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
第26节

作者: 曹三公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8-11-20 2:03:57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31:
  王莽的应对
  有那么一阵,我在长安的时候,和王莽君曾颇为熟识。
  我所熟识的王莽君,大口短颐,露眼赤精,每一说话,声音大而嘶哑,有一种别样的激情。身长七尺五寸,合今一米七三左右,性好形貌修饰,常著厚履,戴高冠,以增加体量和高度,当他看向周遭人等时,总是华丽的四十五度俯视。
  我所熟识的王莽君,还没有成为皇帝,爱惜名誉,礼贤下士,于未来,持一浪漫想法,怀一远大理想。每言及当世,辄慷慨泪下,不能自制,以为礼崩乐坏、今不如昔。黄金三代夏商周,未为至善,由尧舜上溯的远古,方是完美归宿。
  再遇王莽君,伊已贵为天子,不可企及地高高在上。他有了足够的权力,实现他跑步进入原始社会的目标,而他,也正一直为此一目标而努力。
  与此同时,他却开始远离人群,将自己逐入封闭的孤寂。他终日固守于长安的宫殿之内,非亲近莫得见面。对大臣和民众而言,他变得越来越遥远,越来越神秘。他无意学习秦皇汉武,时常巡游天下,虽然骚包炫耀,却多少也可以获知一些下情。他只是在宫殿里憋着,依靠手下庞大的官僚队伍管理帝国。对于帝国的种种动态,他只能通过臣子们的公文加以了解。人间之疾苦,民生之多艰,对他来说,只是公文上呈现的抽象文字,无可动情,无可感动于心、引发共鸣。
  流民初起之时,规模甚小。数十人,或者上百人,便是一支流民队伍。倘若此时予以安抚,事态很容易平息下去。然而,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帝国官僚们的官僚习气,耽误了最佳的应对时机。官僚们为了政绩,存着侥幸心理,一开始根本不报,以为可以蒙混过关。事态扩大之后,虽不敢不报,但又多有隐瞒,实百言十,实千言百。于是乎,一层层地欺骗上去,县欺其郡,郡欺朝廷。朝廷大臣一看报告,并不严重嘛,这般小事,无需惊动皇帝。于是,王莽便被蒙在了鼓里。
  等到终于惊动王莽,事态的严重已经可想而知。王莽毕生浸淫政治,自有其过人之处,马上便做出正确决策,下令赦免这些流民,准其各返乡里。
  然而,赦免并没有起到意料中的效果,流民们散而复聚,不可断绝。王莽大怒,当朝痛骂道,这些人怎么就不要好?流民盗贼,宁有种乎?
  曾经的王莽,其识见远不止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理应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可是现在的王莽,已经没有了生活。他只能依靠感觉。
  然而,有感觉就会有错觉。王莽依然主宰着帝国,但他已经不再了解他的帝国。他在未央宫内,拍着脑袋,想着当然。他被他的理想冲昏了头脑,他为他的宏伟蓝图丧失了理智。他绑架着他的帝国,进行着一场伟大的试验。帝国的所有子民,理应为有幸置身其中而倍感光荣。可是这些流民,根本不明白他的苦心,非要拖后腿,非要不上进,叛徒,全是叛徒!
  王莽给流民定了性,官吏们自然赶紧附和,纷纷发言,陛下您德高三皇,仁过五帝,天下莫不悦服。些许流民,不感陛下之恩德,实在是因为他们乃是天生做盗贼的料。陛下无须忧虑,萤虫岂能撼日月之光,不久便当自灭。王莽于是大悦,升迁这些官吏不提。由此,言路堵塞,只闻喜,不报忧,王莽更加无法得知确切的信息。
  王莽的赦免政策,无可厚非。无奈口惠而实不至,流民返归乡里,依然没有解决吃饭问题,耕作所得,不足以给贡税;兼以法禁烦苛,动辄获罪。还不如重归流民,吃霸王餐,做自由人。
  更大的原因,则依然是为官府所逼。流民集中之时,力量强大,官府奈何不得。一旦解散,化整为零之后,官吏们趁机报复,追剿堵杀,以此充作政绩,邀功请赏。如此一来,流民惊恐,转相告语,再也不敢信任官府,团结得越发紧密。
  我也曾劝过王莽君,天下事一至于斯,你多少也应和其他皇帝那样,使出减膳、祷天、下罪己诏等常用套路,以示心系百姓、与民同忧。表面文章总归是要做的,你不是最擅长做表面文章吗?我好言相劝,王莽君根本不听,还要揍人。我自然是怕揍的,于是从此噤声。
  此时的王莽,老而孤独,是为可怜。雄心不死,是为可恨。和众多的年迈帝王一样,许是畏惧死之将至,王莽开始沉溺于巫术之中,而且越陷越深。
  为了惩罚他眼中的这些叛徒流民,他祭出了厌胜之法。铸作威斗,以五石铜为之,形若北斗,长二尺五寸,令司命负之,出则开道,入则在旁。某地有流民起,便将威斗指向该地,作为诅咒和镇压,妄想如此一来,便可以不战而胜,流民自亡。
  威斗无功,道士郎阳成又奏道,流民为乱,全因汉高祖刘邦的魂灵作祟。王莽于是遣虎贲武士闯入汉高祖庙,拔剑四面提击,斧坏户牖,桃汤、赭鞭鞭洒屋壁,又令轻车校尉居于汉高祖庙之中,以为镇慑。
  王莽又抛出惯用伎俩,继续神化自己,下诏昭告天下道,我王莽,将和黄帝一样,成仙去了。潜台词就是,流民们,别再闹了,再闹,等我成仙之后,就不带你们玩了。在和平年代,大家也许还吃这套。但是连饭都吃不上时,对不起,您老都成仙了,那谁管咱们的饭,于是闹得更加猖狂。
  王莽说自己要像黄帝那样成仙,并非信口胡诌,而是身体力行。道士郎阳成献成仙之道,云:“黄帝御百二十女,以致神仙。” 王莽于是遣中散大夫、谒者各四十五人,分行天下,博采美女,纳入后宫,以备临幸。
  既然谈到我的强项,破例多说两句。此时的王莽,已是年近七旬的老翁。所谓七十而大衰,食非肉不饱,寝非人不暖,采补女色固是一道。黄帝得房中之术于玄女,握固不泻,还精补脑,可以发白复黑,齿落复生,延年长生。就房中术的理论而言,这样也并非全无可能。然而,男欢女爱,开朱门,进玉柱,本为至乐之事,然为求仙之故,由道士在旁现场指导,一切行动听指挥,注意口令,保持节奏,如此又有何乐趣可言?七旬老翁,垂垂将朽,精力惨淡,性致寥寥,每近女色,必先服催情之药,名为交欢,实则不得已而硬上,其苦又何堪言哉!
  就这样,王莽一再错失良机,等到星火燎原,流民遍地,国事遂沉入深渊,已是狂澜难挽。
  【补前节,樊崇武装之所以互称巨人这一奇怪的称呼,据我猜测,因王莽字巨君,所谓巨人,或许便是王莽的人的意思(可参见巨毋霸之事)。由此,樊崇武装一开始并无反意,更其明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