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膺见到了十岁的孔融觉得很陌生,一种被骗的感觉涌上心头,碍于自己的身份地位,再加上当时有很多名流在场,只能强压着三脉怒火问孔融,说:“你的爷爷曾经和我有什么交情吗?”孔融对着李膺和在座的名流作了一揖,气定神闲地说:“我的先祖孔子和你的祖先李耳(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德行相等仁义相伴,还互为师友。我和您的关系就不用说了吧。”李膺听了孔融的回答很是吃惊,却装模作样地朝孔融伸出大拇指,在座的名流看到李膺的大拇指,也以行为表示赞同,纷纷鼓起了掌声。 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觉得不以为然,随口说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不怎么聪明。”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见“世说新语”)。 后来的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此话暂且不提。
李膺听了孔融和陈韪的辩论暗暗惊叹孔融的应变能力。 陈韪显然是轻视孔融,认为他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故意出语刁难,意为:你这时年龄小,虽然聪明,也别得意太早了,长大后未必就有出息。孔融巧妙地利用陈韪批评他的话来逆推,使陈韪陷入窘困的境地,这也再一次显示了他的敏捷和机智。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孔融这小子的城府深得可不是一般啊!想到这里,李膺当着在座名流的面夸孔融:“这小家伙不简单啊,将来肯定会有一番作为!”除了陈韪之外的在座名流也跟着李膺随声附和。他们很清楚,以李膺的才华及身份地位,让他夸奖一个人是确实不容易的,更别说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蛋小子,看来孔融这个毛蛋小子要红起来了。孔融也清楚这一点,并知道自己策划好的炒作方案实施成功了。
孔融踏进李膺的“龙门”后一举成名,但是他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陈韪说的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话老在他耳边磨蹭,为了不让陈韪的预测应验,他很是勤奋地读书,并且密切关注政治形势,经常从老爸那里打听政治场上里的小道消息,且都记录在本子上,一有空就琢磨如何利用这些消息来借题发挥,以便再次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可惜好景不长,老爸孔宙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去世,这小子为了成名,狠狠地在老爸出殡的时候作了一场秀。《后汉书·本传》这样记载:
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
是说孔融的父亲死了后,由于他的过分悲痛,在出殡的时候哭得晕了过去,只得让人扶着才能够站起来,州里面的人看到孔融哭成这个样子都说他是大孝子。
而事实上孔融这小子是在搞行为艺术,目的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如果说他借自己父亲出殡玩行为艺术用“孝子”来炒作自己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味道,那么他为了提高自己,大义灭亲却是不讳的事实。
十六岁的时候,孔融又策划成功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这得说一下东汉的党锢之祸。
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桓帝时期,以李膺、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猛烈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迫害活动,并最终使大部分党人禁锢终身,也就是一辈子都不许作官,史称“党锢之祸”。
而被宦官下令通缉的一个叫张俭的人流亡到了孔融的家里,张俭和孔融的哥哥孔褒关系很铁,本来是想在孔褒家躲避的张俭发现只有孔融一个人在家,就不怎么相信他,没说实话,孔融就用“我哥虽然不在家,但是你如果有事可以跟我商量”之类的话来套张俭,没想到张俭还真被他给忽悠了,就把自己的身份和目的说了出来,孔融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张俭的要求,把他给藏了起来。结果却被别人发现,孔融和孔褒以窝藏罪犯的罪名被逮捕,并且要处死。这时的孔融非常勇敢地站出来,打着"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旗帜跟哥哥孔褒争着承担罪责,结果是朝廷把罪责赐给了孔褒,孔褒死后,孔融的名气更高了,<<后汉书·孔融传>>记载说:"融由是显名."
我们不着急给孔融下为了炒作自己而害死亲哥哥的结论.先看一下孔褒的铁哥们张俭的资料.
