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当国:慈禧太后的一生也不容易》
第42节

作者: 金满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臣是二十余岁李鸿章奏调入营,故亦略知军务。后来还蒙恩典放过山东关道,又调直隶关道。
  问:你可能通外国语言文字,出过洋否?

  对:臣不曾学过外国语言文字,亦不曾出洋。
  问:你办洋务还要用翻译,近来汉奸甚多。
  对:臣用的翻译都是正派人。臣亦格外谨慎,所以一个翻译不放心,总用两个翻译,便不敢欺蒙。
  问:这个法子甚好。我晓得你办事极认真。国中艰难,还是你认真好好的办。
  对:臣蒙恩典,总是遵旨认真办理。但臣所办的事总是极难的事,人不知道,百般谤毁,若不是忍辱负重,早已不成了。这班闹的人,叫做清议。恐将来总有一天办不动。

  问:不错,是叫做清议。都是这班人闹坏了,不然皇帝亦不至于如此着急。你不要管他,只是认真做去就是了。
  对:臣总竭尽心力而已。
  这时,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说:“你亦问他几句话?”
  皇上问:你可是从湖北到保定来?

  对:臣是从上海到天津,再到保定。
  皇上问:上海一带,年岁如何?
  对:江南六、七、八月,雨太多,稻子还不大碍,棉花大坏了。近年百姓多种棉花,七八月间大雨,棉花一项民间亦要少收一二千万银子。
  皇太后问:南边多雨,北边再三个月不下雨,麦子不能种。宫中天天求雨,你在北边二十年,你晓得这时不是下雨的时候。天时亦不好,外国又是如此,我近来焦急的睡不着觉,苦得很。
  对:天下之大,水旱偏灾,总是有的。天下事只要得人,皇太后不必过于焦灼。皇太后是识得人的,只要内外有十几个,同心协力,练成二十万好兵,不难自强的。
日期:2009-04-16 12:21:50

  (四)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即庚子年)七月二十三日,慈禧太后西逃途中,极为狼狈,所幸怀柔县令吴永前来接驾(吴永为曾国藩的孙女婿)。
  慈禧太后问:汝到任几年?
  吴永答:三年矣。

  问:县城离此多远?
  答:二十五里。
  问:一切供应有无准备?
  答:已敬谨准备,惟昨晚方始得信,实不及周至,无任惶恐。
  谓:好,有预备即得。
  慈禧太后说到这里,忍不住放声大哭。
  慈禧太后说:予与皇帝连日历行数百里,竟不见百姓,官吏更绝迹无睹。今至怀柔县,尔尚衣冠来此迎驾,可称我忠臣。我不料大局坏到如此。我今见尔,犹不失地方官礼数,难道本朝江山尚获安全无恙耶?

  慈禧哭罢,又诉说道: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秸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晓间寒气凛冽,森森入毛发,殊不可耐。尔试看我已完全成一乡姥姥,即皇帝亦甚辛苦。今至此已两日不得食,腹绥殊甚,此间曾否备有食物?
  答:本已谨备肴席,但为溃兵所掠。尚煮有小米绿豆粥三锅,预备随从尖点,亦为彼等掠食其二。今只余一锅,恐粗粝不敢上进。
  谓:有小米粥,甚好甚好,可速进。患难之中得此足矣,宁复较量美恶?
  在进食了几碗小米粥后,慈禧太后又召见吴永。
  问:此行仓促,竟未携带衣服,颇感寒冷,能否设法预备?
  答:臣妻已故,署中无女眷,惟臣母尚有遗衣数袭,现在任所,恐粗陋不足用。
  谓:能暖体即可,但皇帝衣亦单薄,格格们皆只随身一衣,能为多备几件尤佳。

  答:臣回署当检点呈进。
  谓:尔可先回去料理,予与皇帝即将启行矣。
  答:臣候叩送圣驾即行。
  谓:我乘延庆州轿子,舆夫已疲劳,此处能换夫否?
  答:臣已预备齐楚。
  至此,慈禧太后才算缓了口气,沿途也开始有地方官接待了。
  (五)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十七日,慈禧太后回銮途中在河南洛阳行宫中召见河南巡抚于荫霖(此人思想守旧但为官清廉)。
  于荫霖请安后,慈禧太后让光绪先问,光绪问话声音轻,于荫霖没有听见,光绪便问:话未听清晰?
  于荫霖对:臣耳聋,请皇上大声说。
  慈禧太后说:是问你几时来的?

