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打谁,后打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问题。宋太祖和周世宗采用了不同的战略。周世宗,大家都知道,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皇帝。当时,他也是要一统天下的。他手下大臣王朴建议采用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周世宗最初是采纳了这一建议,对后蜀和南唐发动了进攻。但是,周世宗在执行这个战略时并不彻底。他伐蜀,夺取了秦(今甘肃秦安北)、阶(今武都东)、成(今成县)、凤(今陕西凤县)四州,但并没有直捣后蜀的老巢,一举灭蜀。他伐南唐,夺取了江北的大片领土,但也没有渡江灭南唐。他在取得了南征的一系列重大胜利之后,中止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掉转枪头,与北方的辽国干上了。宋太祖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北边,对北部的辽国、北汉,宋帝国是以防为主,不轻易挑起战端(其间,也曾有一次想趁北汉皇帝去世之机灭掉北汉,但没有成功)。主要精力放在南征上。从公元963年到976年,宋太祖先后灭掉了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宋太宗继位后,又迫使闽越和吴越献出国土归降。直到这时,宋帝国才将矛头指向北汉。
对宋太祖的这个战略,有些人是很有意见的。比如白盾先生就说:“他(指宋太祖)和柴荣不同的是没有把与辽国争衡,恢复石敬瑭出卖的燕云十六州作为首要战略目标,而是着手削平南方的割据小国,表现出一种勇于对内而怯于对外的弱点。”进一步地,就会说燕云十六州的无法收复,给游牧民族南侵打开了方便之门。我觉得这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其一,避实击虚,是一种高明的战略。当时以北宋的实力,能够一举灭辽吗?以西汉武帝时期如此之强大,和匈奴连年征战的结果也不过是个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其实是两败俱伤。就北宋当时那些底子,和辽国争衡,其最好的结果恐怕也就是打个平手。其二,地理形势固然重要,但不要忘记吴起当年曾说过的一句话:“在德不在险。”而事实上,北宋对燕云十六州可以说是志在必得,从赵匡胤兄弟一直到宋徽宗,一直就没忘过这点儿事。早在宋太祖灭掉后蜀之时,北宋就建立了专门为夺回燕云十六州的仓库,称之为“封桩”。宋太祖说:“石晋割幽燕以赂契丹,使一方独陷外境,联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四五百万,遣使谋于彼,傥肯以地归我,则以此酬之,不然我以二十匹绢购一胡人首,彼精兵不过十万,止费二百万匹绢,则虏尽矣!”太宗时期,更是几次大举伐辽,双方打得热火朝天。直到徽宗时,辽国对北宋已经完全没有威胁可言,而北宋的决策层却还不忘夺回幽燕,下了一手联金灭辽的臭棋。结果,燕云十六州没夺回来,反而引狼入室。这些是后话,暂时不提。
有人对于先南后北的战略持反对意见,而也有人对于灭北汉持反对意见。台湾著名的历史学家陈致平先生就说:“许多军政上的措施,宋太宗与太祖也有很大的出入。譬如宋太祖的国防政策是于西北保留北汉,屯置重兵,而不轻启边衅,一方面从事积蓄,储备国力,以守为攻。太宗即位后首置内藏库,将封桩库归入内藏,不另行储备。继之大举北伐,倾全国之力,将北汉灭掉。又继之讨伐契丹,而有高梁河之败。从此契丹入寇不已,西北方夏人的边衅又起,国力未充而外患频仍。国家方臻统一,已开始了竭蹶的现象。”甚至说:“北汉虽平,海内虽然统一,但宋人从此与契丹接壤,北方之边患乃起。”竟将宋灭北汉之役当作宋帝国北部边疆外患的开端。我个人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其一,统一天下是巩固政权的必要措施。北汉并不是一个边陲小国,其所在地的核心是太原。既然北汉是辽国的保护国,那么辽军就完全可能借道从太原出兵伐宋。如果是这样,那么洛阳、开封、长安、邯郸、大名府等重镇都是近在咫尺。所以说,北汉就像一根毒刺一样钉在宋帝国的胸膛上。威胁太大,非除掉不可。在宋太祖时,不是不想除掉这根毒刺,是能力不足。他几次围攻太原,都没能攻下。到宋太宗时,国力进一步增强,所以才能一举灭北汉。其二,灭北汉与宋辽大规模开战是两回事。辽宋之间的大规模作战,应该是北宋试图夺回幽燕之地的结果。当宋太宗大举伐北汉时,辽国确实出动了军队进行救援,被宋将郭进击败。但是,这次救援行动,应该说与以往的历次宋辽交兵并无区别。宋太祖伐北汉时,辽国也曾出动军队前来帮自己的小兄弟,结果也是被击退。而此后,双方并没有大打出手。为什么这一次宋辽之战就一发不可收拾呢?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是宋太宗得陇望蜀,得寸进尺,想一鼓作气收复整个幽燕地区。这个举动与灭北汉不同,它侵犯了辽国的核心利益。我们试想,如果宋太宗在灭掉北汉之后,不是大举伐辽,而是派使臣与辽国展开谈判,划定两国边界,那么整个局面可能就大不一样了。是否能够像宋太祖所想像的那样,以金钱把幽燕地区买回来,那倒不一定,但是,至少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和平的局面。
