。

  “不麻烦,不麻烦,我坐一会儿就走……”老王笑着摆摆手,可屁股坐在板凳上并没有要起来的意思,心里大概觉得这顿肉他应该也是吃得起的。
  为了不耽误时间,李亚东准备去一趟张春喜家,借他爹的二八大杠用一下,本来就是乡里乡亲的,更别提两家现在还有利益挂钩,他自信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可走在半路上的时候,碰到了闻讯赶来的村长方驼子,听说李亚东要借自行车后,二话没说就往家跑,把自己的“永久”牌二八大杠给推了过来。
  “亚东,以后要用车就直接去我家赶,我要是没上乡里开会去,那车子一准就在。”方驼子单手叉着腰,一脸豪气的说道。
  这可不是他的正常作风,如果说村里谁还有点花花肠子,恐怕就只有他了。

  一个三十多岁就驼了背的人,在农村等于三级残废,却能在村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如此也能说明很多问题。
  “叔,那就谢了。”李亚东倒也没推辞,借谁的不是借啊。
  “诶,说这话……”
  来到镇上后,李亚东先到蔡小惠家跟她打了声招呼,张春喜那货不知道去哪里收鸡蛋和鸭子去了,一早上也没照着面。今天李亚东肯定是没空了,他娘还等着他提肉回家做饭呢。
  蔡小惠一脸苦涩,按李亚东的意思是让他和张春喜试着做做看,毕竟也学了这么久,可她还是不敢。因此弄个木板子,拿栗碳在上面写下四个大字——东家有喜,竖在了门外的烤鸭瓮旁。
  这回可是真的东家有喜。
  这年头想换点普通票据其实也不难,但有个前提就是要舍得花钱,在蔡小惠的介绍下,李亚东找到一户人家,按照正常比例多给了五毛钱,很顺利的换到了一斤肉票和一张酒票。

  肉是五花肉,全是肥膘肉李亚东实在吃不下,酒是本地自产的米酒,度数很低,十来度的样子,跟红酒差不多。
  回到家里后,胡秀英忙活了一上午,可谓倾家荡产做了一桌硬菜。一大钵土豆烧肉,一大盆鸭架汤,一盘油煎咸鱼干,一盘韭菜炒鸡蛋,一盘凉拌毛豆,外加一个油炸花生米,鸡鸭鱼肉算全凑齐了。
  吃饭的时候,李亚东把三哥三嫂也叫了过来。
  李亚军负责陪酒,王老倒也不客气,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嘴巴都快笑歪了,直夸李亚东有潜力,其实他早就看出来了,全然不记得当初认定亚东同学已经疯掉的事情。
  半下午的时候,不胜酒力的老王同志推着那辆趴了窝的自行车,歪歪扭扭的终究还是走了。可没过多大会儿功夫,家里又来了位稀客。
  李亚东瞅着方驼子的模样,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样子,于是将他拉到门外,俩人单独聊了聊。
  “叔,有啥事你就直说吧。”
  “那个……”方驼子蹲在墙角的泥巴埂子上,搓了搓手,脸色显得有些红润,“亚东啊,按理说这件事情我不该来找你商量的……”
  李亚东白眼一翻,心想你这不还是来了吗?
  听他支支吾吾的讲了老半天后,李亚东总算听明白了意思。其实不算什么大事,就是他考上了首都的大学,村里人高兴,一定要庆祝一下。
  这年头还不兴承办酒席,家里如果有个什么喜事,顶多也就是自家人聚在一起搓一顿。当然,这是“独乐乐”,要是真赶上什么“众乐乐”的大喜事,多半是要村里集体操办的。
  而这个年代大概没有什么喜事是一场黑白电影解决不了的,眼下李亚东考上北大的事情,村里人大多也是这个想法。
  可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钱。
  “亚东啊,你是清楚的,请人放场电影可不便宜,村里财政吃紧,村干部的工资好几个月都没发了,哪里拿得出来这么多钱?那个……我听人说你在镇上做买卖,一天能赚好几十……”
  方驼子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李亚东已经完全领悟了意思,倒也没去计较这钱到底该由谁来出,毕竟乡亲们也是为他庆祝。
  想了想后,说道:“叔,你看这样行不,我寻思着看场电影好像也没个意思,村里不是快通电了嘛,要不我出钱给村里买台电视机吧,这样一来大家以后也有个乐子。”

  “啥?你说真的?!”方驼子一听这话后,激动得站了起来。
  一台电视机啊,起码得要两三百块呢!这可是一笔巨款,像他们这种穷乡僻壤里的小山村,没几个人能一次性拿得出来,有些稍稍富足的人家砌个红砖房都是分期来的,建个四五年的,属于很正常的现象。
  “真的。”李亚东笑着点头,其实他琢磨这件事情有一阵儿了,原本是打算给自己家买一台,不过后来想想还是算了,这样一来他家里一准就成了大本营,他娘非得被吵死不可。
  倒不如放在村委会的大礼堂里,那地方宽敞不说,也不怕打扰谁家休息。晚上有空的时候大家就一起过去看看,娱乐娱乐,顺便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终归是有好处的。就权当他为村里做了一件好事。
  “不过……我可没有电视机票,这东西恐怕要村里想办法解决。”忽然想到什么,李亚东补充道。
  电视机票可不比粮票肉票,那是真正的稀缺票据,就算有钱,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找到有货的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