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党虽在大选中获议席最多,但仍未过半数,因而必须与其他政党联合才能顺利执政。经协商,社会党、民主党、国民协同党组成联合政府,由社会党总裁片山哲出任首相。遗憾的是,受麦帅欢迎的基督徒片山哲因党派之争而于1948年2月10日辞职,任期不到10个月。而接任首相的民主党党首芦田均也因腐败问题在同年10月7日垮台。
这期间,日本各政党因派系之争分分合合频繁变动,进入了政党政治的“战国时代”。
吉田茂在这一阶段的党内斗争中也受到了一次有惊无险的逼宫考验。
1948年3月吉田所在的自由党与部分退出民主党的币原派成员重组成民主自由党,吉田正式当选为民自党总裁。作为在野第一大党的领袖,吉田按宪制常规积极准备重掌政权。
但重组后的民自党内部却在民政局凯蒂斯上校一手策划下,发生了一次党内权力之争。
以惠特尼、凯蒂斯为首的盟总民政局,对“超保守派”吉田茂十分厌恶和反感。吉田辞任首相后,民自党副干事长山口喜久一郎曾就民自党组阁问题拜访凯蒂斯。山口返回后,立即向议员和记者团发表谈话,宣称:凯蒂斯上校暗示过我,不喜欢吉田组阁,愿意看到以民自党干事长山崎猛为首相的全国各政党的联合内阁。
山口的谈话犹如巨石落水,一时间日本政界尤其是吉田所在的民自党内部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山崎猛是民自党的干事长,曾出任过众议院院长,是党内实力派人物,在他周围有相当多的拥护者。山口带回来的信息,让这些人异常兴奋。山崎四处活动,同民主党、社会党磋商联合内阁事宜,甚至连联合内阁成员名单都已拟定完成。,
10月初的一天,山口、星岛、广川、小泽等民自党干部,一起来到吉田府邸,向吉田逼宫:“日本是战败国,现处于总司令部的占领下。总司令部指示不要吉田民自党的内阁,让山崎当首相来组织全国政党的联合内阁,这是不可抗拒的。您应当辞掉总裁职务,让山崎当总裁并提名他当首相。”
吉田茂虽已担任党的总裁两年多,但他平时架子甚大,不喜结交,连许多党内议员的姓名、长相都记不住;同时又缺乏政治经验,不注意培植自己的势力,因而面对山崎派诸多人士咄咄逼人的态势,方寸已乱,不得不接受了要其辞职的要求。
第二天上午10时,民自党在东京召开总务会议,20名在京的总务参加。按照前一天的约定,吉田将在此次会上发表辞职声明。
开会的时间到了,但会议的主角吉田茂还未出现。
一个小时后,脸色苍白、神情沮丧的吉田才姗姗而来。
民自党总务会长斋藤隆夫主持会议,并按照事先拟定的议程指名让山崎派人士星岛发言。星岛介绍完事情原委后,以十分肯定地口气说道:“如果吉田总裁辞职,应让干事长山崎出任总裁并提名他为首相进行组阁。”
在这关键时刻,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民自党内最年轻的末席总务、30岁的新议员田中角荣举手请求讲话:“会长,我要求发言。”
藤隆夫本不赞成吉田辞职,因此希望有人能在会上节外生枝。见田中要求发言便立即同意。初入政坛的田中并不十分了解党内派系斗争的内幕,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发表见解:
“无论怎么说,日本虽说是一个战败国,但美国干涉日本内政是不行的,绝对不行…我首先要质问吉田先生,您是资深的外交官,所以我才请教您,您认为美国指示我们让这位可以当首相,那一位不可以当首相,是不是干涉内政?”
田中的诘问语惊四座,实际上是对山崎派人士最有效的反击,也给吉田提供了反击的最好武器。
星岛、山口等山崎派人士毫无准备,一时哑口无言。吉田则陡然勇气大增,开始绝地反击。
吉田回答:“美国人绝对不能干涉日本的内政。”“我的话也许有点粗俗:老太爷不行,让老婆出马,这是个不能成功的搞法,我不同意。如果认为我不行,那就痛痛快快,自由党情愿下台,请社会舆论批评好啦。”
吉田态度强硬之后,会场的形势霎时发生逆转。
尾崎末吉、稻田直道等吉田派人土十分坚定地说:“吉田任首相,这是宪政的常规,不容改变!”
形势开始明显有利于吉田茂,山崎派人士也实在拿不出更好的理由来反对吉田出任首相,只好表示赞同吉田、田中等人的意见。
功亏一篑,“逼宫”流产了!
第二天,即10月8日,吉田在参众两院议员总会上,再次重申了自己将出任首相的决心和理由,他说:“处此政变之下,比取得政权还重要的是,我党应该具有为树立民主政治而示范的觉悟。对于违反民主政治精神的流言蜚语,希望全党一致以坚持坚决的态度应付。”
10月9日,吉田前去拜访麦克阿瑟。麦帅问道:“想再当首相吗?”吉田答道:“当然想当了!”麦帅拍拍吉田的肩膀,道:“那就堂堂正正地干吧!”
有了麦帅的允诺,民自党内的纷争云消雾散,吉田就任首相之事已无大的阻力。
而从人们的心理来说,社会舆论也明显对吉田表示同情,因为利用占领军的影响来干涉日本内政,在当时很容易引起被占领国国民反感。
1948年10月15日,众议院在首相提名选举中,吉田获选。19日,第二届吉田内阁成立,被赶下台17个月之后,矮老头吉田茂重回总理大臣宝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