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半,中国军队最猛烈的攻击指向了英29旅,英29旅的阵地立即遭到了中国第39军第116师的猛攻。首先遭到攻击的是旅右翼的皇家诺森伯兰燧发枪手团第1营,该营被击退了一小段距离;接着,旅左翼位于釜谷里的皇家奥斯特来福枪团第1营也遭到攻击。中国116师347团冲入该营阵地,将其两个连打得向后逃去。英29旅的阵地危在旦夕。为了保住阵地,该旅步兵在坦克的支援下拼死发起反击,总算在下午夺回了丢失的阵地。
1月3日中午,汉城郊外如雷鸣般的枪炮声响彻汉城市区。在美第8集团军的前进指挥所里,李奇微一边听着城外传来的枪炮声,一边对当前局势进行了分析:
目前,人数占绝对优势的中国大军已开始对只有两个美军师(7.5万人)防守的汉城桥头阵地发起进攻;在洪川一带,还潜伏着北朝鲜第2军团和第5军团估计达8——12个师的部队,严重威胁着汉城的东侧后。一旦这些北朝鲜军向大田或大邱进攻,切断汉(汉城)釜(釜山)公路,后果将不堪设想;此外,中国第42军和第66军已占领加平和春川,对汉城东北方向构成了很大威胁。综上所述,汉城桥头阵地已无法固守。更何况,由于各部已基本退入C线,继续固守汉城桥头阵地毫无意义。现在,是时候放弃汉城了。
1951年1月3日下午1点,李奇微向美1军和美9军下达命令:放弃南朝鲜首都汉城,撤退到汉江以南的C线上。在下达撤退命令后,鉴于必然会出现撤退导致的士气低落,李奇微特别强调,各部必须要带走战友尸体、不准遗弃伤病员、不准遗弃装备。撤退过程中,各部要密切配合,在保持自身完整的同时尽可能地杀伤、迟滞敌人。
从汉城向南撤退,就必须通过汉江。在中国军队来攻的几天之前,联合国军就已爆破了汉江上的所有桥梁。现在,汉江上只架有一东一西两座联合国军工兵架设的工兵舟桥,这两条舟桥成了极为关键的生命通道——此时正值严冬,汉江结了一层10——13厘米的冰,这样厚度的冰层是无法承受拥有大量重装备的大部队过江的。李奇微命令美骑兵1师副师长查尔斯•帕尔默准将(原任美骑兵8团团长)负责汉江舟桥的交通,任命他为交通协调组组长,并冷酷地告诉帕尔默,难民只准在下午3点前使用公路和汉江舟桥。3点以后,如果还有难民走上舟桥或公路,妨碍联合国军撤退,就让宪兵向他们头顶上方鸣枪示警;如果他们依然不离开,就对他们开枪。此外,李奇微还命令各军军长:不准难民直接穿过联合国军的阵地。如有难民强行通过,各军军长可根据自己的判断下令射击难民。这样,既可以防止中朝军队伪装成难民混入联合国军后方,又能避免难民阻塞联合国军的撤退道路。
与此同时,和撤离平壤时进行的破坏一样,联合国军对汉城市区无情的大破坏开始了。市区里,所有可能被敌方利用的设施无论公私都要被爆破、销毁。汉城市内,所有军事设施和大量民用设施都在燃烧;大批难民出逃,许多人都在离家之前烧掉了自己的房子。寒风吹彻,火借风势,汉城市区的许多地方都已浓烟滚滚、陷入一片火海——汉城是朝鲜半岛上的第一大都会。朝鲜战争爆发前,该城拥有150万人口。1950年6月开战后,在汉城陷于北朝鲜军之手前夕,有超过40万人向南逃走;到联合国军光复汉城后的1950年12月,汉城的人口又回升到120万——130万之间。在中国军队发起第三次战役前后,由于担心汉城会再次陷落,有20——30万人逃离了。这样,到1951年1月3日下午联合国军开始撤离汉城时,汉城尚有约100万人口。随着李奇微下达了撤出汉城的命令,南朝鲜政府宣布迁都釜山,并提醒出逃市民最好不要使用公路和桥梁。随后,在汉城的南朝鲜政府机关人员和西方国家驻韩使团便乘上火车和有特殊标识的汽车,在美1军军部的安排下开始撤离汉城。时隔半年,汉城市民们再一次被抛弃了。听闻迁都的消息后,有超过50万人开始像雪崩一样逃难。
朝鲜民族是个饱经战争苦难的民族。对战争中政府发出的不要使用公路、桥梁的命令,已对苦难麻木了的难民们没有任何反抗、也没有任何质疑,只是顺从地穿过白雪覆盖的山岭、汉江冰面向南走去。在下达了撤离命令后,李奇微来到汉江舟桥北端,察看撤退现场。在那里,他看到了一副异常凄惨的景象:大批大批的难民正在穿过汉江冰面,难民的队伍在白雪之上向南缓缓蠕动着。年轻的父母们推着装满行李的手推车,行李中间坐着他们的孩子;小伙子们背着他们年迈的父亲、母亲或残疾的兄弟;有的人赶着载满东西、坐着孩子的牛车,结果沉重的牛车压碎了冰面,整个沉入冰冷的江水中;有的背着比自己身体还要大的包袱,那里面装着他们的全部家当。1月的寒风冰冷刺骨,不少背着大包行李的人都摔倒在厚厚的积雪中,无法爬起。等待着他们的命运,将很可能是被活活冻死——没有人帮助他们,所有人都在顾着自己和家人。不久之后,尽管李奇微将难民使用公路和桥梁的期限延长到下午6点,但几乎依然没有难民使用公路、桥梁。
