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当国:慈禧太后的一生也不容易》
第12节

作者: 金满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治,其中以两宫太后为主;在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眼中,这是她们两个女人的同治,而其中以慈禧为主;在恭亲王奕訢的眼中,这应该是他和两宫太后的同治,而他才是主导力量。也许此时他心中认为,这两宫太后毕竟是内宫中的女人,学识有限,又不好好随便抛头露面,到时还不是由我说了算?
  但奕訢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在经过一番斗争后,两宫太后于十一月初一在养心殿举行了垂帘仪式。养心殿本是雍正皇帝的作息之地,大殿的中央还悬挂有他亲自书写的“中正仁和”四个大字的匾额。在雍正猝然去世后,这个大殿也成为了后来清朝皇帝们批阅奏章、处理政务和接见大臣的地方。当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养心殿里早已是布置一新,初冬的阳光穿过廊柱洒在大殿中,金光耀眼,仪式便在这里举行。

  垂帘听政在清朝的历史上可谓是破天荒的第一遭。为此,内廷的大臣们绞尽脑汁,最后才拟定了太后听政的方法。这一天,小皇帝载淳被太监们抱上养心殿前的大红宝座,宝座前面设有高大的御案。小皇帝的后面,是八扇精致的黄色纱屏,在阳光好的时候,透过纱屏可以看见两个女人坐在后面,左边的一位是神态安详的慈安太后,右边坐着的是则是意在志满的慈禧太后。

  在养心殿外,各王公大臣们都戴着光鲜的翎花,穿着崭新的朝服,他们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这太后垂帘听政是怎么个搞法。不过,有一点他们是清楚的,那就是皇太后垂帘听政在清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他们参加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仪式。也许他们的心里也充满了疑惑:两宫太后,一个二十六岁,一个二十七岁,这两个女人的垂帘听政,究竟会给大清王朝带来福、还是祸?

  主持仪式的恭亲王奕訢干咳了一声,各王公大臣随后安静了下来,并按照班列排好队。在奕訢的带领下,王公大臣们都跟着进入了养心殿,随后又在奕訢的招呼下,各王公大臣们向小皇帝和两宫太后行礼---虽然他们看不见纱屏后的两个女人。
  在行完礼后,奕訢稳步走到小皇帝的御案左侧,朝会正式开始。如果有大臣有章要奏,则由奕訢捧至御案。当然,这天是没有奏章的,于是清朝历史上第一次垂帘听政的仪式便宣告结束。
  在引见大臣的时候则稍有不同。譬如曾国藩在由两江总督改任为直隶总督时,在上任前由恭亲王奕訢引入去见两宫太后,据他的记载,召见的地点在养心殿的东暖阁,同治小皇帝向西坐,皇太后在后面的黄幔之内,慈安在南,慈禧在北。曾国藩入门跪奏请安后,慈禧便开始隔着黄幔问话,时间大概半个时辰不到。
  这时,想必主持朝会和引见的恭亲王奕訢是极为懊恼的。在政变后,事态的发展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这宫里的那个女人一点都不好对付---当时在热河行宫中向他哭诉的女人已经不见了;现在的这个女人,虽然隔着一层薄薄的纱帘,但无形中却透出一股杀气和不容置疑的权威。
  在去热河之前,奕訢曾经仔细的思考过政变成功后的权力运作问题。就当时大臣们的看法来说,无论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还是大清祖制家法,女主临朝,垂帘听政,都不是国家之福。奕訢的看法和他们稍有不同,他认为太后垂帘在历史上古而有之,是否为祸关键取决于辅政大臣,因为内宫中的女子毕竟足不出宫,对外部的事务也无法亲自了解,因此只要辅政大臣把握实权,危害就会大大减轻。

  奕訢本来的想法是,让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给她们以尊崇的地位和权理朝政的虚名,但那只是形式,实际上是自己以亲皇叔的身份掌握辅政实权。但现在看来,他的想法太天真了。宫里的那个女人要的是大权独揽,而不是形式上的听政。奕訢心里很郁闷,这个刚满二十七岁的小女人,竟然如此轻易的将自己压倒,在她的威势面前,他竟然束手无策,这名分和皇权压死人哪!

  不仅奕訢感到意外,所有的大臣们都搞到意外。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年轻的女人竟然在随后的四十七年中牢牢掌控了大清朝政,让无数的男人们匍匐在她的脚下---她便是一代女皇慈禧太后。
  二、太后垂帘,改弦更张
  16、论功行赏,新班子得有新气象
  奕訢在琢磨慈禧太后的时候,慈禧也同样在琢磨该怎么应对奕訢。
  慈禧虽然已经实行了垂帘听政,但她毕竟是深宫中的女人,平时不便抛头露面,也无法和朝廷及其地方官员直接联系。因此,即使是除掉了肃顺等八大臣,但她的力量还很有限,经验也不够丰富;更关键的是,她必须借助奕訢和他的势力在前台为她冲锋陷阵,如果奕訢不合作的话,她在幕后就无法操控全局并可能陷入被动了。
  慈禧太后的盘算打得哗哗响,她必须借助自己的地位让奕訢来给自己抬轿子。但问题是,奕訢会这么听话么?

