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壮士,请留步》
第13节

作者: 大秦的疆土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郑江平喝了一口水,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加快了语速继续说道:“但是,我们真的就按《营销管理》中的‘营销的核心概念’来确定营销体系吗?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学习、实践和思考的问题。对于现在的你们而言,先以此为标准答案。营销体系是由需求、消费者、细分市场、定位、品牌、产品、价格、渠道、推广、顾客关系、市场回应、竞争和环境,这十三个营销因素构成,其中每一个内容都有很多的专业知识需要我们学习”。

  日期:2019-07-12 00:28:11
  《营销壮士,请留步》15
  第三回 郑江平巧讲概念,短小说晋之作业。
  03 营销体系
  (续)

  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声骤然响起,教室外响起了嘈杂的声音,其他教室的学生纷纷收拾完书包往宿舍走去。
  郑江平脸上露出无奈的微笑,道:“本来还有一个提问环节,没想到这么快就该下课了。那老师就布置这节课的作业吧。”
  郑江平话音未落,坐在第二排中间的任斌站了起来,道:“老师,我有个问题不吐不快,能否给解答一下?”
  郑江平点了点头示意任斌提问。
  “我们上专业课的时候老师提到过一些新营销的概念,比如新媒体、粉丝经济、爆款、IP、垂直电商等,他跟我们说过这些新营销是当下营销的趋势。可是您刚才所说的营销体系内容当中并没有提到这些词汇。我想请问,如何理解您所说的营销体系和新营销元素之间的关系。”
  郑江平抬起手示意任斌坐下,眉宇间流落出一丝欣赏的表情,“嗯,任斌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不过解答这个问题我至少需要10分钟时间,这样就要拖堂了。其他人有意见吗?”
  对于任斌的问题众人都想知道答案,便纷纷摇头,等着郑江平开口。郑江平笑了笑,道:“好。那老师就加会班!关于新营销的概念,我原本打算在以后的课程会来讲。既然你现在问了,我就先简单说一下。关于学习新营销,美国因赛特集团的创始人和CEO尼克﹒约翰逊写的《新营销 新模式》这本书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先看看。因为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我先不在这里赘述。我们就先从新营销的定义来分析它跟营销体系的关系。”

  “新营销的新,是指移动互联下的营销。因为移动互联的普及,原来相互分离的营销环节整合了,典型的就是施炜老师提出的 “三位一体”
  ——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也就是说,消费者认知、交易和确定与品牌或产品的关系合三为一了。比如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从这些平台上完成对产品的认知、交易和关系。推波助澜的因素是在于移动互联的普及和便利。新营销要的是什么?流量、粉丝和IP。再接下去展开说,内容就太多了,对于新营销现在我们就点到为止,后面再讲。”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时代在变化,营销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营销理论已经没有市场,就好比说4P理论,现在大家已经几乎都不用了。可是,我们想一想,无论环境怎么变,商业模式怎么牛逼,你不还是要靠产品和服务来运营吗?共享经济也有产品啊。有了产品,你就一定会有产品的价格,哪怕刚开始是免费的,那也是价格战略,而不是不需要考虑价格。最近几年有一个词汇很流行——爆款。什么是爆款?有创新的特价产品。很多行业新型的企业,立着互联网公司的flag,打造几款逼格和功能区别于常规的产品,然后选一款打低价杀入行业,成功了,这就是爆款!当然,爆款的背后,还有粉丝经济。什么是粉丝?对你公司和产品比较狂热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IP就不用说了,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广义的品牌。至于新媒体,现在企业做推广,基本上都离不开‘两微一抖’——微信、微博和抖音。新营销里还有新渠道,现在的网红代言、直播销售,还有微商、众筹等等,这些都是新增加的渠道类型。”

  说到这里,郑江平喝了几口矿泉水,继续说道:“现在我们挨个来分析。爆款,本质上是产品策略,这属于营销体系中的‘产品’;粉丝,对应的是营销体系中的‘消费者’;IP,则是‘品牌’;新媒体则是对‘推广’方式和平台的补充;新渠道,就不用说了,对应的是‘渠道’。传统的营销理论,对各个营销因素都做了深刻的剖析,建立了可能成功的逻辑和工具。而这些逻辑和工具,对于新营销下增加的内容,也同样有价值,这在后面的课程中你们会体会到它们的威力。所以,一味追捧新营销,而放弃掌握传统营销的精髓,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郑江平越讲越觉得意犹未尽,继续道:“所以说到新营销和营销体系的关系,我的观点是,新营销是营销体系中的部分内容,因移动互联的普及,而做的补充或逻辑重要性的变更。就是这样。我们再多说几句,在《营销管理》的第一章的‘营销的核心概念’这一节的后面有讲到‘营销新现实’和‘一个急剧变化的市场’,这样的结构安排也表明科特勒的观点,营销的核心概念不会因为新的现实和急剧变化的市场而改变。除此之外,科特勒的两本书,《营销革命3.0 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以及《营销革命4.0 从传统到数字》,也是尝试从理论的角度阐释移动互联等技术对当下营销管理的改变。改变是一定会的,新营销的‘新’的确也是大势所趋,但都是在营销体系框架内的突破。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理解,也不一定正确。营销的学习,强调个人主观的理解和运用,无需非要按照别人的框架行事。所以营销才有趣嘛。好了,关于新营销和营销体系的关系方面,谁还有问题?”

  日期:2019-07-12 23:59:04
  《营销壮士,请留步》16

  第三回 郑江平巧讲概念,短小说晋之作业。
  04 随性发挥
  见没人回应,郑江平说道:“反正已经拖堂了,老师我索性跟你们再多聊几句自己对营销的了解。大家有意见吗?”
  所有人都摇摇头,一个个坐直着身子等着郑江平继续讲下去。郑江平满意地点了点头,道:“第一个问题,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营销。”
  用什么态度对待营销?六位学生面面相觑,这是问题吗?当然是认真学习的态度啊。看出学生的疑惑,郑江平摆了摆手,说道:“学习营销的起点有三个问题——营销的概念、营销体系的概念和对待营销的态度。这三个问题弄明白了,后面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前面两个问题可以理解为营销我们要学什么,而对待营销的态度则可以理解为营销该怎么学。”看着这几位学生若有所思的样子,郑江平也不停顿,继续说道,“还记得刚才我在讲营销概念的时候,说自己更喜欢科特勒给的概念,因为里面包含了对待营销的态度。那就是将营销视为科学和艺术。”

  “视为科学,怎么讲?是科学就讲逻辑,讲规律,讲体系,同时科学从来都是尊重和推崇新科技的。视为艺术又怎么讲?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艺术是有生命力的,是美的,是有创新的,有突破的。两者相结合,就是我们对待营销的态度。当然,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伴着互联网独角兽公司和新的商业模式等等的不断涌出,我们对待营销还要能从变化的迷雾和成功的喧嚣中,学会冷静和耐心。现在很多人都觉得企业的成功靠的是移动互联、新媒体、流量、爆款,甚至他们会认为只需要把其中一点做好,就能成功。现在,似乎成功是那么的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真是如此吗?不,也许成功的开始是某种技术上的突破、偶然的灵感或机遇,但长期的成功一定需要长期的系统的营销管理方可应对剧烈的竞争和挑战。所以,我们要冷静,也要有足够的耐心,不为别人的成功而浮躁不安,而去怀疑营销体系的重要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