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刻间兴亡过手----郑国霸业兴衰录》
第28节作者:
子非嘉澍 日期:2020-04-07 16:42:28
===
36
声势浩大的五国伐郑,虽然联军凯旋而归,连始作俑者卫公子州吁都被权臣石碏杀掉,但是此次战役依然不能说结束。五国伐郑中,郑庄公为了分化敌军,用流亡在郑国的公子冯将宋国军队调动到长葛。宋殇公发动的旨在将公子冯除之而后快的长葛之战,一打就是一年。
冬十有二月辛巳,宋人伐郑,围长葛。《左传隐公五年》
现在我们对于旷日持久的围城战,默默脑补的场面一定是尸横遍野鱼死网破的人间地狱的惨状。但是这场长达一年的围城战刷新了我们现代人对于战争的印象,体面而优雅,堪称是贵族战争的典范。《谷梁传》对这场围城之战的记载是,“战不逐奔,诛不填服”。翻译一下,也就是说,战争不以屠杀对方有生力量为目的,战胜方不趁胜追击,诛杀对方战犯不杀战俘。
完全不是我们现在或者古代话语体系中战争的概念,因为这样的战争从战国时代开始就已经绝迹了。我们已经离开那个优雅而雍容的贵族时代,很久了。
战争是要付出代价的,贵族的战争可能更是耗费巨大。
宋殇公必欲除公子冯而后快,而且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兵,代价巨大。虽然历经一年的苦战,终于攻陷长葛,但是公子冯却在城陷之前的一刻,跑回了郑国国都新郑,去向郑庄公复命。不知道这是不是郑庄公苦心孤诣谋划的一场苦肉计,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宋国耗费巨大的一场军事行动,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宋国会不会占据长葛,并且对郑国形成蚕食之势呢?
那让我们回头再来看看,这场宋国投入巨大国力打的长葛围城之战。
首先,郑庄公挑选长葛这个地方作为分化联军,让宋军陷入苦战而无法自拔是精心选择的。我们翻看下春秋时期郑国的地图,长葛这个地方地处郑国的腹地,离宋国本土比离郑国国都还要远。这样,如果宋国拿下长葛的意志足够坚定,那么就意味着宋国必须要耗费巨大才能维持绵长的后勤补给线。
其次,郑庄公所确定的政策就是,让宋国放开了手脚去打长葛城。长葛城距离国都新郑近,而如果郑国选择救援长葛城的话,宋国人是连跑都来不及的。郑庄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宋国人打长葛,甚至连联军都已经撤了,郑庄公还是不去救援长葛,就这么抱着手在旁边看着,就像在看别人家的热闹。最后,虽然经过了一年的艰苦攻城战之后,宋国人终于攻陷了长葛城,但是这其实是一场虚假的胜利。对于宋国来说,地处郑国腹地的长葛是一块飞地,四周都是虎视眈眈的郑国军队,随时有被吞掉的可能。而且要维持漫长的补给线给城内提供给养,耗费巨大,打下来就已经够费劲的了,守城的难度要比攻城更加巨大。而且最重要的是,公子冯跑了,宋国人此战在战略上是彻底输了。
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这种判断,后来宋国军队在长葛并未形成实际的占领,甚至于未经一战,便放弃了这座花了一年时间才打下来的城市,带着一身的疲惫返回本土。
郑庄公定下的这个疲宋之计,堪比百年之后韩国的疲秦之计。只不过疲秦之计只不过使得韩国获得十年的苟延残喘,而疲宋之计则开启了郑国图霸的序幕。
对于郑庄公来说,虽然宋国围攻长葛一年毫无斩获,但是被人堵着门打也终究是没有面子的事情。宋国一定要打,这口恶气一定要出。
但是这个仗怎么打,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朝会之上,祭足进言,“今五国形成对我国的封锁联盟,并且悍然发动对我国的不义之战,虽遭其应得之挫败,但此仇不可不报。请君上兴兵讨伐,以儆效尤。”
郑庄公说,“如今五国之中挑头的卫国发生了内乱,暂时不足为虑,短期内没有卷土重来之虞。然中原地区各诸侯国势力犬牙交错,全凭武力征讨,虽可实现一时一事之得失,但终非长远之策。“
祭足与一班朝臣不解,郑庄公说出他的想法。
”如今之战事频仍,卫国内乱无暇西顾,鲁国公子翚擅权,祸起萧墙也为时不远了。宋国因公子冯的原因与我不睦,陈蔡等一班小国左右摇摆,聊以自保。中原域内各大势力犬牙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争一城一地之得失于大势无甚影响。要改变周边对我不利之战略态势,唯有远交近攻之策。“
祭足又问,“敢问何谓远交?“
”宋卫等国战略位置环环相扣连为一体,且背后无牵制之敌国,敢于放手攻打我国,而不用担心腹背受敌。我们只需与宋卫诸国东方之齐鲁相交好,使其成为盟国,则宋卫等国必不敢轻举妄动。“郑庄公稍稍顿了一下,继续解释他的计策。
祭足问道,”远交近攻的计策是不错,但是鲁国刚跟我们打完仗,当真能与我国结盟么?“
“齐鲁两国,我国与齐国有石门之盟,自是我之战略同盟。而鲁国与我并无宿怨,不过是因为其执政公子翚因利所诱。如果以金元开路,再请齐僖公为我斡旋,则结好鲁国并非难事。“
郑庄公站在战略局势的高度,对于郑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抽丝剥茧的剖析,理清了扭转目前颓势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那就是结交远方大国,使其成为中原诸国背后的牵制力量,一众大臣茅塞顿开。
“不过陈国地处我国与宋国之间,其战略缓冲的作用非常重要,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郑庄公与一众朝臣确定了当前对待陈国的军事威吓的战争策略,那就是胡萝卜加大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