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老师的青云之路》
第42节

作者: 罗英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都是哥哥指点得好,我领悟能力不够,还没达到哥哥提出的要求啊。”
  “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领悟不领悟,其实很多时候还得看机遇,一味求快,未必就能够达到目标。坐,喝茶。”龙再林交心的话,刘秘书顿时又有新的感觉。
  欲速则不达。这句话老早就知道了,可在处理具体情况时谁能真正领悟?要是人人都明白这奥秘,世界每天发生的车祸会少一半以上。

  突然刘秘书想起网络上一个对闯红灯者的神留言:闯过了,快几十秒;没闯过,快几十年!
  如今,自己所处的情况,不也是很微妙吗?机会就在眼前,书记提一下,下一批晋升副科的名单就有自己了;书记按一下,很可能再下一批都没机会。
  长长地喝口茶,刘秘书觉得今天这一趟无论如何都值了。
  聊一阵白泥的见闻,菜上来了:酸辣肥肠、醋溜猪肝、青椒牛肉丝,外加三鲜汤。这是两人凑在一起的最爱,也是这家农家味最拿手的菜谱。
  两瓶二两五,刘秘书抢着开瓶,先给龙再林倒酒,规规矩矩端给他,龙再林见刘秘书如此,满意地说,“老弟,我们是自家兄弟,不讲那一套,随便才好。”
  “老哥,这是应该的,我也唯有这点心意。对哥哥是真心诚意的。”

  “来,先来一口。”龙再林举杯表示了下,浅浅地抿一口酒。两人的酒量都不错,但中午如果喝多,会让人察觉,领导责怪下来可不好受。
  “我敬哥。”刘秘书把杯子放低,和龙再林碰了碰。一杯酒慢慢变少,两人情绪渐渐到位,刘明书说,“哥,问你个事情。”
  “说,哥知道的都会给你解说清楚。”
  “谢谢哥。之前,区里整合教育资源,如今有什么变化吗。”
  “你说的是撤并村小、乡镇中学的事情,是吧。”
  “我不太懂,那是哥的专业。”
  “那是五年前的推动的工作,也是遵从省里下来的工作意图。集中优势资源,将教育办好,桔城市从上到下当年就完成撤并工作,修建寄宿制办学点。我当时还不在督导室呢,不过,后来我把当时的资料查阅一遍,对整个工作进程是清楚的。”
  “如今教育局对撤并小学有什么态度?”

  “能有什么态度,集中优势资源,形成集群力量,显然对我们区教育有很大促进作用,收到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我们镇有个村小,很偏远,当年村里不配合学区工作,村小一直保持到现在。规模呢,总计二三十个孩子还分三个年级,老师严重不足,自然没有教学效益。前几天,村里突然报到镇上,说村里教学楼是高等级的危房,想拆掉重新修新教学楼……”
  “还有这回事?没听说。”
  “镇里这段时间在做工作,老哥,你也知道,村干们本身就说不通道理,目光就那样,只看眼前。对了,村里还有一个外省来支教的老师,年轻人,也搅和在里面……情况更复杂了。”
  “支教老师闹什么?”龙再林念一句,摇摇头,“也是,外面来的人见不得风就是雨的,也正常。你知道吗,有个省城的记者,还专门盯上我们教育局,事事跟我们主任较劲,交锋好几次了。如今,我们主任提到他就头痛,我们也无力相助。”

  提到外面的人,龙再林疏似乎有一肚子的话。
  “哥,如今基层的人对国家政策很模糊,据说那个支教的还要到教育局去闹……镇政府这边做了一些工作,思想也难统一。今天,专门来向老哥请问这个政策的,听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
  “你说的这个情况我知道啦,局里这边我问问,也不能让谁来胡闹,那不是笑话吗。”
  白泥区有98万人,乡镇三十二个,全区中心完小、九年制学校、独立中学、独立小学、民营中小学等等,涉及到千家万户。对于如何发展地方教育,这样的问题一直都有争议,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

  即使几年前从省里到市里、到白泥区进行整合教育资源,对偏远乡村小学采取撤并,集合在一起建立教学点的办学模式。资源集中后,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规模壮大,能够配齐老师上课,而不再像之前那样,一个老师包一个学校的做法。
  不过,对于采取教学点进学办学的模式,同样有非议。最大的一件就是针对低小年纪,到教学点集中是要他们寄宿!
  可以想象,十岁之前离开家人去寄宿,生活上怎么管理、怎么做好自己的事务等等,生活老师要配备多少才能保证所有寄宿学生得到关爱。
  十岁之前的儿童离开家人当真能够独立生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寄宿后离开父母,对家庭、亲情会有多大伤害?以后这种家庭在亲情上将会是什么样的演变。
  这些都将是以后才发生的事情,可真让人担心。人的生存价值到底是什么,家庭在社会中到底有多重要,没有完整的结论可大多数的人都明白,家庭是社会的基石。社会基础伦理一旦变迁,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吗?
  儿童寄宿还存在一些让人担忧的问题,比如管理到位、校园欺凌、离家后的心理变化、生活营养等等。学校生活老师的管理,作为社会和家长,寄予的期望不会高。因为学校和老师不可能对学生全跟进,只要有管理空白时段,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村小撤并之后,多数村子没了学校,成年劳力又外出务工,村庄空荡荡的,死气沉沉。没有学校就没有未来、没有新生,这样长期以往,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这种也是不少人担心的。

  基于种种问题现实上无法解决,对于撤并学校的做法,虽然已经是定论,依然有很多质疑声音。
  社会的延续是有自身的规则,良序的社会发展才是人们期望的生存模式。
  平日下午,龙再林经常找一个借口就不去办公室的,今天心里有事,还没到点先进办公室。
  办公室有一套完整的茶具,督导室主任钱慧爱喝茶,虽然她喝茶没太多讲究,却爱琢磨茶道、规则和过程。
  烧的水是桶装水,龙再林烧好水,清洗茶盏。茶盏是青花瓷的,是不是真品根本不重要,一套茶具当时网购才几百元,所有用具的品质可想而知。
  小茶壶外表也是青花的,看起来不错,有品位。龙再林平时看钱慧泡茶,也知道泡茶的程序,泡好后分一盏来自己喝。
  一盏茶还没喝完,钱慧风风火火进了办公室,见龙再林在里面喝茶,笑着招呼,“龙主任今天不下学校?”
  “大钱,喝茶。”教育局姓钱的有两位,钱慧五十来岁,平时大家都喊她大钱,另一位是在局办公室,人称小钱。

  钱慧坐下,收了她风风火火之态,端了茶盏浅浅一抿,“不错不错,今后游客人来,龙主任可主持泡茶了。”
  “还得跟大钱多学习,我会泡茶,却掌握不了泡茶文化。大钱你泡茶,那是一种优雅和气质。”
  “没有没有,我也在学习。龙主任,建议有空多读几本关于茶文化的书籍,有帮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