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不要脸》
第8节

作者: 窑门姜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于自己的一生,司马相如不觉得有什么遗憾,御用文人的终极目标已经达到,自己虽然有意于政治,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让那些政治客们去热闹去吧.关于爱情,他觉得自己也是幸运的,觉得卓文君是老天赐给他的,所以不能辜负卓文君,一个被自己用坑蒙拐骗的手段弄到手的好女人.
  晚年的司马相如把汉武帝给坑了,装病回到了成都,伴君如伴虎,还是留着自己的贱命享受几年天伦之乐吧.
  之三:炒坐版孔融

  提到孔融就会让人想到孔融让梨的故事,据《融家传》记载,孔融兄弟七人,他是小六。在孔融四岁时,每当哥几个在一起吃梨时,哥哥们都拿大的,他却总是拣小的。老爸老妈见了就很是郁闷,就问他为什么总是拣小的,他回答说:“我是小孩,按规矩就该拿小的."老爸老妈听了很高兴,逢人就夸孔融懂事,孔氏家族对孔融"小儿法当取小"的处事标准十分欣赏,并肆意宣扬,还说孔融继承了先祖孔子的遗风,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宽大胸襟,日后必有一番作为.

  《后汉书·本传》称孔融“幼有异才”。是说孔融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就很聪明,经常做出一些令大人们出乎意料的事来.如果说《后汉书·本传》是在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孔融的聪明,那么孔融让梨就是发自内心的愿意.如果《后汉书·本传》是以纪实的写做手法记载孔融,并说他"幼有异才",就有点讽刺的意味,是在质疑孔融让梨的真实性.笔者认为《后汉书·本传》所言的孔融“幼有异才”,是在讽刺孔融,并不是在夸奖他.因为孔融让梨的故事有点做作.

  孔融让梨的时候虽然说"自己年龄要,按照规矩就该拿小的",心里想的却不是这么回事.他是该拿小的,是在抢不过比自己大的哥哥们的前提下拿的小个的梨,还得说是在哥哥让着他的基础上才能拿到最小个的梨,如果他的五位哥哥不懂事,或许,孔融连梨核都看不到。《融家传》记载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在回答父母"为什么拿小个的梨"这个问题时,这样说:“我小儿,法当取小者。”“法当取小者”中的“法”字多翻译为“规矩”,而这个所谓的“规矩”是什么规矩?又是谁定的规矩呢?如果说这个规矩是“谁年龄小小谁就吃小个的梨”,那么,这个规矩不会是孔融的爸妈所定,因为孔融的爸妈对孔融总是吃小个的梨感到奇怪,也就是说孔融的爸妈根本就不知道孔融所说的“谁年龄小谁吃小个的梨”这个规矩。等于说,孔融所说的规矩也不是爸妈教导的,如果孔融的爸妈制订规矩,应该制订“谁年龄小谁吃大个梨”的规矩,进而发扬孔氏家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可见,孔融所谓的“规矩”是哥几个私下里制订的“谁年龄小谁就吃小个的梨”的规矩,或者是孔融自己默认的“抢不过别人,自己就吃小个的梨”的规矩,他抢不过五个哥哥,不默认又能怎么样?告状?一次可以,如果是N次的话就显得自己是恶人先告状了。也就是说,孔融让梨是在无奈之下做出的选择,以退为进,为自己赢得了好名声,得到了爸妈的嘉奖,或许还有比梨更好吃的水果赏给自己呢。

  有一些文化人在分析孔融让梨的时候,总是说孔融是随意拣起的小个的梨,也就是说孔融不怎么爱吃梨,如果他不爱吃梨,却委曲求全地吃着小个的梨,且在爸妈面前说“我年龄小,就该吃小个梨”的话就更显得虚伪和沽名钓誉了。再说,如果孔融的爸妈发现孔融不爱吃梨,为了孔融的发育着想,肯定会买不同的水果给他补充营养,也就不会出现孔融每次和哥哥们吃梨,他总是拣小个的梨吃的现象。更没有“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