1月3日,在难民撤离的同时,美1军和美9军的撤离计划被拟定了出来。美1军将以美25师27团为掩护部队,在汉城西面占领阵地,掩护美25师主力和在汉城东北角的英27旅撤退。完成掩护任务后,美27团方可撤退;美24师的四个团(美骑兵1师7团已配属给该师,位于最右翼)里,左翼两个团先撤过汉江,右翼两个团则跟在他们后面撤离。撤到汉江南岸后,美骑兵7团便回归美骑兵1师的建制,美24师则成为军预备队,部署在C线以南。
1月3日下午,美1军和美9军按照上述计划,开始放弃汉城,撤往汉江南岸。两座汉江舟桥一下子挤满了车流和人流。一辆接一辆的卡车把桥弄得摇摇晃晃。由于舟桥承重量所限,坦克、自行火炮和拖着火炮的牵引车只能以每辆之间距离69米的队形过桥。当沉重的204毫米榴弹炮和英军巨大的“百人队长”MK1坦克过桥时,站在桥边观看部队撤退情况的李奇微简直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这些巨型装备会把脆弱的舟桥压垮。所幸,舟桥能够承受它们的重量,这些巨型装备都安然过江了。1月3日入夜时分,感到放心的李奇微返回他在汉城市内的指挥所,准备收拾东西撤退。李奇微首先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李,并带上了一家三口的合影——那是在残酷而陌生的朝鲜战场上唯一能够让他感到温暖的东西。随后,他有些恶作剧地从手提包底下翻出一件破烂的睡衣,把它钉在办公室墙上,在睡衣上面写了一句话:
“第8集团军司令官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致意。”
办完这件事后,李奇微带着行李乘上吉普车,驶过汉江,在撤退的人流和车流中来到和汉城一江之隔的永登浦,来到了设在那里的临时指挥所。入夜之后,由于丨警丨察已经撤走,汉城市区内的治安陷入一片混乱。在郊外传来的枪炮声里,在市区内的熊熊火光和冲天黑烟中,整座城市成了抢劫者的天堂。火势在四处蔓延,汉城在燃烧。燃烧的汉城已经成为一座死城。
美24师方面,撤退进行得很顺利。美24师率先撤退的左翼两个团——美19团和美21团迅速脱离和中国军队的接触,到1月4日凌晨2点已经全部通过汉江东舟桥撤到汉江南岸,美军工兵遂于上午7点30分将东舟桥爆破;从1月4日0点开始,该师的两个右翼团——美5团和美骑兵7团以及英27旅也踏上了撤退之路(英27旅殿后)。到上午9点,这些部队全部通过了汉江西舟桥,完成撤退。在整个撤退过程中,他们奇迹般地没有遭到中国军队的任何攻击。
对美军来说,中国军队在这一夜不向美24师攻击着实令人费解。其实,这是***和韩先楚在1月3日下午制定的新的作战计划导致的。根据两人的判断,由于美24、25师已从汉江桥头阵地南退,继续以右纵队向汉城做向心攻击已没有可能大规模歼敌。右纵队东翼的三个军(中国39、40、38军)应当于原地修整一天,在当夜不再发起攻击,尔后向东南方向的杨平(位于汉城以东约50公里、南汉江北岸岸边)方向进攻,夺取杨平、渡过南汉江,迂回到美1军和美9军的后方;西翼的中国第50军继续向汉城攻击,在美1军和美9军撤离汉城后随同北朝鲜第1军团进占汉城。这样,撤到汉江南岸的美1军、美9军将陷入包围,从而被人数优势的中朝大军围歼。
因此,这一夜,中国39、40、38军没有向汉城桥头阵地进攻,美24师毫不费力地撤出了汉城。但是,左翼的美25师却继续遭到中国第50军的攻击。该师还要经过一番苦战才能撤出去。
如前所述,在美1军的撤退计划中,美25师27团将担任掩护的任务。1月3日下午撤退开始后,美27团在汉城西北面和北面5——8公里处建立了掩护阵地。在该团官兵身后,部署着为他们提供炮火支援的美炮兵第8营。撤退开始后,师的另外两个团——左翼团美24团和右翼团35团都安然脱离了和中国军队的接触,未经任何战斗便于1月4日凌晨1点全部过江。然而,英29旅却在佛弥地遇上了大麻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