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壮士,请留步》
第26节

作者: 大秦的疆土
收藏本书TXT下载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营销作为一门科学的艺术,它的源点当然也是生活。郑江平布置的第二个作业,正是考验学生是否有营销的慧根,能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找到发现商业机会的灵感。
  没有明确的目标,洞察的方式那就只能是将自己和身边的人一天的行为观察留意,按个思考可能存在的需求。
  由于秦晋之“洞察需求”的过程曲折而琐碎,就不在这里一一道来了。不得不提的是,在观察行为的同时,有一个环节也很重要,就是聆听。有意也好无意也罢,聆听别人交流的内容,特别是他们的抱怨,往往会成为发现需求的源泉。
  下一个星期的周二,郑江平从慧商学院回到了奉天的宿舍,简单收拾了下屋子后,他惬意地坐在电脑前打开了邮箱。所有学生的作业都已经发了过来。秦晋之和段飞燕是现在郑江平重点关注的学生,他先打开了这两人的邮件。
  日期:2019-08-16 08:53:34

  第四回 需求如水心似镜,晋之初闻慧商院。
  06 秦晋之和段飞燕的作业
  (续)
  看完秦晋之和段飞燕两人的作业,郑江平的第一感觉并不是欣慰他们作业做的出色,更多的五味杂陈充斥内心:一瞬而过的嫉妒,招生有望的喜悦,如获至宝的兴奋,难分高低的迷茫和如何处理这两个项目的焦虑。
  郑江平点燃一支烟,微皱着眉头,心道:“无论是秦晋之的‘大象物流’,还是段飞燕的‘快美吧’,凭直觉都有巨大无限的市场潜力,它们的出现必然光芒四射。是现在交给慧商学院商议,还是暂时雪藏待尘埃落定后再推进?无论何种选择,自己作为项目的发现人都会有这两个项目的股权,然而哪个选择对自己最有利呢?”

  在心中盘算良久,郑江平决定将这两个项目暂时按兵不动,但在空闲时间可以先做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以便情势突变时作为自己的筹码。
  做完权衡,郑江平顿时感觉惬意悠然,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嘴里哼着小曲,继续查看其他学生的作业。
  任斌的作业:“足年轻”老人袜。将袜子细分出针对老年人的市场,主要差异化的功能是袜子可以刺激脚底穴位。
  陆成伟的作业:“校园宠物联盟”APP。大学校园专属订制宠物选购和寄养。鼓励男生将此作为给心仪的女生表达爱慕之情的浪漫方式。
  黄一鸣的作业:“大学社团在线”APP。将各个大学的社团先分类,后按照俱乐部的模式进行不同学校的整合,鼓励线上互动,线下联谊。

  孙飞的作业:“我是厨师”APP。创造大学生在恋人或朋友面前露一手厨艺的机会,线上提前预约菜品和时间,去线下加盟餐馆体验互动。
  郑江平觉得对于第一次作业而言,这次的作业大家都完成的还不错,果然这种创造项目的作业,是最能让大家脑洞大开的。不过,后面四个学生的项目跟秦晋之的“大象物流”和段飞燕的“快美吧”相比,还是有差距。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空间存在着天壤之别。
  就在郑江平志得意满浮想联翩的时候,忽然曾雪给他打了个电话,她知道郑江平已回到奉天,想约他这两天单独见面。郑江平想起段钰华的建议,自己可以做卧底,并欣然同意。
  日期:2019-08-18 23:43:38
  第五回 任盈盈巧获令狐心,美曾雪色诱郑江平
  01 预习
  话说秦晋之在得知慧商学院后,便决定郑江平每次布置的作业都要尽全力完成,力求让郑江平认可自己的营销天赋,而推荐自己进入慧商学院的选拔。这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外加机缘巧合的灵光一现,秦晋之构思出了“大象物流”这个足以改变物流行业的项目,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构思的项目已让郑江平垂涎三尺,欲占为己有。
  在完成这次作业的期间,秦晋之对于郑江平洞察需求的公式(数据分析+信息系统+代入消费者心理特征+苛求结果)深以为然—在自己构思“大象物流”项目时,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虽然只是做了简单的调研,但已是他能力范围内所能做到的极致;至于代入消费者心理特征,他抓住的是他们的焦虑(大车装不满和货站不好找);苛求结果,则是引导了秦晋之对“大象项目”未来规划的思考。

  没想到郑老师的洞察公式竟然如数学公式般科学!秦晋之对郑江平的仰慕之情已如长江之水绵绵不绝。
  在完成洞察的作业后,秦晋之便开始了下次选修课内容的预习。《营销管理》的第三篇“与顾客建立联接”,按照郑江平所列营销体系的顺序,这一篇讲的就是“消费者”这个营销元素。
  当天晚上,秦晋之跑到自习室开始了预习,他先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通读了一遍第5章的内容,然后开始尝试对其中的逻辑进行梳理。
  “创造长期顾客忠诚”,很明显并不是 “与顾客建立联接”行为的开始,而应该是其目标或结果。看来科特勒老先生是先把目标摆出来?秦晋之忍不住看了下第3篇另外第6章、7章、8章的标题,分别是“分析消费者市场”、“分析企业市场”、“开发全球市场”。看这意思,这一篇的内容并没有讲如何与顾客建立联接啊,秦晋之有点懵圈了。他仰天长叹,这真是要推理破案的节奏啊!
  科特勒老爷子在《营销管理》中又是怎么讲“创造顾客长期忠诚”的呢?秦晋之理了理书中的逻辑:先阐述一个基础(逻辑的源点),“顾客是在搜寻成本、有限的知识、流行性和收入的约束下,追求价值最大化”。这是这章全部内容的一个前提,顾客本身是在理性的追求价值最大化。秦晋之设身处地的想了想,觉得这样的基础条件并不完整,甚至说并不一定科学。因为人本身并不会时刻这么理性地在追求价值最大化。这不由得让他意识到理论知识之所以是理论,是因为很多时候这些创造者只是从理性的条件出发,以便能得出其中规律。至于变数繁多的感性情况?对不起,无可奉告。

  就好比做数学题一样,第五章的全部内容就是在将“创造长期顾客忠诚”这个目标进行阐述和分解,共分为三个部分:
  1、创造顾客价值、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
  2、顾客终身价值最大化;
  3、培育客户关系。
  用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来回答如何“创造长期顾客忠诚”,逻辑上无可厚非—长期顾客忠诚,是将所创造的顾客价值、满意和忠诚最大化,并长期培育客户关系。
  如何创造顾客价值?《营销管理》一书里讲的仍然是一些概念性的内容,可以称之为方法的,大概就是其中提到的“顾客价值分析法”。秦晋之反复看完这个分析法,却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看来,对于现阶段的自己而言,这个分析法还是归类为概念性的方法吧,就像郑江平所说,可以知道用来装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