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仕目的没有达到的杜甫落魄到了极点,就连他的一个宗亲都不愿意搭理他。杜甫《示从孙济》“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杳,且复寻诸孙。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具论。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便是遭遇“宗族”冷落后凄凉心境的表露。《示从孙济》说的是杜甫起初在长安的几年,由于得不到任用,后来加之父亲去世,失去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导致生活陷于困顿,他有个族孙杜济住在长安城南郊,为了叨扰一顿饭吃,他经常去杜济家蹭饭,但这位族孙生活也不宽绰,见长辈来了,心里十分不舒服,嘴上不好说什么,却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打井水淘米的时候,使劲地摆动水桶,把水搅得挺浑;到园中砍菜,故意放手乱砍一气,意在让杜甫觉察到自己心里的不痛快,可是杜甫这小子穷命富身子(《新唐书·杜甫传》说“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懒得出奇,他见杜济在那里搞撵人版的行为艺术也不去帮忙,还发牢骚说杜济不仁义。
或许是杜甫饿急了,又因为一些达官贵人不聘任自己,于是狗急跳墙地把自己熬了几个通宵写的一篇赋投递到了皇帝的“征稿箱”里,相当于直接向皇帝干谒。
所谓的“征稿箱”叫“延恩匦”。武则天时代,为了监视天下官吏而设置的一种类似于现在检举箱的铜匦,“延恩匦”是其中的一种,材质一样,作用做了改变,专供求仕进取者投献歌赋用。
杜甫挥笔泼墨地写了一篇借物言志《雕赋》,还把个人简历当作附件《进雕赋表》一并投递。
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这样说:“臣之近代陵夷,公侯之贵磨灭,鼎鸣之勋,不复?耀于明时,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亡祖故尚书膳部员外郎先臣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臣幸赖先臣绪业,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
既然是写简历,杜甫绝对会把老祖宗拉出来装点门面,于是杜甫把远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的大名写进了《进雕赋表》里。笔者前面说过,杜甫的远祖杜预是晋朝的著名大臣,人称“杜武库”,还专门研究了《左传》,著有《春秋左氏传集释》,在唐朝的时候还很热销,是士子们的必读书籍;他的祖父杜审言,在唐朝中宗时期是著名的文臣,桃李满天下,如杜甫所言“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杜审言)”。接下来,杜甫就抓了一块猪油在嘴皮字上抹了抹,铺天盖地地吹了起来,说“臣幸赖先臣绪业,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有千余篇”,杜甫这小子不单单在《进雕赋表》中吹牛,经常在别人面前夸海口,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吹得更大: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些都要归功于李白大师的专业指点,若不是遇到牛皮大师李白,杜甫的牛皮功夫没有这么高的造诣。杜甫牛皮吹完后就开始施展自己的行为艺术,他把自己刻画成一只可怜兮兮摇着尾巴的小狗,说“惟臣衣不蔽体,尝寄食于人,奔走不瑕,只恐转死沟壑,安敢望仕进乎?”还说“伏惟明主哀怜之”,“拔泥涂之久辱”,“无令役使,使至于衰老也。”虽然当时的唐玄宗正在和杨贵妃热恋,却没有因为杨贵妃的暖暖体香而神魂颠倒,他很清楚杜甫这小子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无非是想拍一下自己的屁股,让自己封给他一官半爵的,不过,像杜甫这样的“人才”太多了,光杨贵妃家族那些八杆子打不着边的亲戚就够我安排几年的了,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你杜甫还是靠边站吧,谁让你没有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姐妹呢?流浪诗人,你还是继续流浪吧。更何况你小子当官不是为朝廷为百姓,而是为了“拔泥涂之久辱”,心胸太狭窄,不是成大事的人物。杜甫的《雕赋》没有起到作用,被唐玄宗走马观花地看了几眼,便扔到垃圾桶里去了。
杜甫一看《雕赋》没起到作用,懊恼了一阵子,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深陷泥涂的生活,不得已他又把目光盯在了“延恩匦”上,或许是杜甫饿极了,他眼发晕,把延恩匦看成了聚宝盆。他发急了,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乞丐”地行为下去了,得再找皇帝老大说道说道。
天宝十载,杜甫一口气写了三篇赋:《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就是有名的“三大礼赋”。杜甫浑身解数地通过这三篇赋对皇家的祭祀活动绞尽脑汁地赞美,玩命地夸张,对唐玄宗开展了赞美版特大轰炸,这次把唐玄宗给忽悠晕了,下旨让杜甫在集贤殿待命,并由主考官是宰相李林甫在大明宫考核杜甫文笔功夫。杜甫很激动,还写了诗作纪念:
忆献三赋蓬莱宫(大明宫),自怪一日声辉赫。
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往时文采动人主,今日饥寒趋路旁。
杜甫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高兴得不得了,但是皇帝并没有因为他的人气指数升高而照顾他,而是把他的档案做了备份,择日而用。其实这个和李林甫也有点关系,如果说他录用了杜甫,就等于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他曾作过“野无遗贤”人事报告。看来杜甫的字可真够背的,为了能引起朝廷的注意,他于天宝十三载又写了一篇名为《封西岳赋》投石问路,结果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气得他大发牢骚,也只能如此。
天宝十四载,杜甫的官运开了,贵人出现,当时担任宰相的韦见素拉了他一把,任命他为河西县尉,没想到杜甫这小子还端起了架子,他不干,有诗为证: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飚。
------《官定后戏作》
杜甫这小子不去上任,理由是不能为九品的县尉折腰,还说"老夫怕趋走",在长安的十年里,杜甫这小子过得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苦日子,经常会饿肚子,把脸皮当作西瓜皮啃,只要能混到饭就达标,哪还顾得上尊严,折腰趋走是杜甫的家常便饭,他作这首诗等于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子,典型的钻头不顾腚嘛。实际上杜甫不想去河西做县尉的原因是嫌河西过于偏远,那种不毛之地肯定不会有“富儿门”,也难以见到“肥马尘”,等于是没有了给自己升迁创造机会的条件。杜甫这小子牛皮吹得很大,说什么“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说出来的话,泼出去的水,肯定是收不回来了,只能硬着头皮去兑现自己的豪言壮志。如果自己拒绝了,一,可以说明自己不为权势折腰,假如朝廷不让自己去做河西尉,或者因自己的罢官而封杀自己的仕途,就可以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吹的牛皮打掩护,朝廷不让我做官,我怎么可能“致君尧舜上”呢?二,若朝廷因为自己的施压而调任,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为自己“立登要路津”铺路,“致君尧舜上”就可以水到渠成,或许自己会好风凭借力的“回首向风飚”,成为人上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