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班后,辛得志和轩晓雅在饭店吃完饭,便各自回自己的家了。因为辛得志的老伴明天又回来了,他需要一个人静歇一下,没有让轩陪他。到家后,他坐在在电脑桌前打开电脑,由于想到了曾经听说过的一个事件,他开始写了下面的随笔:
建筑业的挂靠早已习以为常了,当初干活的人想挣钱,没有资质,托人找到合法的企业帮忙,宁愿牺牲点管理费也要干活,挣钱的欲望高于一切。那时人还挺守信的,还知道何为情意,和企业相处融洽,互通有无,互利共赢。随着时代进步,人的世界观转变了,友善的心境被邪恶所取代,一本正经的颜面后掩饰着一副变色龙的嘴脸,惯常阿谀奉承。有钱了本应视野更宽阔,心胸更豁达,岂不知受利益的驱动,变得鼠目寸光了,心术不正了,挂靠其实是单位帮了干活人的忙,感谢就不说了,但是怎么着也不至于要反踹一脚啊,干完活关系立马大转弯,恶变成对立面,敌对猛烈,甚至对峙公堂,告你没商量。
还在几年前,单位在开发办公楼小区时,有个姓王的承包了一栋多层住宅楼,一年后交工,工程尾款剩的不多,单位答应缓缓再说,给他做了结算手续,结果姓王的竟然翻脸了,一纸诉状把单位告上法庭,证据是他拿出了一份内部承包管理协议,开庭后单位以败诉收场,并被判约定期限,近期内结清工程余款。按理姓王的和企业是可以做朋友的,毕竟是企业给了他挣钱的机会,当角色变换了之后,他竟然成了潜伏的敌人,而且是要致企业于死地的冷面劲敌,不打败企业绝不罢休。姓王的行为远远超出了个人任性的范畴。项目启动之初是完美的,到头来友好合作的互补关系破裂了,虽然单位没有遭受什么损失,但名誉受损了,而且违规在先,连话语权都没有了,只好忍气吞声地服从败诉裁定。这件事使企业蒙受了耻辱,公司老总每次提及到此事都气愤填膺,怒不可谒。
然而这个错误还在延续,只是没有到反目为仇的时候,一旦对簿公堂,输的还会是企业。挂靠现象仍在蔓延,《建筑法》已把挂靠定性为违法,然而都在违法的影子**面地运行着,表面是合法的。
那么,想知道姓王的胜诉的依据是什么吗,下面就为此做个揭晓:
1、签订内部承包管理协议主体错误,只有企业员工才符合对等条件;2、姓王的非本企业职工,系自由人,没有资格承包工程项目施工;3、《建筑法》规定做工程的管理人应是企业在册管理人员,而姓王的不是,也没有企业社保和医保统筹;4、作为没有资质的人是不可以承接工程的,如果以企业名义承担施工任务则是挂靠,违法。5、施工期间,工程款由单位直接给付姓王的,相关手续已验证挂靠事实的成立,违法无异。
上述几条内容注定了企业的违规做法不会得到法院的维权和支持,公正的砝码自然要偏向姓王的,尽管他也属违法,但他所完成的工作是事实存在,企业付钱给他也是应该的。顶多法院是只打不罚罢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泰恒军民共用机场施工按计划平稳进行,未发生任何预料之外的事情,机场当局也很满意,投资方资金按期拨付,施工单位也依程序有序发放。他布置的回头看工作理顺完毕,未发生违规操作问题。艺术学校接层于几日前开始施工,承包人工作热情高、态度正,得到学校和监理的好评。
受章驰远指令,辛得志协助起草企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准备在建企十周年庆祝大会上予以公布,另外章总还有重大事情要宣布,除了轩晓雅,事先他没有跟其他人透露任何风声,因为作为董事长有直接任命权无需董事会商议。然而这个内情没有逃过轩的眼力,那天章驰远说到了他想省点心,只作他的董事长,经营的事想交出去。聪慧的轩晓雅已经探明了,不久辛得志将走马上任。
关于这件事,轩晓雅表现出超凡的深沉,没有露话出去,她记得跟他曾打过赌,她要看到他惊喜的样子。的确,轩晓雅感到非他莫属地会升任总经理,从战略的意义上,辛得志的经营理念和思想具有不俗的前瞻性和非凡的管理才能,在他的领导下,企业必定迎来新的春天,腾飞的速度也会是史无前例的。
辛夫人来了之后,她每天做全职太太之外还做股票操作买卖,一天到晚显得很忙。经过自己不断买进卖出,技法大有长进,基本做到了理智操纵。虽然也有短期被套,就总体效益评估,她的收入不菲。辛得志每天从工地下班,直接回家,有好久不曾和轩幽会了。即便是他们也常见面,彼此都心照不宣地相敬如宾,轩也没再提出要和他亲近的想法。
三个月后章驰远把辛得志找到他的办公室,告诉他轩晓雅因父母要回老家拜祖需要陪他们回去,她不在期间她的工作可交由盛凯悦担下,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只能让他多费心了。对此辛得志没有多想,爽快地说,没问题,工地已进入常规施工阶段,额外的事少多了,他会组织好的,请老总放心好了。
从章驰远跟他说了轩晓雅请假的事之后,她便从辛得志的视线中消失了,不知道去了哪里,手机也关了,甚至走时也没有跟他道别,好像他们是陌路的两个人,不曾有过情缘的交往。也许是工程进入紧张的节点上,他无暇多想,整天他的心里都是装的工程事务。
这天晚饭,夫人包的饺子,是辛得志喜欢吃的芹菜馅的,女儿乖僻地也要喝点酒,家里什么酒都有,跟她说想喝什么就自己拿去。她说要尝尝蓝莓汁酿的色酒,她要父亲陪她喝,辛得志拗不过女儿只好应了她。平时他在家是不喝酒的,工作中酒局不断,都喝够了,就想让胃肠舒坦舒坦。夫人做了几个菜,饺子也出锅了,连菜带饺子,正好饺子酒。女儿曼惠孝敬地给他斟了一杯,她说,“我先敬你!”
日期:2019-08-06 18:44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