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当国:慈禧太后的一生也不容易》
第29节

作者: 金满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意思的是,参加清宫选秀的女子一般都在13到17岁,如果选秀期间遇到生病等特殊原因,一般也只推迟个两三年(因为没有参加过选秀的八旗女子按制不能擅自出嫁),很少超过20岁的。但慈禧的这个侄女就有点蹊跷了,她当时已经是21岁,足足比光绪大了3岁多。而且,隆裕皇后身材单薄,脸色苍白,长相也实在是平淡,怪不得光绪看不上她。

  但是,这些显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乃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对隆裕皇后来说,之前选秀中的层层选拔不过是做做表面文章,她是铁定要进入最后的选秀并被慈禧指定为皇后的。慈禧之所以要作出如此安排,一来是因为她当年只是以贵人的身份进宫,自己侄女成为正宫皇后既可以弥补她当年的遗憾,又能在皇族中加强自己家族的血缘;二来呢是由于当年同治选皇后的前车之鉴,慈禧决不会允许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来当这个皇后。由此,桂祥的女儿成为皇后便顺理成章,至于光绪喜不喜欢,他的感受就不在慈禧的考虑范围之中了。

  皇后选定后,慈禧决定在次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正月二十七为光绪举行大婚庆典,正当皇宫中的上下人等为皇帝的新婚而忙得不可开交时,这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祸事。
  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这时原本是一个天寒地冻、白雪纷飞的季节,但就是这样一个深夜,一向幽深空寂的紫禁城却突然燃起了冲天大火,火势在寒风的助长下不断蔓延,竟然将太和殿前的太和门及其附近的昭德门等门楼宫室给烧毁殆尽。光绪的师傅翁同龢也算是经过大世面的人,他当时亲临灭火现场后也惊叹道:“此灾奇也,惊心动魄,奈何奈何!”

  在戒备森严的皇宫、而且是在光绪大婚前的一个多月发生火灾,这往往被人们视为不祥之兆,或者上天有意降谴示警。对此,慈禧也是忧心忡忡,她害怕民间对此说三道四,于是便用最快的速度处理此事,一是将火灾的责任人严加惩处,因点灯入睡而引起火灾的太监甚至直接处以死刑;二是宣布暂停颐和园工程,以表示对上天的敬畏;三是借光绪新婚提前给京中的朝廷各官和地方上的官员大加封赏,以平息民间的议论。

  火灾虽然被扑灭了,但这时又出现了一个难题。按照清朝的祖制,皇后进宫的时候必须经大清门、午门和太和门进入,这样才能够向北进入内宫。但如今太和门一带已经被烧得一片焦黑,惨不忍睹,实在是大煞风景。
  为了免得别人议论,慈禧决定婚典如期进行,而且皇后也必须要从太和门经过。但是,要将太和门在举行仪式前修缮完毕,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慈禧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太和门一带搭盖彩棚,掩盖火灾的情形。在工匠们的努力下,经过日夜赶工,一座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太和门”彩棚还真在光绪大婚之前完工了。要不是仔细辨认,这座假的“太和门”几乎可以和原来的太和门相媲美。只是,这彩棚毕竟是纸扎的,就像慈禧治下的大清帝国,这时看起来虽然气势恢宏、颇有中兴盛世之象,其实里面不过是些竹架朽木,一经风雨,必然原形毕露。

  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隆裕皇后从大清门经午门、太和门被抬进内宫,光绪的大婚庆典照原计划进行,皇宫内一派喜气洋洋,慈禧也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那就是自己侄女终于做上了中宫皇后。
  六天后,光绪举行亲政大典。大典之前,慈禧先在慈宁宫接受光绪和文武百官的三跪九拜后,光绪这次前往太和殿接受大臣们的朝拜,并颁告天下。由此,慈禧的两年训政期结束,光绪也由此开始了真正的亲政。
  此时的慈禧虽然退政归养了,但光绪仍然无法超越慈禧的权力。在新婚亲政后,只要慈禧在宫中,光绪就必须每天前去请安;如果慈禧在颐和园,光绪也必须要隔上几天前去问安。由此,朝中大事基本还由慈禧来做主,光绪并不敢擅自决定。对此,光绪的师傅翁同龢也在日记中抱怨说:“现在办事一切照旧。皇上虽然可以决定一些寻常的事,但稍难的事就得枢臣参酌决定,疑难的事情则要请太后懿旨了。”

  这种状况,就连外国人都可以看出,慈禧虽然“表面上虽不预闻国政,实际上则未尝一日离去大权。身虽在颐和园,而精神实贯注于紫禁城”。的确,以慈禧之余威,足以构成光绪难以攀越的一座高山。
  四、盛即是衰,转折年代
  37、六十大寿,看来是无福消受
  1889年光绪大婚后,慈禧撤帘归政,再次退回了幕后。尽管在大多数问题上都需要请示慈禧,但光绪毕竟还是获得了一些权力,由此在他的身边也开始聚拢了一批人,这些人大都是没有实权的清流人物,其中又以光绪的师傅翁同龢为首,当时人称“帝党”。与此相对应的,是原慈禧安排下的一批实力派官僚,当时又被人成为“后党”。由于“帝党”是由原来清流党人的南派演变而来,而“后党”是慈禧多年培植的政治势力,因此“后党”又得名“老母班”,而“帝党”被叫做“小孩班”。

