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宿命--从秦到清》
第1节

作者: franklin970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个个帝国兴起了,然后又一个接一个地倒下。长者两三百年,短者十余年。没有一个逃出这样的宿命。兴起的原因各不相同,灭亡的理由亦不相同。
  我们要问一句:为什么?
  第一个登场的是秦。
  第一个能称得上帝国的国家是秦。
  它的兴起与灭亡都让人感到疑惑,为什么一个西陲小国能够吞并天下?为什么强大的帝国会在短短几年内灰飞烟灭?

  有人认为,秦帝国的出现,不过是历史的梦魇。扬雄在其《剧秦美新》一文中将秦帝国斥为“秦余”,意思是说,秦帝国在历史上出现本身就是多余的。而班固在《汉书》中则把秦与王莽的新政并称,认为始皇创建的秦朝同王莽创建的新朝在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历史上演的一幕荒诞而短暂的闹剧。
  然而,在我看来,其兴起由来有因。
  老马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老列说可以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上取得突破。这就是辩证法,怎么说都有理。
  秦帝国的崛起就是这么有理。
  先从秦人的祖先说起吧。秦人的祖先可不是一直在西边放牧的。当年,他们是商人手下的得力干将。秦人和殷人用现在的话讲,叫作战略合作伙伴。血缘关系很近,同是玄鸟崇拜就是一例。商朝末年,周人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殷商灭亡,而少了大靠山的秦人先祖只好让出中原沃土,被迁到西部作为周人的奴隶去放牧。不过,秦人很识趣,既然殷人已经垮台,那就投靠周人吧。一心养马放羊,得到了周天子的赏识,总算是弄了个小官当了。西周幽王时,西部少数民族作乱,秦人帮周人作战,有战功。再加上关中实在太乱,周平王对秦人的首领说:“这块地方你能打下来就全归你了。”

  于是秦人得到了诸侯的地位,同时也开始了与犬戎等少数民族百余年的战争。
  有人问,你还没说秦国为什么会兴起呢。
  别急,请想想看,秦人在立国之前是种什么状态?是原始的部落。当春秋时期奴隶制开始崩溃时,秦人才刚开始建立奴隶制度。与当时其他各国相比,秦国的奴隶制度建成的时间最晚、制度最不完善、根基也最浅。而这正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还记得前面老列的话吗?秦国正是这最薄弱的一环。
  这当然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在老马的话里,对,就是生产力。关中是周人的根据地,是西周时期生产力最发达的地区。当秦人取得这块风水宝地时,他们继承了西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那些懂得技术的工匠、农民不会跟随周王室到洛阳去。)不但继承,而且发展。从现有的史料来看,秦人的农业、手工业技术都非常先进。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具体的原因。从主观上讲,比如秦国一代又一代的政治家、军事家们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客观上讲,比如晋国一分为三为秦国东进打开了空间。在此就不多说了。

  秦之兴起,大概就是这样。
  公元前221年(始皇帝二十六年),秦国的大将王贲率领秦国的虎狼之师扑向东海之滨的齐国,企图啃掉“战国七雄”中这根最后一块骨头。没有人可以抵挡如狼似虎的秦军。齐国,这个根正苗红,实力雄厚,在战国时代称王称霸称帝,威风不可一世的“老牌帝国主义”,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亡了国。
  秦国灭齐,结束了春秋后期以来诸候割据,战乱纷呈的混乱局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秦王嬴政自命为“始皇帝”,不仅仅在妄自尊大地说自己是“老子天下第一”,而是预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可是,历史并没有按照秦始皇个人的意志(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演进,甚至没有凭借强大帝国的惯性向前走的更远一些。公元前232年(始皇帝三十七年),秦始皇病死在了出游的路上。同一年,大泽乡一位农民的儿子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果“一夫作难”而群雄并起,大厦将倾,巨手难擎。公元前207年,三世子婴去帝号称王,携妻儿老小,在自己的颈上系上绳子,乘坐着白马素车,捧着皇帝的玺符,来到轵道旁,恭候刘邦进咸阳。至此,大秦帝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何以如此?
  最为流行的说法是:秦亡于暴政。即秦暴亡秦。秦朝法律森严,动辄则咎,滥用民力,百姓苦不堪言。结果把老百姓逼到死路上去了。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大秦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可以骑在马上打天下,但不能骑在马上治天下。觊觎天下时,是攻势,不妨以耕战立国,以刑杀立威。可是,天下统一了,国家安定了,就应该采取守势,不能动不动就把老百姓抓去修长城,建宫殿,更不能动不动就杀人。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所以,秦国的灭亡是因为没有看清“攻守之势异也”的天下大势,因“仁义不施”而导致了亡国。