  对:臣初五日来的。
  问:你就住在河南省么?
  对:住在南阳。为圣驾回銮,来趋觐天颜。
  问:原来哪想出来?大家推着拉着,也不知怎么迷迷糊糊直至西直门方明白,哪想出来着。宫里缸里前几天令他们俱把水上满,本无出来之意。
  对:幸而皇太后、皇上出来,此正天下臣民之福。
  问:你们几时知道的?
  对:七月二十后,传闻不一。彼时臣等惶惑不知所措,直至八月初五日,始知确信。此半月内非复人世。我皇太后、皇上受此艰难险阻,臣耳不忍闻,口不忍言,此皆臣子之罪。臣为疆臣,不能救急,尤罪不可逭。

  慈禧太后听到这里,又忍不住拿出手巾拭泪不已。
  对:天下乃仰仗皇太后、皇上,以图将来挽回。
  问:你多大年纪?
  对:臣六十四岁。
  问:看你精神还好,你有病是什么病?
  对:臣自前年在湖北遇病后,左耳聋,仅剩一二成听得。右耳从前尚有六七成,近亦不过五成可听。所以皇上问话听不见。又腿力迟滞,最苦是睡不着,少用心便犯,彻夜不睡,次日便头晕。
  谓:可不是睡不着便头晕不好受。今日要用的人,皆是外人不答应。
  对:臣受皇太后、皇上曲全,感激无地。臣深知皇太后、皇上不得已之苦衷。

  慈禧太后听后很高兴,问:你们都知道吗?
  对:都知道。
  问:你在湖北几年?
  对:一年半。
  问:张之洞办事还好?

  对:办事尽心。
  问:他办洋务还好?
  对:他留心外国情形,通晓洋务。
  问:湖北交涉教案事多,州县中能办教案者尚有人?
  对:也还有。
  问:你从何官出来?
  对:臣从翰林院衙门出来,(中间省略),上年到河南。时至今日,无论什么事全在得人。

  谓:正是,就是乏人用,连出使也没人用。
  对:今日朝廷势孤,臣以病躯不能刻即出来报效。然言念时局,刻刻疚心。臣具有天良,岂敢自图安逸。以臣愚见,什么是人才,存心忠爱,向着国家者,才是真人才。臣平日留心体察访问,意中尚有数人,恐面奏不能记得,可否具折上达,听后录用。
  谓:可以,尽管具折。
  对:今日法诚当变。所变条目亦全是应办之事。但我中国积弊,人心不变,法断变不好。就是面子变,骨子亦断不能变。中国之病,全在粉饰欺蔽。皇太后、皇上哪里知道折上说的全靠不住,全是纸上空谈。总而言之,全坏在一个利字。这个病根不去,譬如盖房子,地基不清,如何盖得好?即如洋人税务司,他的薪水厚,除去薪水外,就能不要一个钱。洋人最看不起中国者,中国官吏全是舞弊。中国无一个不要钱之官,无一个见得人的钱。以臣愚见,莫若先外从督抚以至州县,以及一差一事,凡干系利字者,全行揭开,进款若干,出款若干,明白揭出。可去者去,不可去者不必强去。不但使之足用,并当使之有余。如此使个个心里干净,光明白地,然后但去实心办事,方能办一件是一件。不然无论如何变法,必是欺上加欺,蔽上加蔽。(以下省略)

  谓:可不是么,外国全讲一力字,无论怎办,兵不强,断不行。(以下省略)
  注:慈禧太后在回銮途中不断接见地方官员,也主要是为了解地方政情并拉拢官员,为即将开展的新政做准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