  在光绪亲政后的几年中,“帝党”和“后党”争斗不休,但由于“后党”有慈禧在背后撑腰,“帝党”一直都难以和“后党”相抗衡。因此,在甲午战争爆发前的五年中,光绪的执政基本沿用了慈禧垂帘听政时的路线政策。
  在这五年中,光绪预备了一件大事,这就是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的六十大寿。为此,光绪不敢怠慢,他提前2年(1892年)发布上谕,为慈禧的大寿做准备;次年(1893年)春,光绪又下令成立庆典处,专门办理庆典事宜。
  由于古代没有国庆节、劳动节之类的节日,因此皇帝、皇太后的生日便成为清朝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其隆重程度几乎可以和春节并列。倘若是国家安定团结、繁荣昌盛,搞一搞庆典倒也不算为过,何况是民间历来极为重视的六十整寿。因此,慈禧的想法和光绪的做法倒也还算合理。
  但是,慈禧的运气也实在是背了点。转眼间,就到了1894年,这一年的十月就该是慈禧的六十大寿了,可惜的是,这次慈禧看来还是无福消受喽。
  就在这一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朝鲜小王朝被弄得大为惊恐,只好向清廷求救,借兵助剿。清廷顾及朝鲜是自己的藩属国,因此派兵代平其乱也是在清理之中。但当时的日本却心怀叵测,其存心积虑的要将朝鲜纳入到它的势力范围,并曾在朝鲜1882年“壬午兵变”和1884年“甲申政变”中上下其手,可惜都被清廷识破阴谋。这一次日本见清军应邀入朝,于是也借口保护日本在朝商业利益,也派出了大量军队进入朝鲜,兵力甚至超过了在朝清军的数量。

  在朝鲜国王的招抚政策下,此时东学党起义已基本偃旗息鼓,于是朝鲜先后照会日本和中国,要求双方撤军。清廷不想多事,立即答应了退兵要求,而日本却心怀鬼胎,试图借机独占朝鲜,于是朝鲜局势陡然紧张,中日冲突一触即发。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牙山口外丰岛附近袭击并击沉清朝运兵的商船“高升号”,船上七百余人全部遇难。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清军和日本陆军在朝鲜展开激战,但清军败多胜少,一路溃退,平壤失手。9月17日,日本海军与北洋舰队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海面遭遇,双方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最终北洋舰队折损5艘战舰而日本舰队重伤5艘,北洋舰队吃亏不小。

  在战争的紧张气氛下,经过数年精心准备的六十庆典开始变味了。按慈禧的想法,她是想给自己办一个风风光光的寿诞,当时朝廷也是把庆寿当成压倒一切的大事来办的,可在前线失利的消息传来后,朝野议论纷纷,部分大胆的官员干脆直接上书,要求停止庆典工程,将相关费用移作军费。
  在舆论的压力下,慈禧虽说坚持按计划进行庆典活动,但也不得不对大臣们的呼吁有所表示,那就是对庆典规模进行了大规模压缩,如拨内孥300万两银子作为军费、庆典由颐和园改为宫中举行、计划中的一切点景全部停办等。
  对此,慈禧心里这个气啊,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想当年,她四十寿庆的时候遇到亲生儿子同治皇帝病危,没有心思去搞什么庆典;五十寿庆的时候本想热闹一下,可偏偏又遇到和法国人开仗;现在六十寿庆了,也没有安生日子,连这小日本都欺负到头上来了。慈禧愤愤不平,她心想,我为大清辛辛苦苦操持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皇帝也亲政了,我也该好好享享福了。即使是平常人家的老太太,这六十大寿也该热热闹闹的庆祝一下,可我怎么每次大寿都碰到这样或是那样的倒霉事呢?我这招谁惹谁了?

  气归气,庆典还得照常举行。九月二十五日,京中的王王大臣及外省的地方官员开始向慈禧进贡礼物,由此也拉开了庆典的序幕。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就在第二天(九月二十六日,10月24日),日军渡过鸭绿江,大举侵入辽南,随后又在花园口登陆并向大连、旅顺进犯。在日军的进攻下,清军一路溃败,几乎无一胜绩。
  说来讽刺的是,在日军占领大连湾的这一天(十月初十日),恰好也是慈禧的六十寿辰。这一天,慈禧太后闷闷不乐的前往皇极殿接受光绪皇帝和文武百官的朝贺。这一天,虽然紫禁城里四处张灯结彩,宁寿宫的大戏锣鼓也已经敲响,看上去是一派喜庆色彩,可在战争失利的阴影下,进进出出的大小官员们个个神色紧张,交头接耳的尽是些前方战场的小道消息。

  对此,慈禧自然是看在眼里,这心头的滋味别提多难受了。可能是过了近30年的和平日子(除了海战,中法战争基本在越南境内),慈禧还真没有想到的,自己的六十寿典会碰到打仗这种倒霉事,而且战争的结果还是大败特败,几乎没有可以值得夸耀的。如此一来,这场筹备了数年并耗费上千万两白银的万寿庆典,最后还是被小日本的隆隆炮声给扫了兴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