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让我来写你的墓志铭》
第2节

作者: 孔二狗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二狗的奶奶的爸爸叫王俭,据说不但认识几百个字,而且还懂《薛刚反唐》、《说岳》、《隋唐英雄传》等通俗小说,这在八十年前的农村,很了不得。在二狗奶奶的描述中,王俭是条高高瘦瘦满身肌肉疙瘩的精壮汉子,他也是王家唯一的儿子。
  在1927年夏天,他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二狗奶奶的姐姐和二狗奶奶,就是缺个儿子,但是,此时,他的老婆又怀孕了,他正热切期盼着能有个儿子传宗接代。
  但,就在这年,二狗奶奶那闯出了山海关的爷爷去世,按他的遗嘱,就葬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
  二狗奶奶家不算是什么大地主,但是也有百余亩薄田,年年从关内来给他们耪青的农民也有一些,到了1927年,已经有两家从关内来耪青的农民就定居在了二狗奶奶家所在的村庄,这两家人专门为二狗奶奶家耪青。
  这个村子有地的农民有三家,其它的都是耪青的。二狗奶奶家只是其中的一家,而且是最小的一家。这个村子最大的地主是胡家,不但地有几百亩,是二狗奶奶家的几倍,而且家中有亲戚在做官,势力远非二狗奶奶家所能及。

  矛盾就发生在二狗奶奶家和胡家之间。
  王俭是个孝子,父亲去世之前就找了风水先生选墓地,结果这风水先生选的这块风水宝地在胡家的地上。在父亲去世之前,王俭就去找胡家说过很多次,当时胡家曾一口答应。
  通常情况下农村处理这样的事很简单:换地。
  也就是说:拿出王家的一块地,去换胡家的地上的那块墓地。都是在一个村子里,互相给个方便,人之常情。
  但是王俭的爸爸去世前后,胡家忽然改口说不愿意换这地了,这风水宝地要留给自己家当墓地。当然了,这是胡家的说法。按二狗奶奶的说法就是:胡家故意想找茬跟她家作对,胡家就是希望闹出纠纷来,最后赶走她家,占了她家的地。

  这块墓地是王俭爸爸生前十分喜欢的,王俭一心想把爸爸安葬在这墓地上。
  苦苦哀求胡家,不答应。
  花重金买这块地,还是不答应。
  王俭恨胡家背信弃义,在他爸爸去世的第三天,披麻戴孝的王俭和胡家的矛盾终于升级成了一场群殴。
  胡家的三个儿子群殴王俭一个。
  爸爸还没下葬,血气方刚的王俭又被打得躺在了炕上再也起不来,一躺就是两个月。
  最后,家人草草安葬了老爷子,又得照顾躺在炕上起不来的王俭。
  据二狗奶奶说:王俭在炕上养伤时,一言不发,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那年,已经有了两个女儿的王俭刚刚27岁。
  爸爸去世了,用东北农村的话说,王俭该“支门过日子”了。
  两个多月后,王俭终于下坑了,终于能走了,但还是没开口说话。
  能下地的当天下午,喝了点粥的王俭挣扎着去了爸爸的墓前。据说,他趴在自己爸爸的墓前,哭了,痛哭,直到天黑。
  天黑后,王俭回了家。进了家门,点起了家中的那盏煤油灯。
  在那个知了窸窸窣窣的叫的夏天,在那个绿豆粒大小的煤油灯旁,已经沉默了两个多月的王俭终于开口说话了。

  不但开口说话了,而且,还说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的决定。
  “妈,我要报仇!”王俭说。
  “……恩……”妈妈怕王俭惹事,没多说什么。
  “我想去当兵!”
  “当兵?!?”在那个年代,选择去当兵,实在是件玩命儿的事。
  “恩,去奉天,当兵。”

