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之于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这小子喜欢显摆,饮酒日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然而好景不长,开宝五载被李林甫排挤,罢相后,经常对酒当歌,满腹牢骚,赋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旧唐书。李琎之传》)李适之写这首是个无非是在讽刺李林甫在政治上对自己的排挤,而杜甫也是在利用诗句讽刺李适之,说明有些艺术家并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是为了现实而艺术,为自己的追求而艺术,艺术中蕴藏着丰富的虚伪。
第四位是名士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崔宗之,吏部尚书崔日用之子,袭父封为齐国公,官至侍御史,也是李白的朋友。在描写崔宗之的时候,杜甫引用了“白眼”的典故,关于“白眼”,说的是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他为人清高,又藐视礼法,据说他“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若逢着志同道合的朋友,“乃见青眼”。说白了,阮籍遇到那些依附权贵的混混,就翻楞白眼珠,不理财他们;若是见到性情相投的人,就会用黑眼珠看人。杜甫用“举觞白眼望青天”来形容崔宗之,一是在刻画帅哥崔宗之的“玉树临风”形象,以表明真正的为了艺术而行为(醉)的艺术家已经不多见了,因为一些艺术家在艺术的过程中丧失了艺术灵魂,在现实生活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眼神来扫描现实里的林林总总;二是用来衬托下面一位行为艺术家苏晋。
第五位行为艺术家苏晋:“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苏晋,开元间进士,曾为户部和吏部侍郎,长斋:长期斋戒。绣佛:画的佛像。逃禅:这里指不守佛门戒律。佛教戒饮酒。苏晋长斋信佛,却嗜酒,故曰"逃禅"。苏晋曾得澄慧和尚的绣弥勒佛一面,十分喜欢,说:“是佛好饮米汁(酒),正与吾性合,吾愿事之,他佛不爱也。”其实,苏晋是在为喝酒找借口,所以就大搞行为艺术,经常逃禅逃课,还美其名曰:“酒肉穿肠过,佛主留心中。”杜甫就拿苏晋“挂羊头卖狗肉”版的行为艺术说话,旨在说明苏晋的行为艺术中含有太多水分,艺术没有达到最高境界,也只能去忽悠一些凡夫俗子。所以,杜甫接着安排李白出场,用来说名行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忽悠皇帝老大。
第六位是大神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在描写李白的时候,故意加大了口气,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字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在给杜甫讲解行为艺术之奥妙的时候,曾吹破牛皮地对杜甫夸海口:“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忽悠得杜甫神魂颠倒的。为了能赞美李白的艺术造诣,杜甫故意地夸张了一些,还列举了李白的两个经典故事:
1,《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应诏至长安,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并赐食,亲为调羹,诏为供奉翰林。有一次,玄宗在沉香亭召他写配乐的诗,而他却在长安酒肆喝得大醉。
2,范传正《李白新墓碑》载:玄宗泛舟白莲地,召李白来写文章,而这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了,玄宗就命高力士扶他上船来见。
杜甫如此夸张的描写李白,有以下目的:
一,可以说明自己对李白的敬仰,李白读到诗文后,必然会对自己多般关照;
二,说明自己这个小弟脑瓜子好使,吹牛皮的功夫已经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三,来肯定李白的“忽悠”功夫,来肯定自己跟李白混的决心。
杜甫这小子虽然在社会上吊儿郎当地混了几年,社会经验却积累了不少,尤其是在十字路口进行抉择的时候。杜甫觉得自己成熟了好多,尤其是经过大师级的李白洗脑后,但是杜甫也不是全然地相信李白,他知道靠人不如靠自己的硬道理,但是,他也清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和“出门靠朋友”的现实交际理念,所以,在经过心理斗争后,他觉得李白的“混”的水平的确属于高境界,天子叫他都不上船,还敢在天子面前说自己是酒仙,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的确不简单。大书法家张旭都得给李白几分薄面。