张俭在汉桓帝执政时任山阳郡东部督邮,一个叫侯览的宦官家在山阳郡,他的家属仗着侯览的权势在当地作恶,既气不过又看不惯的张俭上书弹劾侯览及其家属,因此得罪了侯览。但是苦于张俭的知名度比较高,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干掉他.建宁二年(169年)党锢之祸再起,侯览假公济私地诬张俭与同郡24人都是"反动派"。朝廷接到侯览的举报便下令通缉,张俭被迫流亡。为了能彻底的把张俭置于死地,侯览利用手中的权势关系加大对张俭的缉拿的力度,逼得张俭狗急跳墙苦不堪言,只能依靠交情不错的朋友为自己提供一个临时的避难驿站,也正是因此,许多人为收留他而家破人亡。而张俭直到党锢解禁才回到家乡。
从张俭的资料里可以看出,虽然孔融和哥哥孔褒因为收留张俭而犯了窝藏罪犯的罪责,但是朝廷并当时没有抓到张俭.张俭逃脱的原因有两个:
一,为了避免给铁哥们孔褒造成太多麻烦,自己在事发前早已离开孔褒家;
二,事发当时,孔褒协助张俭逃脱,理由有二个:
1,孔褒重感情讲义气,不然不会收留张俭;
2,孔褒识大体晓大义,看清楚了宦官的丑恶嘴脸;
张俭得以逃脱的真实原因虽然不能确实,但是和孔褒的帮助是脱不开关系的,孔褒知道有很多人因为收留张俭而家破人亡,更清楚自己收留张俭的后果的严重性,孔融比孔褒更清楚这一点.他清楚收留张俭后,哥哥孔褒会因为窝藏通缉犯的罪名被朝廷处决,但是并没有阻止,而是在哥哥孔褒不在的前提下自做主张收留了张俭,明明知道哥哥会被处死还自做主张收留了张俭,直接点说就是在谋杀亲生哥哥,不是常人能做得出来的.当然,这样说似乎有点过火,但是却合乎逻辑.如果换做普通人,做弟弟的知道哥哥要收留一个通缉犯肯定会加以阻止,更会在哥哥不知情的前提下把罪犯赶走,不会因为一个罪犯而牺牲自己的哥哥.即使这个人清楚通缉犯是无辜的,也不会不等哥哥回来后做决定而自做主张地收留通缉犯,毕竟血浓于水,尽管哥哥和痛击犯关系铁,也不能因为通缉犯把亲哥哥的命给搭进去,这种心理是人之常情.救人是处于情分,不救是处于本分,通缉犯也不能因为铁哥们不收留自己而谴责别人,更不会把自己的铁哥们往火坑里推.聪明绝顶的孔融肯定也晓得这个道理,但是他却自做主张地收留了通缉犯张俭.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孔融也和哥哥孔褒一样识大体晓大义,但是他也清楚张俭的人品.
张俭的人品不怎么好,明知道自己是个灾星,还故意找铁哥们,给铁哥们制造祸端.这样的人,即使他是被宦官冤枉的,像孔融这么聪明的人也得掂量一下轻重,考虑一下是否收留.孔融考虑过,他清楚张俭的为人,更清楚他是被冤枉的,也知道很多人因为收留他而家破人亡,更知道张俭如果是真男人不会去找铁哥们收留自己,但是他还是自做主张地收留了人品不怎么好的通缉犯张俭.令人遗憾的是孔融也知道收留张俭后自己的哥哥会被处死.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孔融也抢着和哥哥孔褒承担罪责,那只是在做表面文章.
前面说过,张俭因为弹劾宦官侯览而得罪侯览,但是由于张俭的知名度,侯览找不到除掉张俭的正当理由,最后还是在党锢之祸的过程中见缝插针随意栽赃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加害了他.东汉时期很注重人的知名度,关键时刻,知名度可以当作免死金牌来用.张俭就是由于知名度高而让侯览找不到对自己下狠手的机会,后来也是因为知名度而安然无恙的告老还乡.孔融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敢自做主张地收留张俭,他知道自己的知名度比哥哥孔褒高,最后也只能是哥哥孔褒被朝廷处决.至于事发后和孔褒抢着承担罪责无非是在演戏,或许还会再上演在哥哥的断头台前哭得痛不欲生的一幕.为了知名度,他干得出来!
和哥哥抢着承担罪责的美名传出去后,孔融被地方政府看中,就招他来做公务员,没想到孔融这小子架子摆得很大,"州郡礼命,皆不就.".直到后来,一个叫杨赐的司徒招他做幕僚,他才答应.
孔融的"皆不就"是在变相地抬高自己的身份,即使是做官,也得找一个比自己有点真本事的人,那些耍三脚猫手段的地方官员还是去闭关修炼吧.杨赐正是孔融觉得有点真本事的人,.杨赐的爷爷杨震和爸爸杨秉都是东汉的大儒,而杨赐本人就博学多才,也是一个为了抬高自己身份而故意隐居的文化人,曾多次拒绝地方政府的聘请,直到让他做了司徒,才走马上任.
孔融是个聪明人,也喜欢跟着聪明人混,看到和自己一样喜欢耍手段的杨赐来聘请自己,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杨赐,且走了官运.
他的官运是因为他的惹是生非换来的,确切说是因为他过于自信,总认为自己是孔子在世,尤其是在听了当世名人李膺赞誉"高明必为伟器"之后,觉得自己比一般人人物很多,自恋到每天都拿着镜子照一下自己,总觉得自己很帅,赶得上天蓬大元帅.
杨赐的好朋友河南尹何进升职为大将军,让孔融拿着自己的贺卡去祝贺.因为当天何进的客人较多,守门人没及时通报,让孔融在大门外喝了一阵西北风,他非常气愤地把贺卡夺了回来,拂袖回到了杨赐府上,杨赐问清楚原由后气得要吐血,大声斥责了孔融几句,不料孔融不吃杨赐这一套,扭了扭屁股直接走人,他撂挑子不干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