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想到杨立民这么灵性的一个小青工居然坐车坐过了站,不过也幸好遇了马向前不然只能去镇的旅店睡大通铺了。
有了杨立民的糗事当笑料,这一场墙角之争也算是给了双方一介台阶下,这么结束了。
毕竟杨立民名义虽然算是荣华厂的人,可不是还没有报到吗?
既然没有报到那么杨立民是待业青年,也可以说是马向前的朋友,如此一来再扯皮没有意思了。
众人草草的用了点儿饭,不是不能喝酒,最主要的是爱民厂这边其实早想结束这场接风宴。
原本为刘涛他们接风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解决问题,现如今已经拿出了方案无论是老厂长朱红军还是技转科的彭刚其实心早飞到了工厂里了。
因为实际而言,杨立民的方案虽然看似可行,但是没有经过事实的检验谁也不能保证一定可行。
一行人很快来了爱民鞋厂的技转科。
所谓技转科其实是后世所谓的技术部,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将需要生产的鞋款的工艺技术,通过技术纸面、教授等方式转接给生产部门。
正因为如此,技转科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并且齐全的生产车间,技术人员甚至涵盖了从下料到包装的每个工种。
“小彭,你们技转科的人什么时候能全部到位?”
老厂长朱红军一进技转科向彭刚问道:“咱们今晚看来要加点班,先做一套鞋面出来,然后攀在楦头试试,如果可行明早keyi8组织大货生产!”
这批订单是军工订单,眼看着交期将近容不得朱红军不着急,他也不会还在接待几人的关头要求测试方案。
彭刚皱了皱眉,不过还是回答道:“老厂长刚才进来之前我已经让小马去通知科里的技术员了,不过其有几位技术员好像临时有事来不了!”
一边说,彭刚还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朱红军的脸色,生怕朱红军当场发火。
对于那几个缺席的技术员彭刚作为技转科科长他还是了解情况的。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为爱民鞋厂的工人背靠着爱民鞋厂这颗参天大树自然只能在鞋这个字做章。
因为计划经济的供给关系,市场的物资往往都是呈现出一幅供小于求的局面,一些鞋厂的工人往往会利用工作之便收集一些不需要的边角料进行拼凑,再在下班时间后制作一些鞋出来让家属去出售。
因为这些鞋厂工人个个技术精湛,并且材料质量也很好,在市场很受欢迎。
而这几位技术员正是在家制作这样的鞋所以不愿意前来加班。
毕竟只要做一双鞋卖出去有好几毛钱的利润,而且除了自己动动手之外无论是材料还是工具都是工厂的,他们几乎不花一分钱。
可是如果来加班,不仅没有一分钱加班费不说,还要接受领导的各种意见,换做是谁也不想来。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国企的领导没有辞退权,也是说领导除了可以给工人调换工作岗位,耍点儿小花招之外,事实对工人还真没有办法!
毕竟工人也是工厂的主人嘛,工资、奖金甚至福利都是国家说了算,而且做这种私活的人还不少在法不责众的情况下工人自然是觉得公事没有私事重要。
整整等了将近半个小时才来了一个针车工外加一个包装工,而且还是和彭刚的关系较好抹不开面子不得不来的那种。
顿时朱红军的脸色黑了下来。
“这是你手下带的工人?”
朱红军黑着脸双眼睁的老大朝着彭刚破口骂道:“平常懒懒散散也算了,现在居然人都不来了,你这个科长是不是吃白饭的?”
“老厂长....我....”彭刚脸瞬间变得煞白,想要解释却又说不出口,他总不能当着刘涛和王大山的面说工人们这会儿正在做私活不肯来吧?
那样的话丢的可不是他彭刚一个人的脸,而是整个爱民厂的脸了,要是传了出去全厂所有领导的脸可丢人丢大发了!
可是作为技转科的科长,他在这个紧要关头可不敢撂挑子,然而又不知道如何是好竟然呆立当场。
“哼!”朱红军本是个火爆脾气,先前因为技转科的技术员没能来加班大发雷霆,现在又看彭刚支支吾吾的样子更是恼火,当下也没考虑要不要照顾彭刚的颜面再次朝彭刚吼道:“搞什么飞机蛋,我给你说彭刚今天人也来了,方案也有了,要是今晚没人试方案你他娘的明天给老子滚蛋!”
马向前赶忙前打圆场,对朱红军劝慰道:“老厂长你先坐下来抽支烟顺顺气,您老都六十多了,身子可扛不住气啊!要是气出了毛病那可是咱们爱民厂的损失!我和老彭马去联系工人,保证今晚试出结果来!”
刘波和王大山也不好说话。
他们俩本是兄弟单位的,生怕一不小心说了什么被老厂长误会成了看笑话。
不过一同脾气发了之后朱红军的气也是消了不少,而彭刚和马向前也开始联系工人来试方案。
不过这年头可不是后世,后世几乎人人都有手机联系起来也方便,厂子里的宿舍区虽然也在厂区里不过却需要人跑去喊,论效率还真不咋样。
原本还以为三下五除二能马手看出效果,结果来到技转科都将近两个小时人员都还没组织好,杨立民也是无语了。
这种情况要是凡在后世的私企那是根本不存在的,你要是不干滚蛋,那儿有这么麻烦?
不过这也算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既然改变不了也只能慢慢的接受,在自己今后的工作尽量杜绝。
“那个...彭科长,要不还是我来试试吧!”杨立民最终还是决定出手,要是这么等下去天知道等到什么时候。
为了早点儿休息他也只能亲自场了。
“你来试试?”彭刚有点儿担心,他不是不相信杨立民会做鞋,而是相对于生产大货来说试方案最是考验技术。
在工厂里边试方案或者试楦等工作其实是找问题,不仅需要技术员对制鞋流程、工艺有巨大的要求而且还需要技术员能从工艺找出问题以便大货的顺利生产。
如一颗螺丝钉,在完善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下生产,只要工人在生产过程不出现失误那么很容易能生产出一枚合格的螺丝钉。
可是工艺流程的梳理、技术的要求却需要技术员从试生产将已经产生和或许产生的问题找出来并且解决。
因此两者之间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一样,相对来说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无疑更加苛刻。
杨立民会做鞋这是无需考虑的事情,毕竟能给出解决方案,并且能张口说出一大堆专业术语,如果不会做鞋那才是怪事。
但是在场的包括朱红军都不相信杨立民能够胜任试方案的工作。
不过因为杨立民珠玉在前,几人虽然有些担心表面却不好打击杨立民的积极性,更何况算是失败了无非也多了一双鞋面的报废品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那让利民试试吧!”马向前笑了笑前说道:“方案是小杨设计出来的,由他来先试试也能最容易找出问题的嘛!况且算是出现了一定的失误,在场的可都是做鞋的老油条了我相信也不吝啬指点指点利民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