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林场诡事》
第40节

作者: touchakill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6-26 11:06:36
  回到家的大炮,看到家人们热火朝天的找东西,自己也要加入进来,这顿胖揍是跑不了。
  挨揍归挨揍,什么也阻挡不了美食的诱惑。尤其是从缸里解放以后,大炮着了魔一样,三天两头的往邻村跑。
  侉子也很喜欢这个孩子,虽然他学习不好,但是只要涉及到吃的方面的,悟性极高。

  小炮最上心的是那只海东青,自己也梦想有这么一只神鹰。与侉子相处时间长了,大炮慢慢摸索出了驯鹰之道,驯鹰的关键是看膘水膘水”是指鹰肚子里的油水。“膘水肥”的鹰不愿捕猎,“膘水瘦”的鹰虽有强烈的捕食欲望,但会因体力不支难以捕到猎物,只有恰到好处,才能驯出一只好鹰。
  整个熬鹰过程需要一周到两周,鹰是一种性情刚猛的动物,对人类的世界很陌生,受到惊吓的鹰可能会性情大变,难以驯服。捕到鹰之后,捕鹰人会将鹰的眼皮缝上。驯鹰人戴上牛皮手套,将鹰架在手上开始“熬鹰”。将鹰的眼线解开后,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把鹰架在手臂上,哪里人多就带它到哪里去。直到鹰架在驯鹰人的臂上能够安心进食、睡觉,“熬鹰”就算基本完成了。在“熬鹰”的头一两天内,鹰每天要吃约三两上好的新鲜牛肉,让它吃饱,吃好。然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要控制鹰的进食量,每天仅让它吃八九成饱,让鹰保持在最佳的“膘水”。

  整个过程是比较残忍,是人的意志消磨鹰意志的过程。熬鹰,让鹰长时间不吃不睡,只用管子给它灌点必需的水。驯鹰人几天时间都得瞪眼盯着,因为有些鹰是可以一只眼睁着、一只眼偷偷闭着睡觉。它一想睡,就晃它。“有时候一个人盯不过来,得几个人轮流上阵。
  光这样还不行,还得用通过行话说的“下轴”来让鹰最快产生饥饿感。即用把肉包在麻或毛中喂给鹰吃掉,促进胃不停蠕动,使鹰产生饥饿感。十多个小时候,再让鹰把麻和毛吐出来,这又被称之为“甩轴”。几天下来,鹰的精力迅速被消耗掉,慢慢就不会像之前那种桀骜不驯了。这个时候,再给它一些食物,它就开始和人亲近了。但是,有些鹰扛不过这一过程,加上有些不太懂的甚至不给水喝,导致有些鹰就会脱水而死。

  简单的说就是有些鹰熬不住,有些人熬不住,所以有十只鹰里有七八只熬不住的说法。
  解开脚扣,让鹰自由飞翔,然后举起平时架鹰喂食的一只手臂,喊着口令,让鹰飞回手臂吃食。训练开始是在人少的地方,然后是在人多的地方,直到在任何地方只要鹰听见口令,就飞回主人手臂上才算大功告成。
  友情提示;现在我国的猛禽均是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熬鹰是违法行为。
  说话的功夫,我俩吃的差不多了,火也灭的差不多了。嘻嘻哈哈的大炮突然很严肃,“其实侉子这一辈子挺曲折的,而且他是个.”
  “他是个什么啊”很少看见大炮犹犹豫豫的,我好奇的问他。

  大炮说:“我从未和别人提起过,你要保密,他是个采药的”
  “采药的”?
  大炮所有的采药,是旧社会中的一神秘职业,南方人有个更直观的叫法,“憋宝人”
  日期:2019-08-14 10:13:08
  采药这行当传承很久了,是“老行”的一支,旧时有些人专门采摘天地间的奇珍异宝,称为“宝药”,比如说狗有狗宝,牛有牛黄,狐狸肚子里有火云丹,宝地下面跑太岁(肉灵芝), 成了气候的蜈蚣肚子里有定风珠,咱北方管采药又叫“牵羊”
  采药考验的是脑力,眼力,毅力。要说倒斗(盗墓)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采药是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也不为过。采药人的祖师爷也说过,采药采药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登台唱戏,这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讨生活的行当,这活计不是盗墓倒斗,却也要上山下海,不是磨枪上阵,却要提防虫蛇虎豹,非在江湖之中,仍须警惕同伙儿的明刀暗枪…
  采药人有一段儿谶言:“狗宝黑,牛宝黄,尸参娃娃睡红床,地白龙,驴蹄中,百尺蜈蚣定黑风…

  这谶言里谶言很详细,什么穿红衣的尸参娃娃,三只眼的吊睛龙蟾,通体雪白的白玉蝙蝠,这些宝药都能够入药,有的可以治疗白血病,有的可以吊命,还有的可以回魂,最离奇的是一种长在死人脑子里的花,据说这花吃了可以让植物人苏醒过来。
  这都是书说这采药人,要真十年不开张,等不到开张早就饿死了。采药人一般都有个糊口的营生,也是给采药的一个掩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