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匠》
第21节

作者: 牧大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着自己牵着的宝马负重而行,步履沉重,他选择了步行。
   “里正张有年派去的人不知都干了些什么,允儿是否安好?” 江涛边走边想,心急如焚。
   苦水河滩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江涛牵着马,凭着感觉艰难地行进在枯河岸边。
   远远地,他看见有人点着火把向这边慢慢移动。

   “刚公子,是你吗?” “噢,是老伯吧!” “山戎种都兑来咧?” “嗯,兑来咧。”
   江涛回答着,赶忙问老伯: “允儿呢?她好着么?” “唉!” 老伯叹息一声,不再说话。
  隔着茅草屋透风的墙壁,隐隐约约传来允儿的啜泣声,江涛明晃晃地睁着眼睡到天麻麻亮。
   允儿睡得正酣,两眼哭得红肿。
  他在她的额头轻轻吻了一下,悄声说: “允儿妹妹,你放心,有刚大哥在,张有年他休想得逞!” 大娘陪着允儿,料理家务。
  老二也将羊赶到各家的圈里,暂时圈养几天。
  四个男人,拉上牲口,忙乎着春耕了。
   大山深处,旮旮旯旯,到处都是忙着犁地的人。
  南山岔人年前修了不少梯田,一眼望去,新翻的泥土与旧的田地被不断划开鲜明的分界线,不断刷新,梯田的线条愈加细密,层次愈加丰富。
   昨日里惊吓加赶路,夜里又一眼未合,江涛觉得自己困乏到了极点,犁了两三来回田,就觉得要跌倒似的。
   老大接过犁柄,他仰面躺在田埂上看着天。
   他在想,县令大人让自己建造盐坊,这事挺玄乎的。
  归根结底,这是私自煮盐,犯王法的事,可县令怎么就如此胆大妄为呢? 什么“县衙特供”,不明摆着是想让他江涛以此为幌子继续煮盐,而他们继续从中牟取私利吗?这次有啥不同,不过甩开了里正、县尉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没必要想那么多。
  大树底下好乘凉,只要给钱帛,咱就干。

  自己腰包一天天饱起来不说,乡亲们也尽捡了便宜沾了光,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
   唉,人还是活得实实在在的好,赚足了钱帛,说话嗓门都粗;腰包里没铜子,想做个好人都难呐! 傍晚回家,吃着香喷喷的汤饼,允儿冲他“扑哧”一笑。
  江涛不知发生了啥事,一时愣住了。
   吃完饭,允儿将他拉在一旁,咬着他的耳根羞答答地说: “刚大哥,今儿个早上你说的话,我都听到啦!” 晚上,江涛把建盐坊的事告诉了老伯。
   “不管怎么说,对于南山岔人,这是一个好消息,我们都得好好配合。
  刚公子,依我看咱们还得谨慎一点的好。”
   “老伯说的没错,我也认为这个盐坊要建在隐蔽一点的地方。
  老伯这里的沟沟岔岔您比我熟悉,您看哪里比较适合呢?” “我看人庄后面西山下有个山湾湾,那哒好,一般没人发现,在崖下打几眼窑洞就可以了。
  水井就在不远处,煮盐用的柴火也有空地方便攒一些。”

   “我咋没想到呢,这确实是个开盐坊的风水宝地!盐坊选址就这么定了,我琢磨着县令的人一两天就能送来钱帛,到时候我们不怕没人干活。”
   江涛突然转了话头,“——呃,老伯,昨日个里正张有年派来的人干了个啥?” “这事嘛,还真有点麻烦,张有年派人来抓着一只活雁儿,扔到地上,撂了句话儿就走咧。”
   “撂了句啥话儿,老伯?” “那人说,‘今儿个算是张大人给你老郑头捎个信,三日之后,我们就要上聘礼了,这女娃子张大人家的公子看上眼了,就铁板钉钉是他家的人了,谁也别想掺和’。
  我看这事真麻烦大了,张有年咱惹不起,再说我老汉死都不可能八个女子嫁给他家的傻子!” “那允儿啥态度?” “这女娃子犟得很,那天说死也不嫁给张有年的傻公子,眼睛都哭肿了!刚公子,她心里装的可是你哩。”
   “老伯,我一直把允儿当成亲妹妹,从来没敢有过其他念头。

  要是能够使他们放过允儿,我们兄妹俩演个假订婚的戏也没什么,可这样对允儿的名声不好吧?” “我和你大娘早就扯起过这码子事,你们俩的生辰八字都挺合的。
  允儿心里有你,我们就怕——”老伯突然打住不说。
   “就怕啥,老伯?”江涛急切地想知道。
   “我们就怕允儿配不上公子你,强扭的瓜儿不甜哩!” “老伯,允儿确实是个好姑娘,我也喜欢她。
  可您一家是我的大恩人,我一个流浪汉咋能配得上允儿妹妹哩!” 第二天麻麻亮,一家人照旧下地干活。
   江涛的枣红大马成了南山岔一道靓丽风景,有人还偷偷瞧了马儿前臂烙的官印哩。
  关于他半道被劫、面 见县令的传闻都流传着好多个版本。

   这两日要种麦子了,老伯溜达到江涛试种的冬麦地里。
  扒开倒伏的枯苗,惊奇地发现下面已经是长了寸把常的麦苗,嫩嫩的;非但没有被冻死,长势还挺不错呢。
   “年前一场大雪,我还担心麦子会被冻死,没想到出芽还这么早!” “老伯,您听说过‘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吗?这冬天的被子,说的就是雪。
  雪越厚,冬麦在这‘被窝’里越暖和哩!” “刚公子真是务农的行家,我看冬麦也可以推广推广,让南山岔人都种种。”
   “我也是这么想的,老伯。”

   江涛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喊自己,定睛看时,原来是邻长老吕头,屁颠屁颠地跑着。
   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刚公子,官爷来咧,就在郑老伯家等着公子你嘞,还不快回去瞧瞧!” “吕老伯,您就先坐这儿歇歇气,我去去就来。”
   江涛跨上枣红马,一扬马鞭,即刻便回到家里。
   “刚公子,县令大人命我等捎来铜钱十缗,用以建造盐坊,不得挪作他用。
  十五日之内,盐坊务必开始煮盐,每月望日我等即来取盐,按两日一石精盐计,一石两缗,你可记住?” “记住了。

  有劳弟兄们,你们可一定要代我向县令大人致谢,请他一万个放心!” 江涛双手接过沉甸甸的布囊,并请众衙役进屋。
  允儿端来茶水,大家大吃一通,方才离去。
   “刚大哥,建个盐坊得这么多铜钱?” 允儿好奇地提一提钱袋子。
   “允儿,这一串铜钱是一千枚,可就是一贯。
  哎,考考你,十串是多少枚,几贯哩?” “呃——”允儿掰着指头怎么也不够用。
   “呵呵,看来大哥得给尕妹子教教算学。
  这一串铜钱是一千枚,那十串就是十个一千枚。
  一个手指头抵一千,也就是一贯,十个指头当然就是十千钱十贯喽!” 江涛觉得轻而易举。
   “刚大哥,你能不能慢点说咧?人家都还没反应过来呢!” “有这么难吗?” 江涛仔细一想,自己刚上小学时遇到这样的问题,不也是头脑里一团浆糊吗。
  他便随手捡了个石子,在地上画了起来。
  边画边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教会允儿。

   允儿嘀咕了一句:“会算账有啥用,人家手里又没一个铜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