  在政变成功后,慈禧论功行赏也不含糊,她必须要把奕訢笼络住,必须!
  十月一日,也就在政变后的第二天,奕訢被授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实际上成为军机领袖);同一天,奕訢又接到第二道谕旨,被补授为宗人府宗令,负责管理皇族内部事务;
  十月二日,两宫太后又发两道谕旨,补授奕訢为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这可是个大肥缺;
  十月初八,赏奕訢亲王爵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这可是不得了的恩宠。清朝开国之初,为表彰那些立下军功的皇族,特定王爵可以世袭罔替,即所谓的八大“铁帽子王”。一直到雍正时期,十三王爷胤祥因为辅佐雍正有功,其怡亲王的王爵也可以世袭罔替,从此后就没有出现过其他的“铁帽子王”。奕訢得知后坚决推辞而不敢受,最后才改为拿亲王的双份俸禄,以示优礼(清末最后增加了三个铁帽子王,即恭亲王、醇亲王和庆亲王,不过随着大清王朝的覆亡,世袭罔替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十月初九,在奕訢坚决推辞王爵世袭罔替后,两宫太后又将奕訢的长女接进宫中并封为“固伦公主”,以示优眷。按清宫制度,皇后的女儿方可封为“固伦公主”,其他妃嫔之女只能封为“和硕公主”,亲王的女儿按制度是封为郡主,如果是由皇后抚养,那最多也只能赏与“和硕公主”的封号。奕訢长女的超常加封,显然是对奕訢的格外礼遇。

  最能打动奕訢的是自己生母康慈皇太后加尊谥的问题。十月初十,两宫太后下懿旨让大学生和六部九卿商议此事,商议的结果是尊谥改拟为12字,即“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弼天抚圣成皇后”,并升拊太庙,可谓是解决了奕訢的一块心病---当年和咸丰闹不愉快,可不就是因为这事情触发的?
  同治元年正月初一,两宫太后又加恩赏奕訢在紫禁城内坐四人轿,以示优异;奕訢的儿子载澄也被赏给三眼花翎。
  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奕訢获得的恩赏如同漫天花雨,让奕訢一家应接不暇,正应了一句话叫“奕訢一人得道,家人鸡犬升天”,上至生母康慈皇太后,下至儿子女儿,个个有赏,可谓是备极恩宠。从表面上来看,这是慈禧对奕訢帮助自己政变成功的应有回报,但真实的情况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政治就是政治,斗争是它的主旋律。慈禧与奕訢的结盟,的确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亲情和信任关系,但在政变前却更多的是一种共同对敌的利害关系,这种互相利用的默契,在政变成功后很快便显得貌合神离。说到底,在除去了共同的政敌后,这朝廷的大权到底应该由谁来掌握的问题。
  慈禧心里也很清楚,奕訢这个人有勇有谋,能力超常,多年的历练已经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其办事之老到绝非自己所能比拟。在扳倒八大臣后,朝中的各种事务还需仰仗奕訢去全面打理,要是封赏不当、让他心怀不满的话,到时他处处为难自己,恐怕也很麻烦;可要是过度的依赖这个小叔子、以至于让他权倾朝野的话,那就更不是慈禧所愿了。

  在政变后第二天,奕訢被授为“议政王”,这是很值得推敲的。在顺治的时候,多尔衮曾经被授为“摄政王”,一时大权独揽,而奕訢这个“议政王”与之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就这一字之差,奕訢的这个“议政王”和当年多尔衮的“摄政王”可就差得太远了。
  所谓“摄政”,是指多尔衮一人独断,直接处理朝中大事,任何人哪怕是孝庄太后也不得干预;所谓“议政”?“议”者,“商议”也,“讨论”也!换句话说,所谓的“议政”,对于朝廷的大小事务,奕訢只有“商议、讨论和建议”的权力,决定权并不在他的手中。 “议”与“摄”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尽管奕訢在后来掌管了军机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内务府、宗人府等清廷的要害部门,但最终的决定权却是来自于黄帘子后面的两个女人---没有两宫太后的钤印,任何谕旨都归于无效!

  对于奕訢来说,他可能没有想那么多也无法多想:在咸丰在的时候,他不能去和自己的哥哥去争;这咸丰去了,他岂能和自己的侄子去争呢?这大概就是命吧!
  既然认命了,奕訢也就要好好的振作一把,他要乘着两宫太后信任自己的大好机会,好好施展下自己的抱负。对他来说,皇位只是个虚号,关键还得做实事!奕訢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重新安排了军机处的人选。在雍正朝后,军机处一直是清廷最核心的部门,当时与奕訢共事的有桂良(奕訢的岳父)、沈兆霖、曹毓瑛、宝鋆和文祥这几位。这前面三位,大都寿年不永,在进入军机处后没几年便离世;而后面的两位,宝鋆和文祥则不仅在政治上和奕訢志同道合,而且一直是奕訢在军机处乃至总理衙门事务上的得力助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