在此,顺便说一个观点。很多人都对汉唐鼎盛时期中国对外征伐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特别崇尚那些所谓“赫赫武功”。这个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必须区分这些对外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不能因为胜利者是我们,而就自豪。比如,公元89年,窦宪率大军伐北匈奴,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并在燕然山上刻立石碑记载这次功绩。对此,柏杨先生评价道:“窦宪攻击北匈奴汗国这次战役,胜利果实,可称空前。班固的‘燕然勒石’,从此成为典故,流传两千年而景象仍新。窦宪又固然是皇亲国戚,因然是个坏胚,但在这件事上,他对国家确有重要的贡献。是非功过,理应分明,窦宪做出应受歌颂的事时,我们由衷歌颂。”然而,正如当时很多大臣所说,北匈奴早已没有侵犯汉朝边关,这所谓“重要的贡献”其实是对北匈奴赤祼祼的侵略。既然我们不希望被侵略,我们又怎么能对侵略别人感到自豪并加以歌颂呢?回到宋辽之间,即使幽燕地区是北方的一道重要屏障,但宋帝国为什么一定要用战争来夺取呢?或者,既然夺取幽燕地区是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那么为什么不能通过与辽帝国进行和谈而达到这一目的呢?事实上,虽然辽帝国始终控制着幽燕地区,但在澶渊之盟后直至北宋末年,辽国都没有大规模入侵中原。所以说,对外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而非上策,如果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达到目的,那么应该优先用外交手段。
第二,削弱各级官僚的权力。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说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或者皇权。但我个人认为,与其说是加强了中央集权或皇权,还不如说是削弱了除皇帝以外所有政府成员的权力。采用的方式很简单,一是分解职权,二是削弱实力。
我们先谈第一个,分解职权。怎么分解法呢?一是从管辖的地域范围上分解,收取州治。过去一个节度使往往统辖几个州,将辖区内的军事、行政、财政、司法等大权集于一身。宋太祖下诏各节度使除了直辖的州郡之外,所领其他的郡一律由中央派官员治理。
二是从管理职责上分解,增设官员。如果说前面的收取州治,只是针对节度使,那么增设官员则不仅是针对地方大员,而是对所有政府官员进行了分权。比方说,整个政府的权力如果说是一百的话,那么,当政府有一百个官员的时候,平均每个官员手上的权力就是一,而当两百个官员的时候,每个官员手上的权力就只有二分之一了。所以,这个分权的办法,效果非常明显。皇帝很满意,于是加以推广。在中央,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并把五代时期临时性的枢密使和三司使等官职变成永久性的。在地方上,增设了路这一级,设了转运使、提点刑狱等官,州府设置通判一职,管理军民政事,一切事务都可以不经州郡长官直接向中央汇报。不但如此,宋帝国还创造性地造出了一个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也就是说,有官衔不一定有职务,有官衔的人多,真正办事的人少。等于说给官僚集团搞了一个替补阵容,上场比赛的只是部分队员,还有一大帮替补在下面坐着呢。这官员一多,每个官员个人的力量就很有限了,而且官员内部的竞争就非常激烈了,皇权也就巩固了。没上场的,争着有上场的机会;上场的不但想往上爬,还得提防着别被人替换下来。一来大家都忙着相互竞争呢。二来这么多人相互监督,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谁还有心思打皇帝的主意?这一招效果真是好,再加上官僚制度本身的缺陷(这个我们还是留到最后再说),于是这种状况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宋初内外官员只有三五千员,到宋真宗景德年间,也就是公元1004年到1007年政府官员就已有1万多人了。又过了五十年,到宋仁宗皇祐年间,即公元1049年到1054年,政府官员的人数又翻了一番,达到了2万多人。
这是分解官员的职权。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每个官员手中的权力都不会特别大,而且还相互牵制,因此就不足以威胁皇权。但是对于高层军官的军事指挥权而言,光分解还不行,万一他们勾结起来怎么办?所以,还得削弱其实力。怎么个削弱法呢?一个是用不合适的人。再一个就是不给所需的客观条件。怎么说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