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不存在广撒网,逮着一个是一个,东西卖得贼贵。大家并不是吃不起几个馒头,只是现实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差甚远,没人愿意当冤大头。李亚东无疑出了一次风头,使得车厢里的好多人都注意到他。
“我要一份报纸。”
这是李亚东第一次听到旁边的老学究开口讲话,声音果然如同外表一样,低沉而严肃。
“邱虹,你吃馒头不?”
“不吃!”
胖阿姨悻悻而去,没好气的刮了邱虹一眼。
唉,女人何必为难女人?李亚东叹了口气,开始享受自己的早餐。
两个馒头还没啃完的时候,旁边突然响起一声怒斥,吓了他一跳。
“这种问题还用讨论?明明白白的资本主义嘛,雇工数量都达到了103人,加上他儿子开的店,更是达到骇人听闻的140多人,这不是剥削又是什么!”
正好吃罢早饭的旅客们也挺无聊的,有几个自持有些见识的人,被老学究这一嗓子给吸引了过来,凑到旁边看了看报纸上的那篇惹他大动肝火的文章。
李亚东不用看都知道,上面讨论的八成又是年傻子那个招黑货。
“可不是?这家伙胆子可真肥,雇这么多工人,简直比过去的地主老财还黑暗啊!”
“我觉得上面的态度不够坚决,这种行为明显就是撬社会主义的墙角,哪用得着讨论来讨论去,直接抓起来不就完事了?”
“……”
几位大叔各抒己见,观点明确,被老学究引以为援,他开始作最后总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当雇工数量在八个以下、且雇主自身参入劳动生产时,这样的身份才属于‘介于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中间人物’,也就是我国所承认的小业主、个体户。你们再看看这个年广久,140多位雇工啊,得被他剥削成什么样?”
“就是!”
“对呀,老先生说的在理。”
“……”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纷纷附和,几乎全都认同老学究的观点。
旁边的李亚东很想对老学究说一句“你怕是对马克思有什么误解”,人家老马只是以“八”这个数字举例说明一下,你还较真了,再说那是什么年代?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嗯?”可他万万没想到,因为坐得太近的关系,这个动作刚好被老学究给捕捉到。
“小伙子,难道你有什么不同的见地?”
“没有。”李亚东回答得异常干脆,丝毫没有帮助人民群众摆脱思想误区的想法。
“没有你又是苦笑又是摇头的干嘛?我知道你们这些年轻人不爱关心国家大事,可不管怎样最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是要有的吧,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绝对不能让它渗入到社会主义中来,不然好好的国家就被它玷污了!”
老学究一番话说得义正言辞,完了后还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打量了李亚东、包括对面的田磊和邱虹几眼,显然是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多好的一位忧国忧民的老人呐,要是思想再开阔一点就好了,李亚东不禁想着。
心有所感,嘴巴终究没能管住,“老先生,其实姓资姓社的问题已经讨论了好多年,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如果里面的道理真的这么容易捋清楚,为什么陈志雄和年广久的问题,还会在报纸上一再讨论?”
老学究微微一怔,似乎没料到旁边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能提出这么深刻的一个问题。
不止是他,周围所有人都哑火了,没有一个人能搭得上话。
“难不成你还知道原因?”老学究蹙眉反问道。
“其实很简单……”李亚东压低声音说道:“因为上面的某些人自己都没捋清楚。”
“你!”老学究勃然大怒。
这句话不似利刃,却更胜利刃,狠狠地插在他的胸口上!
好了,人家上面领导还没捋清楚的东西,你们底下的平头老百姓就一个个的已经开始盖棺定论了,这属于什么行为?说是井底之蛙,自视甚高,鼠目寸光,那都是轻的。
“难道我说错了?”李亚东寻思着反正话也说开了,干脆一步到位,如果能成功洗脑几个,总归是件好事。
也不怕太招摇,下了火车谁能认识谁啊。
“你这也是猜测罢了。”老学究心里其实隐隐觉得这个自己从未深究的问题,约莫还真是这样,毕竟人民日报代表的是官方舆论,但不知为何,总感觉不太得劲。
“不错,我是猜测,但我猜测的无疑很符合逻辑……”
李亚东眼神扫视过周边一遭人,表情严肃的说道:“我之所以说这些话,其实只是想阐述一个道理,成日去讨论姓资姓社的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不能一味的沉浸在从苏联引入的社会主义理念之中。小平同志前几年不是说过嘛,中国应该走自己的路,走最符合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金玉良言,也是中华复兴之曙光。”
这个说法是八二年党的十二次大会上,小平同志在开幕词中提出的,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才下定决心放弃高度集中的“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全面的体制改革。
只是这一理念过于超前,没有高度政治思想觉悟的人其实很难理解,以至于许多人都是左耳听右耳出,难以产生共鸣。
周围众人一脸懵逼,只觉得这个小伙子好有学问,满口都是他们听不懂的大道理。
唯有老学究若有所思,一本正经的问道:“那么……到底什么路,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很简单,跟着党走就对了,多点信任,少点非议。”李亚东呵呵一笑,回答得模棱两可,某些问题点到即止就行,再多说就过于妖孽了。
“嗯?”老学究先是一愣,不过很快就回过神儿来,一阵汗颜道:“你说的对,倒是我唐突了,国家下一代有你这样的年轻人,何愁家国不兴啊。”
日期:2019-03-22 08:18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