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匠》
第60节

作者: 牧大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江涛长叹一声,走出院门,挂上铁将军。
  他在坊里巷道观望了一圈。巷道三纵三横,交错相通,将德化坊切割成一十二个方格子,每格两户,共计二十四户。
  令江涛惊讶不已的是甲一宅院门大开,里边有个高个儿女人,四十岁上下,打扮得甚是风流妖艳。
  院子里还跑着一只黑嘴小黄狗,摇着尾巴满院子跑。小黄狗瞧见门外的陌生人,“汪汪”叫了两声。
  “谁呀?”
  贵妇人扭着水蛇一般的腰肢在门口一探头:
  “噢,这位公子莫非刚公子?”
  江涛心想,他怎么知道我呢?

  “呃,正是正是。”
  “你们搬来了,太好了!昨儿个我听老胡说,有个刚公子一家要搬到后面。没想到这么快就搬来了,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哎,你家夫人呢?”
  “噢,家里人还没来呢,就我一个。”
  “老胡”,莫不是刺史胡大人?江涛正这么想着,就见胡大人踱着方步走了出来。
  “刚公子,都安排好了吗?我看你先回去把盐坊的事处理干净,收拾收拾,明日一早把媳妇都接上来吧!”
  果然是胡大人的宅子,竟成了他家的邻居!江涛楞了一下,赶忙回答:
  “遵命,大人!”
  “都是拜把的兄弟了,在家里就没必要这么正式了嘛!”
  胡太太调侃着说。江涛一拱手:
  “大人告辞!”

  “好,三弟赶紧行动吧!”
  出了德化坊,江涛好不容易找到马厩。清一色的枣红马,哪一匹是自己的呢?正当他纳闷时,一匹枣红马亲昵地将头伸了过来,亲切地瞧着他。
  对上了眼神,他牵出自己的宝马,翻身上马,到百草堂给郑老伯抓了几付草药,直奔南山岔去了。
  傍晚时分,江涛回到了南山岔。站在大哥的新院子后面,瞧着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盐坊,他真有点舍不得!可有什么办法呢?
  “刚大哥,你啥时候回来的,咋不喘一声?”
  “允儿,咱得离开这里,到县里去了。”
  “怎么?发生啥事了?”
  江涛把他见胡大人与孔大人的事给允儿讲了一遍。

  “允儿,你愿意跟我去吗?”
  “嗯,刚大哥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不过,我会想爹娘,想大哥二哥小西子,还有燕子莺儿拴弟她们的。我最放心不下的是阿爷的脚伤!”
  允儿一脸难过的神情,惹得江涛也满心惆怅。
  “老伯的脚伤会好的,瞧,我从县里抓来的草药,吃了一定能痊愈。有大娘和小西子照顾,你就不必过于担忧。”
  “那盐坊和学堂呢?还有小东子呢?”
  “盐坊学堂的事,我自有安排。这小东子嘛,人机灵,又憨厚,我看就让他跟着我学点手艺吧!”

  “那太好了!”
  江涛爬上西山活岘,远远地眺望着那平缓的山坡上层层叠叠的梯田,梯田里深绿的秋田,还有山峁沟梁角角落落补缀着的紫一块黄一块的苜蓿。
  多美的风景啊!
  夕阳的金辉映在山头,秋风阵阵,天高气爽。
  别了,我的南山岔!别了,我的梯田!他在心里一遍遍默念。

  回到家里,江涛赶紧看了看老伯的伤口,换了药。叮嘱老伯按时服药,安心休养身子,切莫下地走路,切莫动气。
  大哥、二哥、小西子都回来了,晚饭时,江涛把自己和允儿要搬走的消息告诉了大家。
  先是一阵沉默。
  “姐姐啥时候去呢?”
  小西子问道。
  “明儿个。”
  “这么快!我会想死姐姐的!”
  “我也会想你们的。”
  江涛说:

  “大哥,最近盐监查办私盐,风声很紧。西山盐坊的的盐灶,得赶紧拆掉。那几眼窑洞,就交给你和二哥了。”
  “啊?那今后咱自己就不能煮盐了么?”
  “不能了。额,要是官家发现了,可要坐牢的!”
  “那我今儿个就拆。”
  “拆掉盐灶的灶膛土,可是最好的肥料,千万别倒掉!”
  “这我还不晓得哩,妹夫不说,我就妙妙填河沟里去咧!”
  “大哥,还有乡亲们的工资。我这有账簿,给他们解释解释,按照账簿,把盐分了,抵清工资。剩下的盐,留着咱自家吃。”

  “这个办法不错。妹夫就放心好了,大哥保证办得妥妥的!”
  “允儿,你给燕子说说,南山学堂先由他们姐妹几个照看一段时间。等着几日忙过了,我去找找韩先生,请他派人接管便是。”
  一家人聊到深夜,江涛把家里的事一件一件都安顿妥当,这才回去休息。
  他躺在炕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天一亮,大娘、大哥、二哥、小西子、小东子都来帮江涛和允儿收拾东西。
  乡亲们听说刚公子要搬到县里去了,也来了不少。
  “大伯大婶兄弟姐妹们,行李简单,我们都拾掇了,感谢你们惦记着我和允儿!临别之前,我江涛有几句心里话想要说给诸位:
  南山岔是我的家,你们可都是我最亲的亲人。允儿不想离开爷娘,我也不想离开乡亲们。可眼下盐坊关闭,大伙没处来铜子,心里憋闷,其实我比你们更心急。这次我搬进城里,就是要给乡亲们找一条致富的路子!
  还有,上月煮出的二十几石精盐,卖不出去了。大伙儿在盐坊的工资,没铜子发,那就发精盐吧!我让郑大哥将盐分给大家,抵清各位的工资,不知大家有没有意见?”
  “没有,这能有啥意见哩?谁家不吃盐,哪家的盐不是高价买来的?省下的铜子和挣下的有啥不一样哩!”
  大家七嘴八舌,说郑家这女婿是个好娃,这是正家祖上几辈子积的阴德。
  “刚公子,那你还回来吗?”
  “回来,当然回来。提前向乡亲们透露两个消息:一是五泉县的马坊开办起来了,今冬一定需要大量囤积草料,大伙儿要多多种苜蓿,攒牧草,那可是几百匹骏马,能吃着呢!
  第二个消息是金城郊外的千亩屯田,明春就要耕种了。谁种?得靠老乡们种,这是民屯,一定会征调屯丁。这可是大家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但为保大唐安宁,为保咱老百姓的平安日子,这粮食是给地方守军供应的,咱应该去!粮食种的好了,也会留在那儿,还会有工资的。”
  “好,好!刚公子真是咱南山岔的好女婿!”

  几个攒劲小伙子将允儿的嫁妆——那口沉沉的大木箱抬上牛车,铺盖卷和锅碗瓢盆都装到牛车上了。
  “哞——”
  老黄牛叫了一声,挪动步子,车轱辘缓缓转动起来,发出“咯吱,咯吱”的叫声。
  江涛向大家挥一挥手。
  允儿同几个姐妹紧紧抱在了一起,哭成了个泪人。
  “妹妹们,别难过,我们还会来看大家的!”
  牛车停在了郑老伯家的木篱小院。老二和小西子的牛羊还没有出圈。
  江涛小两口来到郑老伯的茅草屋。允儿扑在娘亲的怀里,娘亲用粗糙的满是老茧的抚摸着她的脸庞,给她擦着眼泪。
  “爷,娘,我舍不得离开你们!”

  一句话说得江涛差点掉了眼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