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真相——隐埋在『水浒传』中的几条暗线》
第8节作者:
方律师 大家看出问题了吗?假如宋太公此时真的已经去世,那么即使宋清不打算戴孝三年,至少也该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披麻戴孝。从时间来看,宋江在清风寨被捕的时间发生在元宵节,也就是正月十五,之后经历的一系列变故,在时间上应该不会超过三十天。至于宋太公去世的时间,在书信上写的是“于今年正月初头因病身故”,而石勇前往宋家的时间,自然会早于他与宋江相遇的时间。也就是说,当石勇抵达宋家时,时间肯定还在“断七”之内,宋家上下应该当初都是办丧事的场面,宋清也该以披麻戴孝的形象示人。在这种情况下,石勇没有任何理由不知道宋太公去世的消息,而不是仅仅回答一句“不曾得见太公”。
所以说,无论石勇真的来自于宋清那里还是受到晁盖集团的派遣,这样一个天大漏洞的存在,都应该引起宋江的怀疑,至少也该多问石勇几句,打听一下家里的丧事场面。但宋江却根本没有追究这个疑点,而是马上赶回家中。对于这种现象,只存在着唯一的一种解释:这封家书根本就是宋江找人伪造的。所以他才不会针对疑点提出问题,至于回到郓城县之后,他和家人聚首之后编造出了宋太公要求宋清写信催宋江回来的谎言,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宋江为什么要伪造这样一封家书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想上梁山!
在分析宋江为什么不想上梁山的原因之下,不妨先让我们来假设一下,假如当时宋江率领一干人等齐上梁山之后,那么晁盖集团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如果我是吴用的话,会用以下手段来对付宋江等人:
一、以盛大仪式欢迎宋江,摆出一幅热烈欢迎恩公的姿态,以争取到舆论的支持;
二、在山寨内部秘密宣布,由于宋江等新成员的加入,原先头领、喽罗的待遇被迫有所削减,从而以“僧多粥少”的情况,激起山寨原成员对于外来势力的不满;
三、在表现出对于宋江高度敬重态度的同时,暗地里指示山寨头领与新上山的头领发生点摩擦,比如林冲找秦明比武、或者阮氏兄弟把花荣推到河里等等;
四、在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在山寨内部形成族群对立的效果之后,正式开始行动:首先,利用王英好色的特点,故意为他制造调戏晁盖家女眷的机会,要是王英不上钩,那么索性直接栽赃给他,无非就是撕烂几件衣服、弄脏一条床单的事情;其次,随着王英有可能受到严惩,与他同样来自于清风山的头领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这样就可以把郑天寿和燕顺也拖下水;其三,对于同行者在梁山遭遇愿望的情况,“霹雳火”怎么可能视若无睹,而只要秦明也介入其中,那么黄信和花荣也就势必卷入到争斗之中,最后形成新成员与老成员之间的一场大火并。
五、在这样一场大火并中,晁盖方面具有绝对性的优势。首先从山寨头领的人数上,他们稍稍多于包括宋江在内的这些新头领。至于军队的人数,根据书中的记载是“三五千”对“三五百”,旧势力具有10倍的优势。所以只要火并发生,那么获胜的肯定是晁盖一方。
六、作为新头领们之中的领袖,宋江本人或许并没有太多把柄可以被抓到。但是在一场混战中,“或许”就会有些冷箭、毒镖什么的击中“倒霉”的宋江。在那之后,晁盖、吴用等人无非也就是哭上几嗓子、大办丧事以表示对于恩公的哀悼而已。
当然,如果上述这些情况真的出现,外界或许也会对这次火并以及宋江之死提出些质疑。可对于晁盖来说,毕竟此举一举将宋江的势力彻底歼灭,就算付出一点名声上的损失也值得;更何况,只要把几个关键人物尽数干掉,外界又怎么可能知道火并的真相?到时候完全可以由晁盖、吴用他们自由解释。
正是由于看到了这些危险的存在,考虑到目前上山的势力还不足以在梁山上压倒晁盖,所以宋江才决定暂时不上梁山,并且故意伪造了一封可以让自己脱身的家书。但是,难道只要宋江不上山,刚才假设的那场大火并就不会发生吗?
