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宿命--从秦到清》
第2节

作者: franklin970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人要问,为什么是这三股力量当权?在任何一个帝国的初创期,皇帝、军功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谋士)都是主要政治力量(只有这三股力量合而为一才会开创新的帝国),之后会进行一系列调整。
  皇帝的诉求因人而异。秦始皇好大喜功,征服欲很强。于是自然要推行对外扩张和扩建宫室的政策,而他本人又比较认同法家思想,严刑峻法自然也不在话下。
  军功阶层的政治资本来源于军事成就,是好战分子。对外扩张正合他们的胃口,不但不会阻挠这一政策的出台,而且还会积极鼓动。

  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知识分子,不讲仁政,只讲刑法。是严酷刑罚的主要推动者。知识分子中的儒家学派是反对这么做的,但是李斯厉害的政治手腕是他们所没有的。结果是在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书被焚,人被坑。
  大家现在明白了吧,当权的三大政治势力都是偏暴政的,没有制约力量或者制约力量很弱(儒生加上扶苏),暴政自然会推行下去。
  接下来我们谈第三个问题,暴政如何亡秦?
  有人说,这还不简单?有压迫就有反抗,压迫得很了,反抗自然就大了,暴政推行的结果,当然是亡国了。前头有位兄弟说得好:“太宗皇帝曰过,老百姓呀就像水,可以托着国家这条破船跑,你非要乱搞把他搅浑了,他就让你翻船!所以说啊,这坐天下说难其实不难,关键就是要与民休息,少动用民力多给予一些关怀,不要把自己搞到老百姓的对立面就行了!谁也不是天生就长着一张造反脸的,关键是国家得让人能活下去!”

  是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秦始皇活着的时候,秦帝国没有崩溃呢?难道仅因为他运气好,死得早?不能这么说,如果秦始皇没有早死,农民起义能不能成功是一个问题,秦始皇自身会不会反省(汉武帝就及时反省了)又是一个问题。秦帝国会不会速亡,是不确定的。
  还是前面的那个比喻,人民是水,政府是船。不过要注意的是,有的船遇到很大的浪,它也不沉,比如万吨级远洋巨轮;而有的船,一点儿小浪就翻掉了。前者,是秦始皇统治下的政府,而后者是二世统治下的政府。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大不相同。
  前面讲了,秦始皇统治之下的秦帝国,主要政治力量有三股,皇帝、军功阶层和知识分子(后期主要是法家知识分子)。这样的权力结构,是推行暴政,但是也具有镇压人民的强大力量,也就是说,在这里暴政没有变成乱政。好比一个高压锅,里面压力很大,但是锅却很结实。终秦始皇一生,大秦帝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反抗活动。
  然而,这口结实的锅在秦始皇死时出了问题。我们前面讲过,每一个帝国开始是都是皇帝、军功阶层和知识分子三股力量当权,以后会有调整。皇帝的更迭就是一次重大调整。首先,是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偏好。比如,扶苏就和始皇政见不同。其次,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换了,其他所有的政治力量都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那么,秦始皇死后,秦帝国的统治阶层中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呢?

  第一,皇帝的力量大大削弱。无论你喜不喜欢他,都不能否认秦始皇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是知人善任的,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和丰富政治经验的。而二世则是个少不经事的顽童,没有成熟的政治主张。
  第二,军功阶层的力量大大削弱。主要表现一是蒙氏全族被屠杀,军功阶层人人自危。其二,在起义军四起的时候,中央却对军事将领极不信任,大加斥责。
  第三,知识分子阶层的力量也大大削弱。儒家知识分子的力量在秦始皇后期就受到打击,不过当时取代他们的是法家知识分子,也算是知识分子内部的权力调整,由儒法并用到法家独大。而到了二世时,法家知识分子也混不下去了,代表人物李斯被杀,宣告了知识分子阶层退出秦帝国的政权。
  第四,皇族势力的削弱。由于二世是非正常继位,于是对可能威胁自己皇位的兄弟大开杀戒,皇族内部人心惶惶,谁也不敢乱说乱动。
  第五,宦官势力急剧膨胀,赵高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而赵高本人有政治能力吗?有一点儿,但很不够。多的是阴谋手段,少的是治国方略。

