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就有江湖,城很小,江湖却一样深》
第3节作者:
雨中行 商洛宇斜睨黄一曦,不由地笑了,看着黄一曦的目光充满了宠溺,黄一曦平常时并不多话,唯有在亲近的人面前才放松说一些歪理,虽说是歪理,但仔细一想倒是很有理由,商洛宇望着寺庙门口,想像着出入的人交换阿飘的情景不由一阵恶寒。
黄一曦和商洛宇两个人是中学同学,但并不是这座寺庙斜对面的中学就读,而是南门那边的晦鸣中学,虽说学校对面也有一个天后宫,不过那时寺庙还是中学管理,成为中学的校办工厂和老师家属宿舍,旁边就是南菜市场,嘈杂得很,所以学校离桑莲寺虽然有段距离,但两个人还是喜欢跑到这里来,安静又能躲开老师同学的目光,这个寺中东西两塔的两个草坪,是两个人学习之余放松的地方。
商洛宇和黄一曦两个人都不是本地土著,初二却恰巧转学同一班,成绩都很好,年段第一二名位置轮流坐。
虽然都是学霸,但学霸和学霸的待遇完全不一样,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商洛宇是从省城转学来的,一来就占据年段第一名,除了成绩和外表,他吹拉弹唱跳舞体育样样皆通,在竞赛和表演场合上都有他的身影,美妙的歌喉、娴熟的钢琴表演,标准的普通话和英语发音成了很多人的膜拜对象,他家境又好,同学们都知道他父母都是高官领导,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天之骄子。所以尽管他对老师和同学都冷冷的,大家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都感觉理所当然的样子。
黄一曦却是从农村转学来的,比商洛宇晚来一个学期,她的成绩也非常好,但她是从农村来的,黑瘦的个子,土气的穿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蹩脚的英语发音却成了同学经常嘲笑的对象。
而且黄一曦在乡下没读过幼稚园,也没有上过什么兴趣班,这样一个除了学习成绩其他一无是处的转校生,自然成了同学既羡慕又鄙视的人。
那些年白水州因为地理位置经济灵活,在全国也算是富裕城市,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白水州人排外,在他们眼中,不会说闽南话的外地人有两种,一种是白水州附近的莆阳市人,白水州人称他们为阿骚仔,剩下的就是阿北仔,会说白水州话的也有两种人,除了本地土著,剩下山里人他们称之为猴鸟,也称山内怂,简称山怂。
黄一曦这只猴鸟却和商洛宇的关系却非常好,商洛宇丰富的表情都是面对黄一曦,老师提问别的同学时,他从不会有什么表示,但提问黄一曦时,他却会捂着嘴,小声地提示。
放学时,车棚里极其拥挤,商洛宇会一个人牵着两辆自行车走出校门口,才把自行车交给黄一曦,两个人家虽然不同路,商洛宇却会送黄一曦到家后才掉头回家。
他的体贴让其他同学对黄一曦更加嫉恨孤立她。在这些同学看来,黄一曦这种山怂不配得到这种待遇,但她们不敢说服商洛宇,所有的矛头和动作都指向黄一曦。男同学倒没有女同学的小心思,但也喜欢起哄,尤其在要好女同学的影响下对黄一曦也经常做落井之石下举。
不要小看这些少男少女的恶意,很多转校生因为这种歧视一辈子也没振作起来,黄一曦觉得自己到现在发觉自己没长歪都是因为有了一对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
那时男女同学的往来还是很敏感,老师们也一度担心他们俩是早恋,旁敲侧击了几回,两个人依然如此。商洛宇和黄一曦的外号和故事在某些有心同学的推动下慢慢地传到黄爸爸黄妈妈的耳朵,于是在一次放学回去的路上,黄爸爸不经意地遇到她们两个,并把商洛宇请到家里。
让老师和同学们大跌眼镜的是,和一般紧张子女早恋的父母不同,商洛宇很快得到黄爸爸和黄妈妈的认同,慢慢地,商洛宇甚至经常留在黄家吃饭,几乎成了黄家一分子。
而且两个人的成绩越来越好,老师也没有理由强力干涉。到了初三下学期,黄一曦个子抽条一些,皮肤也白晳起来,她眼睛本来就大,头发也留成长头,原来瘦黑的假小子的模样也变成一个小淑女样子,她脾气又好,老师和同学也逐渐接受了她。
那时萧敬腾还不出名,也没有他去哪开演唱会就下雨的事,商洛宇的名字白水州方言的发音是落雨,他成绩又好,大家都叫他雨神,黄一曦因为他也有了外号,就叫雨婶。
想起那段学生时光,商洛宇冷漠的眼神一下子柔和起来,今天他本来没想过要去送葬,只是突然想起黄家和谢家的关系,黄爸爸过世后,他也知道黄一曦妈妈不再出现公众场合,都是黄一曦在张罗,而且以谢永辰的辈份,黄妈妈去也不适合,因此这样的场合肯定会遇到她,所以才走了这一趟。
因为送葬的缘故,两个人都穿着白衫衫黑裤子,长得都面嫩,倒有点以前学生的模样,商洛宇不动声色地看了黄一曦一眼,这么多年来,不管经历了那么大的伤心事,黄一曦的眼神象白水州的蓝天白云,纯净圣洁得让人沉溺。而他却如北方的雾霾,已经看不清原来的样子。
黄一曦这时也想起母亲这番话,“得了吧,什么是我家寺庙,我可没有那么大的脸,单单那个和尚的袈裟覆盖的地方盖寺院我在全国就听了不止三处,反正呀,天下名山佛占尽,天下名寺僧占尽。”嘴上是那样说,她却乖乖下车跟着商洛宇,佛也说了,“不求发财,但求平安。”
“真是你们家的,里面还有你们姓黄的祖祠呢。”这些历史商洛宇比黄一曦清楚,黄一曦有点惊异。
新华路段最近刚整修过,寺庙门口看起来宽敞许多,只有两摊卖水果和香烛纸钱的,还有一个卖油柑枝的,那插油柑枝的竹扫帚头比平常见到的粗大许多,一串油柑枝有7个,比以前多了两个。
商洛宇看到黄一曦的眼睛转到那里,立刻走上前买了一串,递给黄一曦,黄一曦心情有点复杂,她小时侯最喜欢油柑枝酸酸甜甜的味道,可是黄爸爸负担重,很少给过零花钱,商洛宇家境虽然好很多,可他知道黄一曦自尊心强,从来不占人额外的便宜,即使是他也是如此,两个人放学后骑自行车到这里,商洛宇每次就买一串油柑枝,他吃一个,剩下的都给黄一曦,等黄一曦吃完两个人就着落日余晖回家。
商洛宇熟练地剥掉那层塑料纸,递给黄一曦,“拿去,贵死了,以前一串才2毛,现在都要3元了。”
黄一曦看着商洛宇,心里感慨万分,眼前的青年和十几年前的少年慢慢重叠起来,十五年前两个人第一次来到桑莲寺门口,他也是买了一串油柑枝递给过来,嘴里嫌弃地说:“拿去,贵死了,几个野果子就要两毛钱。”说着手又缩了回去,狠狠咬了一个才扔给黄一曦。
这么多年来,这个别扭的中二少年变成别扭青年,物事人非,却仿佛也没什么变化,依旧如初见。
两个进寺逛了一圈,寺庙里人很多,尤其是大殿门口拜佛的地方,商洛宇和黄一曦看了一下,也没有上去挤,只是遥遥地合掌,就从南大门走出来,在寺庙南门斜对面的亚佛润饼皮店排队一会儿,买了十个润饼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