是的,只要宋江不在,来自清风山的这些头领们就是安全的。在行军打仗时,总是要强调两军互为犄角之势、强调奇正结合。那么宋江与大队人马分开,也就形成了一种互相呼应的效果。当然,晁盖他们还是可以在山上对这些新头领下手,可问题是,由于宋江还流落于外,即使晁盖干掉了这一批成员,宋江仍然有能力招募其他的新成员,从而无法像宋江上山时那样形成“斩草除根”的效果。而且由于宋江在外,一旦获悉花荣等人遭到全歼,那么就可以跳出来以晁盖等人恩公的身份,痛斥对方不讲江湖道义,甚至号召更多绿林同道讨伐梁山。
另一方面,由于花荣等人已经上山,晁盖、吴用等人的行为自然也就受到了牵制,使得他们无法公开地、大规模地对宋江采取行动。由此可见,宋江与大队人马分离的结果,造成了双方之间形成了犄角之势,从而同时确保双方都是安全的,这正是宋江考虑深远的地方。当然,宋江当时恐怕还漏算了一个上山的风险,关于这一点会在后面的段落中予以说明。
根据宋江的原计划,在回到郓城县之后,应该稍作停顿之后就会重新出发,继续前往各地吸收高俅势力的各地的人马,然后在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上梁山,届时可以在山上形成压倒晁盖势力的优势,自然也就不怕对方再玩什么大火并之类的诡计。
但接下来出现的情况,显然超出了宋江原先的计划,他在郓城县居然被捕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因为,在前往梁山的那批新头领中,其实有晁盖派来的卧底!
十六
宋江之所以敢于在被通缉的情况下回到老家,显然是相信该地区仍然在高俅势力范围的控制下,尤其只要朱仝还在,那么即使官府采取抓捕动作,宋江也有机会事先获悉、并且顺利脱身。但是当他回到家里时,却听说了朱仝还有雷横这两个熟人都被派遣出差的消息,同时县里面换了两个姓赵的新都头。而且就在他到家不久之后,两位赵都头就尾随而至,成功将其逮捕。这些情况的出现,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晁盖集团或者说蔡京势力事先知道了宋江即将回家的消息,所以提前一步进行布置,利用官场势力将朱仝和雷横支开,换上了听命于蔡京势力的两位赵都头。而当宋江到家时,蔡京势力也事先获悉了他回来的准确时间表,所以赵都头们才会来得那么及时。
可问题是,晁盖他们怎么会知道宋江的计划和行程呢?根据书中的描述,宋江在收到信之后马上回家,然后燕顺和花荣等人拿了宋江的推荐信继续前往梁山,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晁盖他们最早也要到收到信时才会知道宋江回家的消息。
宋江回到家的时候是“申牌”,被捕是一更,之间相距只有三四个时辰。考虑到花荣等大队人马的行进速度应该比宋江单人回家慢,再考虑到梁山与县城之间的路程差距,即使晁盖在获悉之后马上派出信使,恐怕也很难在宋江回家仅仅三四个时辰之后就及时通知赵都头们动手,更不要说在宋江回家几天前就安排好将朱仝和雷横支开的计划了。
所以说,晁盖知道宋江回家计划的时候,绝对不是在收到那封推荐信时,而是早在几天前就已经知道。对此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在随同宋江从清风山前往梁山的那些头领中,根本就有蔡京势力的人。
可以想象的是,在宋江假装遇到石勇、收到报丧信之前,他可能已经与山寨中的部分头领进行过交流,透露了自己将不会马上前往梁山的消息。如果其中有卧底的话,那么此时就可以及时通知晁盖,或者直接向县城那里其他属于蔡京势力的人员下达指令,完成将朱仝和雷横支走的部署。
而在宋江“巧遇”石勇、单人回家之后,这个卧底更是在没有通报晁盖的情况下,直接派人赶往县城通知赵都头们。由于比宋江稍晚出发、写密信过程中可能还会耽误一点时间,假设双方的行进速度都差不多,所以派出去的人比他稍晚一两个时辰到县城很正常(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小学里面可以出道数学题),再加上寻找赵都头、召集捕快的时间,在时间上就和“三四个时辰”非常吻合了。
通过卧底可以知道宋江安排假书信的计划、以及他可以直接派人通知赵都头们而非首先汇报给晁盖的情况来看,此人的身份绝对不是小喽罗,而是具有一定身份的头领。说得更直接一点,这是一个未来会出现在108将名册上的人物。
那么,这个卧底是谁呢?
十七
宋江的被捕,对于高俅集团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要知道,在此前的斗争中,宋江屡屡在与蔡京集团的较量中占据上风,他的地位也从原先县城级别的情报站站长,上升到了整个集团内部的王牌情报员。因此可以想象,围绕着营救宋江的目标,高俅集团肯定也在背地里付出了不少努力。
等等,好像有人在问问题?对了,上一个章节结束的时候,不是在说卧底的事情吗?怎么到了这个新章节,就根本不提了呢?恩,这个问题的确还是应该说一下。
关于这个卧底吧……
他的名字呢……
暂时还不能说!
估计看到这里,已经有不少读者恨不得杀了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的作者了!尤其是那些在前一天章节结束之后努力猜测卧底人选的读者,估计更加会对作者恨之入骨,兴许还会高喊“退票”或者“下课”之类的口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