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咳—— 纽约都市生活,真实场景体验》
第4节作者:
牛伊万 当琳达大姐把S银行全球VIP客户紧急救助资金1万美元交给妻子手上时,牛伊万一家人决定先去法拉盛吃一顿大餐,总算可以暂时吃饱肚子了。
日期:2019-10-18 09:23:46
《纽约咳》第4章 印象法拉盛
法拉盛与森林小丘都在纽约市内的皇后区,是地铁7号线的终点站,从森林小丘打电召车12美元,跨过2个不大不小的湖,15分钟就可以到法拉盛。
曾经的法拉盛被称为“美国宗教自由发源地”,早在纽约还是荷兰人殖民的时候,1657年12月27日,30名法拉盛居民联署,向总督陈情,要求信仰自由,在这里签署的《法拉盛陈情书》(Flushing Remonstrance)
据说《法拉盛陈情书》比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还要早100多年,因此法拉盛总是能在各个时代都聚集不少“追求自由的人们”。
从荷兰人开始、英国人、美国人、韩国人、台湾人、香港人、福建人山东人到如今东北人、河南人。从荷兰人到河南人,一代代新移民把法拉盛当做一块油画布,按照自己的想法涂抹着法拉盛的颜色,可能涂抹的过于频繁而不乏拙劣的手笔与缺乏统一的规划,导致现在的法拉盛的街景看起来如同是,融合了中国泼墨画技法的西洋印象派作品。
一位著名艺术家在法拉盛与牛伊万撸串时说:“在法拉盛的混乱中,寻找一种理性,一种秩序,这样才会让他体验到一种被包裹的安全感。”
牛伊万想这大概就是:“大隐隐于市井之中的高人,或者说是这位艺术家坚决的抵制学习英语而生活在这里的现实。”
过去牛伊万来纽约开会出差时觉得法拉盛有些港台风,现在的法拉盛就如同中国国内的城郊结合部,破败的老街道中新兴的购物广场与公寓楼拔地而起。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在这里可以找得到,西安肉夹馍油泼面与广州早茶以及中国各地风味小吃。
牛伊万领着妻子孩子,揣着1万美元走进南湖酒家。一口气点了龙虾两吃、白切鸡、冰糖蹄髈、芝士虾球,大鱼大肉硬荤素菜摆了一大桌。鲜活的龙虾肉微甜弹牙、蹄髈苏烂入味,最后例汤与糖水温暖的填充了胃里的缝隙空间,如此这样一桌大鱼大肉汤汤水水吃的非常舒服。
妻子吃的赞不绝口说道:“不得不承认纽约的中餐馆手艺很多时候是超越了北京中档饭店的水平。”
牛伊万喝了一口热汤说:“关键是原料新鲜,价格不贵。”
饭后结账妻子看到账单说:“这么一大桌也就150美元,价格算是相当实惠。”
牛伊万精神爽朗的走出餐馆打了一个饱嗝,一扫多日以来的郁闷。
吃饱喝足应该走一走,便决定去法拉盛Skyview天景购物中心买生活用品,先去了楼上的Target塔吉特,购物车里堆成小山一样的生活用品。
再去楼下的昌发超市,震撼到了牛伊万,果然名不虚传在北京能够买到的食品这里都有。妻子高兴的叫到:“快看这里有高碑店的豆腐皮,六必居和王致和的芝麻酱应该选哪种。”
牛伊万看着两边四层货架上20米长不同种类的茶叶,单是茉莉花茶就有10多种,也感觉到了稍微的选择困难。
感觉如同在北京逛华堂商场,一家人便不停的伸手往购物车里放东西。新鲜的瓜果蔬菜,杂粮小米,阿克苏的红枣,东北大米,瞬间便又装满了一个购物车。
牛伊万睡不惯软绵绵的美国枕头,在法拉盛发现了水星家纺里有中国产的荞麦皮枕头,带枕套和礼品包装卖价45美元/支。妻子说:“太贵了!2个枕头600块钱,这样的价格还不如买乳胶枕头。”
牛伊万坚持要买荞麦皮枕头说道:“不是在中国,不要换算成人民币,是没有意义的。”
便把2支荞麦皮枕头拎回家,夜晚终于可以睡踏实了。
之后的几天反复的往返于森林小丘与法拉盛之间,电召车一趟一趟的把在纽约的家逐渐填充起来。牛伊万搂着老婆睡在荞麦皮枕头上时,心里感觉终于在纽约安家了。
牛伊万的公寓是3层的红砖小楼,共有6户租客。牛伊万一家人住在2层,东西通透的户型,室内面积700平方英尺(65平方米),算是看了几套1室1厅里最大的一套。
当时看到这样的户型时牛伊万眼前一亮低声告诉妻子:“这房子目前住一家三口比较舒适足够了敞,我最看重的客厅和卧室距离远,中间隔着厨房和卫浴,正好一东一西把头,爸妈来住的话互相也不影响休息,就选这样的最好了。”
当下便向萨沙敲定了这套房子。
购物回来公寓内充斥着地板打蜡、刷墙涂料和保洁消毒水的混合气味,妻子先打开门窗使空气对流,便去忙着把买回来的各种东西归为摆放。牛伊万赤脚盘腿靠着客厅的红砖墙坐下来,给自己倒上一杯刚买的威士忌,闷上一小口香味充斥在口腔里,与这面肆意保持原生态的红砖墙非常的打调,不经意间缓慢的渗透出纽约的味道。
女儿顺着拿着新买的玩具来回的跑动,牛伊万担心粗糙的红砖墙面蹭到女儿娇嫩的小脸,起身抓起女儿到客厅举高高,父女俩快乐的笑声充满整个公寓。
日期:2019-10-20 09:53:37
《纽约咳》第5章 捷克奶奶
在纽约一个外观平常的小楼便如一个小小的联合国,楼里的居民来自五河四海,大家生活习惯迥异却能够、必须而无选择的住在一起。偶尔有心窥探下邻居们的生活方式,不知道结果也罢了,一旦知道了些许无关痛痒的小秘密,便摇摇头感慨甚至怜悯对方不懂生活。
公寓有双层门防风保暖效果非常好,适应纽约寒冷的冬季,同时也为大家的网购收货提供了一些便利。美国的快递没有中国那样负责,完全没有打电话通知接收包裹的习惯,每天把大家的包裹扔在第一道门内便匆匆离开,第一道门内通常躺着若干当天送来的快递。
毕竟东西已经放在门内了,就可以减少购物者担心包裹丢失而产生“莫名的心理压力”。便于收货对习惯每年“双11”剁手,准备在美国“黑五”大开杀戒,刚来纽约的中国人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之二(重要事情之一:是否室内有洗衣机)。
第二道门内挂着一幅油画,地面上被大大小小的婴儿车占据着,有横排和纵向双孩儿婴儿车和折叠婴儿车,一律靠着墙边排对放置,如同一列小火车一般。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无法从穿衣打扮上看出人们的职业与所属的阶层,地铁里饭店跑堂的男招待、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与做对冲基金的人,穿着外观相似的T恤衫同样睡眼惺忪。婴儿车是一个例外,对于有经验的老纽约来说,从婴儿车的品牌便可以判断出人们的收入与阶层,余光一扫的瞬间就把隐形的标签贴到目标对象的身上。
牛伊万家楼上住着美国本地白人夫妇一家3口和一只猫,孩子在楼上的蹦跳声和滚动玩具的噪音使牛伊万心生厌烦,想到自己家的孩子蹦跳也会给楼下带来烦恼,如此一想感觉烦恼就传递到了楼下,时间久了楼上和楼下邻里之间也就习惯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