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凶手的目的是为了误导警方,让警方相信死者死于水果刀,而水果刀上只有另一个死者和凶手自己的指纹。凶手想让我们相信,段奎死于自杀或者死于另一个死者之手。”肖峰接过程志远的话,继续分析。
“假如段奎是死于另一个死者呢?”柳青问道。
“如果你的假设成立,问题又来了。赵勇刚明确死于刀伤,如果是赵勇刚杀死了段奎,那又是谁杀死了赵勇刚?如果赵勇刚杀人后自杀,那他身上的七八处刀伤又该怎么解释?”肖峰说。
“我倾向于排除赵勇刚死于自杀。一个决心自杀的人不应该有那种表情……愤怒的表情。”程志远说。
“我更加坚信最初的判断,案发现场一定还有第三个人。拉上窗帘的那个人就是第三个人,证据就是窗帘的一新鲜裂痕。那种裂痕只有在情急之下,用力过猛才可能造成。”肖峰说。
“会不会是其中一个死者造成的呢?”程志远问。
“我相信不是。假如两个死者其中一个有预谋杀人,在行凶之前他完全可以从容拉上窗帘;如果是两人在争吵中冲动杀人,行凶后再拉上窗帘,就没有必要那么仓促,以致于拉坏了窗帘。别忘了,那把崭新的水果刀是指向预谋杀人的。”肖峰从椅子上站起来,来回跺着步子:“一个有预谋倾向的案发现场,发生了什么才算仓促之间?仓促之间……仓促之间……”
“难道凶案败露了……有人目击了案发过程?你们在走访过程中有没有发现疑点?”肖峰突然发问。
“你这样一问,我到觉得正对面的15栋8楼那个叫……叫……”柳青接不上话了。
“姚晓菲。”程志远提醒她。
“对,姚晓菲有疑点。”柳青说。
“哦?”肖锋和程志远几乎同时哦了一声。
“具体证据没有,就是一种女人之间的直觉。”柳青说。
“破案不能靠直觉的。”程志远说。
“说说你的直觉。”肖峰说。
“记得昨晚问到她看了什么电视的时候,她明示迟疑了一下,而且回答说不记得了,一个舒舒服服吃着冰激凌看电视的人会第二天就不记得看的什么内容了吗?这说不通;问她当晚窗户是不是关上的,她同样有迟疑,我注意到了她有意无意地动了动身,下意识地想挡住我们看向阳台的视线;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她犹豫了一下,想说什么但没说,她目送我们进电梯,电梯门即将关闭那一刻,她的眼神很奇怪,我说不上那个眼神是什么,就是感觉很奇怪。”柳青一口气把疑问说完。
“嗯,这是一条重要线索,你们再去走访一下这个姚晓菲。我怀疑案发现场的第三个人可能发现了什么。”肖峰点点头,“另外,我们要扩大调查范围,把凌晨零点到早上上班时段出入小区的监控视频也调集出来,重点排查这个时段离开小区的人和车辆。”
自己被监听,妹妹受到威胁,姚晓菲毫不迟疑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失踪。
这天一早,她开始制造假象,把阳台的窗户半开半闭,窗帘整个拉开,找来几件干净衣服打湿水,稍稍拧干挂在阳台上;再把卧室和客厅的灯打开,把电视机也打开,调到常看的电视频道。
准备妥当后,她收拾好行李箱,掐准正常上班时间,打开房门;关上房门后,扯下一根头发,一头栓在门把手上,一头用钥匙塞进锁孔。
她来到地下停车库发动机汽车,趁发动机响起,用手机给院长发了一条短信,告诉院长事后她会回公司详细解释她必须离开一个星期的原因。考虑到那个陌生男子甚至知道她昨天下班的行车路线,她相信不仅家里,自己的手机也被对象监听了。
发完短信,关掉手机,取下电池,她把车不紧不慢地开出地下车库,以正常车速,按正常上班路线开向公司方向。途中,她刻意找了一个路边早点摊停车,下车买了早点,借此确认后面是否有可疑的车辆。
离公司大约一公里处有一个大型转盘,她把车拐上转盘,按正常车速绕着转盘转圈,一边转圈,一边通过后视镜观察后面的车。转到第五圈的时候,正好有辆大货车准备拐出转盘。她紧紧跟在大货车后面,看准机会一个加速,超越大货车,然后迅速回到右车道,紧紧贴在大货车的前面,尽可能借助货车的高大车身隐藏自己。
公司就在附近,她对这一带的路况相当熟悉,故意将车开到这一带也在她的计划之内。她迅速盘算出了一条复杂线路,拐下转盘前行200米,一个90度急转,拐进一条小巷,再做了几个左拐右拐的突然变线,最后把车停在一个手机**店门口。她扫了一眼前后左右的车辆,记住了它们的数量和颜色。
她进入**店,谎称手机昨天弄丢了,今天出门匆忙,身份证也忘了带,自己也记不住身份证号码,现在急用手机,恳请销售员通融通融,在没法留下身份证信息的情况下,卖给她一部新手机。
一大早迎来一个漂亮的女顾客,又是开门首单生意,销售员连说“理解理解”,不忘加了一句,“买一部好点的怎么样?”
当然没问题,她拿上新手机,走出**店,确认了一下四周的车辆,又走进旁边的一家超市,挑选了一大推食物,出来后再次确认前后车辆,快速钻进汽车,急速驶向公司相反的方向。
半个小时后,她驾着车出现在距离C市出城高速路口约3公里的地方。前几年,她和公司同事到这附近的农家乐度过假。凭借模糊记忆,她把车拐进靠右手的一条小道,开进越来越密集的山林。
沿着崎岖的山道前行不久,她看见了曾经来过的那家农家乐,却刻意将车绕过农家乐,继续向前,最后来到一个记忆中的天然形成的水池边。
她找好一个斜坡,把车头对准水池,把车缓缓滑行到斜坡中央。拉紧手刹下车后,她脱下上衣、裤子、鞋子,一起扔在驾驶座上,再从后备箱取出一个女式旅行箱,重新穿戴一番。她从刚买来的食物中分出一小部分,连同旧手机扔在汽车的后排座位上。
一切准备妥当,她找来一块石头,塞在汽车的后轮前面,再钻进汽车松开手刹,关上车门,来到汽车侧面。她仰面半躺下去,双手着地支撑身体重量,用脚后跟抵住石块,用力往前一顶。石块顶了出去,汽车缓缓向下滑动。她起身来到汽车尾部,推着汽车往下。汽车下滑越来越快,随后一点一点没入水中,直至整个车身消失不见。
不到1个小时,她拖着旅行箱,来到距出城高速路口约2公里处。这个时候的她已经从一个职业女性变成了一个性感女郎,盘发变成了披肩长发;至于面部的变化,她相信就算是和她朝昔相处的同事也不能第一眼就认出来——这对一个美容医师来说,这根本不算难事。
C市因特大暴雨造成的内涝正在缓解,部分禁止通行的高速路口开始放行。她用新手机叫了一辆滴滴车。在等车的间歇,她给远在Q市的妹妹打了个电话,用妹妹最习惯的语调告诉妹妹,她要出差一个星期,说好周末要去看妹妹的计划不能实施了。她不着痕迹地提醒妹妹,这段时间尽量少出门,注意安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