第七位行为艺术家是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吴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善草书,时人称为"草圣"。脱帽露顶:写张旭狂放不羁的醉态。据说张旭每当大醉,常呼叫奔走,索笔挥洒,甚至以关濡墨而书。醒后自视手迹,以为神异,不可复得。世称"张颠"。杜甫把张旭拉出来,也是为了肯定李白行为艺术的高境界。他用张旭“脱帽露顶王公前”和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作比较,说张旭虽然牛,但是却牛不过李白,也只能在王公大臣面前“脱帽露顶”地发疯发颠出憨气,不如我大哥(李白)敢和天子叫板,看来自己还得跟大哥好好学,凭自己的头脑,肯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时候,我也可以扬眉吐气啦,也可以像焦遂那样“高谈雄辩惊四筵”。于是,杜甫把焦遂扯到了宴席的正座上,另其闪亮登场后,进行了华丽演出,面对着满座高朋高谈阔论,很是神气。
第八位行为艺术家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焦遂:布衣之士,事迹不详。据说,因为家中经常爆发经济危机,焦遂平时沉默寡言,也不怎么舍得喝酒,一旦有机会参加了盛大的宴席,就会放开量地猛喝,并能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见解独到,句句惊人。杜甫是在借焦遂来说明自己的处境,虽然现在自己也像焦遂似的闹经济危机,只要学会并能发挥李白大哥的行为艺术,准能超越其它的行为艺术家,干出一番事业,到时候,我就能和焦遂一样地高谈阔论,把自己独到的见解解说给众人听,还要直接找皇上面谈,让皇帝知道我杜甫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版的大神。
杜甫这小子借“醉”来说明以上八位行为艺术家搞行为艺术的真实目的,因为“醉后吐真言”,杜甫这小子经过李白的教导后恍然大悟,他不但领悟了李白行为艺术的精髓,还在其基础上加以提升,得出“焦遂”版的独到见解------八位行为艺术家搞行为艺术都是在忽悠观众,并根据自己忽悠水平的高低来寻找自己的观众,无非是哗众取宠,借另类的肢体语言来引起观众对自己的关注,提高人气指数,增加自己的知名度,用自己的“知名度”来换取生活资本,用从残酷现实中总结出来的生活技巧来挑战现实,在延续生命的同时,创造附加值!高啊!真高!
两次落榜的杜甫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如果自己单走仕进道路来求得富贵荣华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走终南捷径------干谒。
干谒------以诗文求有权位者检举。
杜甫干谒的对象很多,为了能够谋得一官半职,他饥不择食地走进豪门大院,只要是大权在握的王公大臣,忠奸不论,有奶就是娘,没奶就走他娘。据郭沫若统计,杜甫在天宝年间上书的主要官员有韦济.鲜于仲通.歌叔翰.韦见素等。这些人中除了韦济以外,剩下的几个都不正派,鲜于仲通和韦见素是由杨国忠提拔,经常和杨国忠在一个夜壶里撒尿,嘀咕安禄山。但是,杜甫不计较这些,他的目的在于求仕成功,只要能求得饭碗就可以。但是,这些达官贵人并不给杜甫面子,说这小子太穷酸了,一点男人味都没有,很三八,整天哭哭啼啼的,连路边的乞丐都不如。
其实是这些达官贵人眼拙,他们没看透杜甫的行为艺术。杜甫在总结了当时几为有名的行为艺术家的行为艺术后,也给自己编制了一套艺术行为------诗人版地流浪。
杜甫很清楚自己现有的资源,喝酒耍酒疯是不可能的,一是自己没钱买酒,也没有人请客;二,自己酒量不高,稍微一粘酒,就得蒙头大睡,也就没有机会去耍艺术版地行为了。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的现有资源,他决定做乞丐,并给自己找到了充分的理由:
一,自己现在闹经济危机,甚至比乞丐都穷;
二,自己发挥李白大哥行为艺术的精髓,利用吹牛皮的功夫自我吹捧,称自己是流浪诗人,并把落魄注射进去;
三,把自己的落魄形象化——百姓化——朝廷化,说自己是因为忧国忧民而落魄,乃至以泪洗面,并声称自己曾经搞过大型的民意调查,爬山涉水地进吴越,走齐赵,期间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以至于自己现在一贫如洗,因为忧国忧民一贫如洗。
杜甫的行为艺术很达标,以至于那些达官贵人见了他就害怕,害怕这位忧国忧民的大文学家得势后把民意调查结果直接汇报给皇上,一旦民意调查结果让皇上知道了,达官贵人就会因为劣迹恶行的腐败端倪完全暴露而丢掉饭碗,乃至丢掉身家性命,干脆把杜甫当作真正的乞丐,让看门狗撵他出去流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