  “咱家不缺那点军饷,就你一个儿子,你去当兵干啥?”
  “我当兵是为了报仇。”
  “报仇?”
  “等我在外面建功立业,回来一定要为咱家报仇!”
  王俭倔强的很,选择去当兵是他在炕上两个月做出的决定。这个没什么文化的朴实的中国传统农民,把没能把父亲安葬在其喜欢的墓地上视为不孝至极。此仇不报,不为人子。
  他渴望复仇的方式在很多人眼中又难以理解,他不是选择伤好以后再去找胡家血拼一把,也不是想偷着去一把火烧了胡家的房子,更不是去趁胡家人不注意把胡家的孙子扔水井里。
  而是,去当兵,功成名就之后,报仇!
  带着一个营的大头兵,回到自己那个四面环山的村子里,连保长都从百里之外赶来迎接,就列队站在胡家的那个场院里,好好的羞辱胡家、教训胡家。
  报仇的方式千种万种,但上面所说那样这才是王俭理想的报仇方式。
  他的报仇,绝对不是简单的伤害胡家,他是要找回王家的尊严,找回自己男人的尊严!
  二狗认为他的想法十分符合中国农民传统的价值观: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有恩的报恩、有仇的报仇。恩怨分明、光明正大、酣畅淋漓。

  王俭读书中举肯定是不成了,所以他只有选择去当兵。乱世中,拿自己的性命,去博功名,最后报仇。
  中国流传的历史故事中,赞美并认同这样的做法,而且,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
  就在王俭离家前的十几年前,几千里外的湖南湘潭还有一位身材欣长的年轻人“男儿立志出相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走出了家门,而且,那个年轻人,最后改变了中国。
  “你走了,家里怎么办?”妈妈哭了。
  “家里有媳妇,有耪青的。”

  “你媳妇都怀孕了啊!肚子都那么大了,你要我们怎么办?你是这家里唯一的爷们儿啊。”
  “我要报仇。”
  “非要去当兵?”
  “恩!”
  “你想什么时候去?”

  “明天就走。”
  妈妈了解自己的儿子,不再说话,把头埋进被子里,流泪不止。
  听完王俭“明天就走”这句话后,王俭的媳妇儿,一个老实敦厚的农村妇女,腆着肚子,一句话都没说。走到了屋外,生火,拉风匣。
  二狗奶奶回忆说:她那时蹲在她妈妈旁边看着她妈妈生火做饭,整个晚上,她的妈妈一直在默默的落泪,但落泪时,一声都没哭出来,因为妈妈一声都没哭出来,所以当时的她以为是灶火膛里燃烧着秫秸熏到了妈妈的眼睛。
  王俭的媳妇儿,在给王俭蒸玉米饼子,去奉天,路很远,需要干粮。
  男人决定的事儿,她纵使有一万个不愿意,也不能提反对意见,也得支持,全力支持。这就是中国三从四德的文化传统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家庭的体现。
  那天晚上,二狗奶奶听到了她爸爸和妈妈的对话。
  “都说我怀的是儿子,我肚子上有个小坑,老人都说这样肯定是儿子。”

  “等我回来,等我回来再看儿子。”
  “儿子叫什么名字?”
  “等我回来,再取。”
  “你啥时候回来?”
  “……很快。”

  “啥时候呢?”
  “……很快。”
  当晚,王俭媳妇一夜没睡,给王俭准备行李。
  第二天,天一亮,王俭拖着略瘸的腿,上路了。
  媳妇儿和两个女儿送到村口。

  “早点回来。”王俭媳妇儿不奢望王俭能功成名就后为家报仇,她只想王俭能平平安安。
  “恩,等我回来。”王俭捏了捏女儿的脸。
  “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很快,等我回来,带好吃的给你们和弟弟。”
  望着自己腆着大肚子的媳妇和两个尚未懂事的孩子,王俭一狠心,一扭头,快步走了。是否曾落泪,没人知道。
  他再也没有回头。

  他那个穿着黑布裤子、白布对襟褂子的背影,也成了二狗奶奶记忆中,爸爸唯一的样子。
  据村里人说,当王俭出了村,到了村东边那埋葬着他爸爸的坟墓前,又跪下磕了三个头,然后,才快步上路的。
  一个月后,奉军那长长的花名册中,多了“王俭”这个名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