  也有人认为是秦未广封诸侯,但这一来不是主流观点,二来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广封诸侯的结果是天下大乱(比如西晋),后来各封建王朝也都没有实封诸侯。这种说法在此略过不提。
  关于暴政,在这里,有几个问题要探讨一下:
  其一,秦究竟暴在何处?
  其二,秦何以要暴?
  其三,暴政如何亡秦?
  不用担心,自然会继续。

  我们先谈第一个问题,秦暴在何处?应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刑罚严酷。这是公认的。在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就几次下令实行大规模的连坐。这在秦国不算什么,据说当年商鞅在渭水边断案,一日之间渭水便被血染成了红色。而山东六国更重视礼治或德治,法律制度没有秦国严格而且刑罚较轻,将秦国的一套直接施行于山东六国自然引起一些反感。但是,光这个就足以亡秦吗?秦人在这种制度下生活了几百年,不也挺好吗?这是习惯问题,时间足以解决。这个被人谈论最多的暴政,其实不算特别暴,不是主要问题。

  其二,大规模地征伐,无休止地用兵。向北进攻匈奴,向南进攻南越,大量的老百姓被征去当兵。打仗就打吧,更要命的是,为了打仗还得修大量的军用工程。在北方修万里长城被后世骂了两千年,但光是修长城也不算什么,还有当时的军用高速公路直道。CCTV有过关于这个的纪录片,工程量之大不亚于长城。在南方也有类似工程,比如灵渠。打仗、修工程还有驻军,老百姓自然不堪其苦。

  其三,大兴土木。阿房宫被人骂了两千年,不过考古发掘告诉我们骂错了,阿房宫只建了一个夯土台基。但是,秦帝国大兴土木绝对不假。别的不说,就看秦始皇陵吧。当真是老子天下第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外,还有被项羽一把火烧了的咸阳宫,据说是将六国宫殿尽聚于其中。当然,还有专供秦始皇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之用的驰道。搞这么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起今日的4万亿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是市场化运作,那倒或许能拉动内需。但是那年月是无偿剥削,官吏们鞭子一挥,给我干活去。你敢不去吗?别忘了第一条暴政,小心全家人头落地。

  说秦暴政,后两条特别是最后一条,才真是暴得无以复加。注意,秦在统一天下之前,从没这么做过,也没有任何一个政权如此密集地动用人力。所以,说秦是暴秦,没有说错。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秦何以要暴?有网友早就提出这个问题了。他说:“秦为什么要暴?难道秦朝的君臣是天生的虐待狂,不虐待别人就不舒服?”显然不是这么回事。
  暴政,暴政,顾名思义,是暴虐的政策。为什么实施这样的政策,就得进行政策分析来解答了。政策分析中有一个方法,老马之一派谓之阶级分析法,西方谓之利益集团分析法。其实差不多。一个政策的出台,背后一定有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远的不说,就说燃油税吧,不是有利益集团的反对,怎么会一拖十几年?扯远了,回到秦帝国这里,秦帝国由什么人统治?或者说,在秦帝国的统治阶层中有哪些政治势力?搞清这个问题,我们自然明白秦何以暴了。

  在中华帝制之下,帝国统治阶层中有七大政治力量,分别是皇帝、皇族(不含皇帝)、后族(皇帝的老婆及其亲属)、宦官、军功阶层、地方豪族和知识分子。这些政治力量各自有什么特点,我们最后作总结的时候再谈,这里只是摆出来,不多讲。
  单就秦帝国来讲,我们看到在秦始皇时代,势力最大的是皇帝,然后是以蒙氏和王氏为代表的军功阶层和以李斯和诸博士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宦官(赵高等)和宗室(扶苏等)力量比较弱,被打击得比较厉害的是地方豪族,也就是原六国的贵族,而后族几乎没有被提到。
  由这个权力结构我们就可看出,政策的来源主要体现了皇帝、军功阶层和知识分子(特别是其中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知识分子)的利益和诉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