  还有的学者认为孔融年龄太小,吃不了大个的梨,所以就拣小个的梨吃。如果是这种情况,他所谓的“我年龄小,就该吃小个的梨”就更有水分了。再者,《后汉书·本传》称孔融“幼有异才”,说明孔融小的时候很聪明,如果他不聪明,后来也不会做高官。一个聪明机灵的家伙会为吃不了大个的梨而犯愁么?他就不会想办法把大个的梨分割来吃么?可见,孔融也并不是因为自己吃不了大个的梨而专挑小个的梨吃,而是在默守成规,所谓的规矩就是他的五哥哥制订的“谁年龄小谁就吃小个的梨”的规矩,或者,是孔融自己默认了的“抢不过别人,自己就吃小个的梨”的规矩,而所谓的“让梨”只不过是小小年纪的孔融为了在爸妈面前表示乖巧以换来更多关爱而耍出来的沽名钓誉的小聪明。四岁的小家伙能这么深的城府,难道不是奇才么?可见,《后汉书·本传》称孔融“幼有异才”不是虚构。

  孔融“沽名钓誉”的手段耍得经典到极至,四岁的他被孔氏家族打造成“让梨”版的美德品牌,四处炫耀,把孔融的牛气冲天冷酷到底的叛逆也给激发出来,他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经常把大人们对自己的夸奖在小伙伴面前炫耀,时不时地就把自己的先祖孔子从坟坑里拽出来唬人,甚至会说孔子经常托梦给自己,并且在梦里给自己讲解《论语》之类的话忽悠小伙伴。但是他觉得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傻乎乎的,怎么看都没有成熟的样儿,觉得和他们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他把目光瞄向了大人们的身上,尤其是老爸孔宙的同僚身上,他觉得那些人所议论的政治主张之类的内容很新鲜,但是却对他们的观点不怎么认可,他想挤到大人堆里去做小大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引起更多人对自己的关注,和小伙伴们耍太没劲,玩就玩大的,他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觉得自己很有大男人味了。是男人就得敢做敢为,不能像娘本儿一样优柔寡断,他伸出粉扑扑的小拳头照着墙壁砸去,蹭破了一块皮,他没当回事。

  十岁那一年,孔融又策划了一套方案,且炒作的十分成功,人气指数突飞猛进。
  当时孔融随父亲来到河南洛阳,听说在洛阳做河南尹的李膺名声极大,就有点气不过,本以为自己是天下名人了,没想到人外有人,坚决得去会会他,他通过老爸孔宙的关系查到了李膺的资料。
  李膺,字元礼,颖川襄城人,出身于东汉时的官僚地主家庭。他个性孤傲,不爱随意与人交往,惟独与同郡人荀淑、陈定为师友。由于他学问高,为人正直,在社会上的名气很大,一般人都以能与他交往为荣。如荀淑的第六子荀爽,因为父亲的关系经常得以拜见李膺,并曾为李膺赶马车,回到家里,逢人便说:“我今天为李君赶过马车了。”自以为荣耀得了不得。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黄河直流到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同阙门,水流湍急。一般的鱼类都登不上去,登上去的鱼,据说就能成龙,故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那时候的东汉人,把攀登李膺的家门,比之为“登龙门”。一般士人一旦为李膺所接待,就身价十倍。

  孔融看完李膺的资料不由得兴奋起来,你李膺不是牛气冲天嘛,好,咱们就较量一下,我倒要看看你家的门是不是龙门,即使是龙门,我这条小龙也能闯进去。
  他觉得自己必须得去会会李膺,这是提高自己知名度的大好机会,李膺接见的全是社会名流,一旦我能够踏进他的门槛,自己也就成了名冠天下的风云人物了,如果顺利的话,或许能借他这块跷跷板的力量跻身于政治场中去,干!
  这小子把自己彻底地包装了一下,单枪匹马地杀向了李膺的府上。到了李膺府的门口,孔融神气十足地吹牛皮,说自己是李膺的通家子弟,并大声呵斥守门人,令他速速禀报李膺。这一招还真管用,李膺听到守门人说有个孩童版的世家旧好拜见自己很是纳闷,自己印象中从来没有这个小人儿,为了不失礼范,就让守门人把孔融带进了客厅,当时还有很多名流在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