  所以,综合上面的一系列变化,我们发现,四个下降,一个上升,总的治国能力是大幅下降。这样一来,秦始皇时代保持的高压状态下的平衡关系因为统治阶层实力的下降而被打破了。浪有增无减,而船却变得又小又破,不翻才怪呢。
  最后,作一个总结,秦帝国之所以迅速灭亡,施行暴政只是一方面原因,另一个方面在于政权内部在调整过程中出了问题,权力集中到最不应该掌权的宦官手中。说他们最不应掌权绝不是因为他们没有XX,而是因为他们是治国能力最低的集团。
  顺便说一句这种初次调整的阵痛在所有后来的大一统帝国中大多存在。而调整的成功与否则关系极大。我曾统计过,在天下统一之后,要么在五十年之内灭亡(初次调整失败),要么统治超过100年,而且多数在50-100年间出现太平盛世。
  继秦而起的是刘邦创立的西汉。我前面讲过,一个帝国的创立,必须有皇帝、军功阶层和知识分子三股力量结合。刘邦之所以能赢项羽,正是因为他与以韩信为代表的军功阶层和以萧何、张良、陈平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结合得好。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在此不多说了。我们将重点放在怎么巩固这个初创的帝国上来。
  这里,关键是调整三大关系。其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其二,统治者内部的关系;其三,本国和外国的关系。
  具体内容,以后再说。

  本文不是专门来谈秦帝国兴亡的,所以一些问题没有详细谈。放下秦不管,再说西汉。
  刘邦说老实话,不怎么讨人喜欢,但是政治水平是有的。面对新创的大汉帝国,怎么巩固它,怎么处理我前面讲的三大关系,他大伤脑筋。
  先看第一个关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
  这个关系是好调整的。一句话,休养生息。详细一点就是: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 ,释放奴婢,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解放生产力,“兵皆罢归家” “以功劳行田宅”让士兵复员归家,给予他们土地及住宅,使他们从事生产劳作,迅速恢复提高国民经济。同时鼓励生育,扩大劳动力。

  为什么能这么调整呢?其一,统治者本身欲望不强。大家想想当时的统治者是些什么人。刘邦,地痞流氓;樊哙,杀狗的;韩信,没落贵族,属无业游民;萧何,小官吏;周勃,吹鼓手……唯一一个例外就是张良,爷爷和父亲都是韩国大官,但也受过穷。这些人有一个什么特点呢?原来都不是大富大贵之人,不知道怎么享受奢华。就好比一个成天坐公交车上班的人,现在突然有了一量奔驰接送,会很满足,他绝对不会想再弄一架私人直升机。其二,现实需要休养生息。秦代已经紧到极点了,油水已经没有了,榨干了,谁都看得出来,不松下来是不行的。其三,秦帝国崩溃的教训太深刻了。这些从被统治者转变而来的统治者心里清楚得很。这么调整有用吗?有。中国的老百姓真是太好对付了。剥削轻一点,就感恩戴德。此后历代都是这么调整,无一例外。

  相对于第一个关系,第二个就要复杂得多了。刘邦还是从秦帝国那儿吸取教训。
  首先是大大增强了皇族的势力,广封诸侯王,将子侄都封为王,而且是实封,有大片的封地。同时又约定,“非刘姓不得王”,也就是从制度上巩固了刘姓宗室的地位。
  第二,有针对性地削弱了军功阶层的势力。主要是针对非嫡系的军事将领(对背叛和可能背叛者)实施清除,比如韩信、彭越等人。
  第三,增强知识分子特别是儒生的力量。前 196 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这是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这样一系列调整,汉帝国在刘邦的手底下形成了,以皇帝为中心,皇族、军事将领和知识分子为支柱的权力结构。

  但是,调整还没完。刘邦死后,另外一支力量迅速崛起。哪支力量呢?后族。吕后死后,吕氏后族在另外三支力量的联合打击下失败。好像又回到了刘邦时代,但是,不一样。这个时候,皇族的力量开始大得有威胁,又得再调整。直到汉武帝时,调整才算是结束。最后调整的结果是什么呢?皇帝为中心,知识分子、后族为两翼。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汉代兴起过程中除皇帝以外各势力消长的整个轨迹。皇族,主旋律是由强而弱,先是被吕氏打压,然后有了削藩,再就是推恩令的实行。军事将领由强而弱,从韩信到周亚夫,被杀的太多。有人会说,那后来卫青、霍去病等人不也势力很大吗?这就是西汉中后期的一个特点,即后族拿握了兵权,他们之所以能够掌兵,不完全是打仗打得好,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后族主旋律是由弱而强,从吕氏开始,然后窦氏、田蚡,再到卫青、霍去病、霍光。此外,知识分子是稳中有升,始终在朝庭中占有一席之地;宦官一直不受重用;地方豪族一直受打压,从刘邦开始,就不断被强制迁居。

  这样的调整成功吗?很成功。西汉从文景之治开始,越来越强大,就是明证。为什么会成功呢?以后再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