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大哥——”
一转脸,只见允儿站在门口,新崭崭的红底蓝色印花夏布棉袄,映着娇美的脸庞,脚上还穿上了自己送给她的那双云头如意蓝锦鞋,这般楚楚动人。
天天在一起,亲密无间,他咋就没有发现允儿长高了呢。她怎么今儿个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目光遇见他的瞬间,脸庞掠过了一丝绯红,脉脉含羞?
在他眼里,她前一刻还是那个天真烂漫的顽皮姑娘,而此刻已经摇身一变出落得像个怀春少女。
他想,过了这个年,允儿即将长大一岁,十三四岁,不正是聘聘袅袅豆蔻年华吗?不正是少女怀春的季节吗?
江涛此刻明白,允儿真的长大了,他也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打心底袭来。他的心早已预感到自己迟早将失去这个亲妹妹。也许,二人的关系会更加亲密,可哪能有眼下这般纯粹呢!
脱掉破旧的麻布外套,穿上新棉袄,允儿帮他捋捋褶皱。一双娇嫩的手,轻轻地拽拽衣襟,拉一拉肩头,在他的胸口慢慢拂过,他不禁呼吸有点紧促了。
她离她这么近!江涛分明嗅到了一丝芬芳,一股令人神魂颠倒的气息。他真想抱住她,可他还没有失去理智。
他在心里反复警告自己,身边这个女孩是自己的亲妹妹,自己前一刻还叫着“尕妹子”呢!
“挺合身的,刚大哥。”
江涛没有说什么。允儿有点突兀地提起了另一个话头:
“刚大哥,京城年夜饭吃‘牢丸’吗?”
“啥‘牢丸’?”
“就是用剁得很细的肉和菜做馅,外面包一层面皮,再下到开水里里煮熟。”
“噢,你说的是不是‘饺子’?”
允儿摇摇头表示没听懂。
除夕之夜,一家人在炕头上摆了个矮矮的几案,老伯盘腿坐在炕上上席,老大老二蹲在炕上两边,江涛不习惯在炕上吃放,于是坐在炕沿。
允儿端来了年夜饭,一股面香,带着几缕芫荽的香味,扑鼻而来。江涛一看才明白,原来所谓“牢丸”就是饺子。
吃年夜饭之前,按照老规矩,人人先饮一碗椒柏酒。家中年龄最小的允儿先饮,接下来依次是是江涛,老二,老大,大娘,老伯。
接着正式开饭,蘸着大蒜、小蒜、干韭菜、干芸薹、干芫荽等调成的“五辛料”,吃着香喷喷的“牢丸”,大家说些吉利祝福的话。
吃完饺子,大娘给每个人手里塞了一小块“胶牙饧”。江涛说自己从前爱吃糖现在吃多了牙疼,就顺手塞到了允儿手里。允儿冲他莞尔一笑。
老伯让允儿斟满酒,他说这第碗酒必须得敬救命恩人刚公子。
江涛连忙拱手推谢:“老伯,使不得,使不得,您这不是要折煞晚辈吗!”
他也斟满酒,先敬了老伯和大娘,再敬了两位兄长,最后同允儿干了。
几碗酒下肚,江涛早已不胜酒力。
正月初七一大早,吃了“七宝羹”,一家人头戴“人胜”,去登南山。
这是南山岔人一直传承的习俗。
“人日” 据说是女娲造出人类的重要日子,因此这里的人们要头戴“人胜”,登高庆生。
允儿手巧,用彩纸剪的人胜人物逼真、花儿漂亮。
她自己戴着牡丹花的,给江涛戴了个状元的造型。
四个男人走在前面,老伯显然已经老了,上山显得很吃力。
爬不了几步,就得缓缓。
走走停停,不一会儿,大家都爬到了南山顶。
“瞧,去年有不少人修了梯田咧。
咱家的在那儿,总共五层!” 老伯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迫不及待地指着江涛带领大家修的梯田。
“哇,看起来挺有意思嘛!阿爷,今年梯田里种啥咧?” 允儿激动地问爹爹。
“这会子还不确定哩,待我们和你刚大哥商量商量再说。”
老伯转过头朝着江涛,意思是让江涛说说他的看法。
“老伯,依我看咧,这新修的梯田,土死,开春先得深翻,上足农家肥。
头茬种山戎,把土变熟变肥。
等山戎收了,紧接着种一茬夏谷。
粮食收两茬,梯田的土质又改良了,这不一举两得嘛!” “山戎是啥作物?我咋没听说过哩。”
“老伯,山戎也就是豌豆,咱这里没种植过吗?” “听都没听说过哩,种别的不行吗?” “噢,山戎不光是能肥土,还登场早,收了都能来得及种秋粮哩。”
“你说这山戎哪里有种的,咱能兑来种子吗?” “胡人普遍种,我看里正大人一定能搞到手。
对,用精盐换种子。”
“看来刚公子真是种田行家,就依你说的办咧。
——老大、老二,你们看行不?” “我看刚公子说的有道理,咱就得这么干。
该干啥活,刚公子只管吩咐,我老大保准干好。”
“大哥过谦咧。”
“阿爷,我只管放好那群羊,顺便在山里砍点柴火,逢年过节的给爷称上几个茶饼。
至于种田的事,我不懂,就不瞎掺和咧。”
“你们俩后生,下苦都是一把好手,养家糊口不成问题,这点爷一百个放心。
可有一件事爷还得替你们操心,啥时候儿能给你们俩大后生娶个媳妇成个家就好咧,阿爷想着早早抱孙子哩!” 一提起这档子事,老大老二便默不作声。
“二哥,我前阵子在南山放羊,发现这山里树林子还不少,有些杨树都有碗口粗咧。
你就别打柴了,每天给咱砍回来一棵,再添上院子周围的几棵,盖新房子的椽子就不成问题咧。”
江涛说。
“没问题。”
“这树在干山苦岭上很稀罕,光砍可不行呐!我看,正好春上,老二砍一棵,还得补种一棵,咋样?”老伯提了个好主意。
“爷,这你就放心,我种树可是行家哩,种一棵保准活一棵。”
允儿听着一家人的谈话,越发地打心底佩服刚大哥了。
他打定主意要和刚大哥过一辈子。
过了“人七”,年的氛围淡去了。
一家人又开始忙着准备春播的事了。
每天早上,老二照旧赶羊出圈。
江涛和老伯还有老大,各自拿起粪叉,背个背篼,到附近的山野拾粪,大多是羊粪,偶尔也有狼粪。
他们拾的粪,都堆在了新修的梯田里。
大娘、允儿扫净院子,喂饱牲畜家禽,忙完家务,就坐下来按照江涛说的,一粒粒挑选菽稷、小麦种子。
这天,阿黄莫名其妙狂吠了大半个早上。
大娘说家里要来陌生人。
果不其然,快到中午时,里正大人亲自驮着两麻袋粗盐来了,他要和刚公子商量今年煮盐的事。
里正大人不是陌生人,陌生的是他家的傻公子张子系。
“张大人屋里坐。
允儿,给你张伯伯上茶!” “哎。”
允儿泡好茶,加了一点点姜盐,呈给了里正: “大人,您慢用。”
“哎呦,这妞真可人!是你家千金吧?” “正是,大人。”
“女娃子年方几何?” “十二个生肖转圆咧。”
“呃——哈哈,妙,妙哉!”
你看——,咱们两家结个亲家,老哥意下如何?” “张大人,我们可高攀不得咧,再说这女娃子年纪太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