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点也是起点》
第10节

作者: 苏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平康坊循墙曲王团团的堂舍前,在此借宿一晚的高岳,见那个混蛋窦喜鹊不知飞往何处了,而元季能据说又被京兆府不良人拘走,便说自己也要回务本坊的太学,匆匆吃完早饭后,就向王团团辞行。
  靠坊墙的那棵槐树上,落满了乱叫的寒鸦,王团团面目因昨夜的号哭和心疾,还非常浮肿,躺在竹椅之上,宋住住正坐在旁边的小杌上给她周身扎针。

  虽然王团团眼睛都睁不开,可还是从缝隙当中投来感激的目光,“多,多西高郎准,救命之恩。”
  高岳见她话都说不利索,便吩咐她安心静养,以后有机会还会来探望他的。
  “高郎君你真的和那群士子不一样,有磊落仗义之风。”快言快语的宋住住露出洁白的牙齿,对高岳笑着说道。
  “妾身在,在这里多多祷告,希望,希望高郎准此次春闱能一展横(宏)愿,顺利及第。”
  听到这话后,高岳表面微笑,其实内心却泛起丝不安和苦涩:这春闱之试,我怎么考,又靠什么去考,自己心中根本没有任何头绪。
  可他也不好拂了王团团的美意,就说你安心好了。
  谁想王团团忽然自竹椅上翻身,噗通跪在了高岳面前,“郎君对昨晚元季能的话如何看?”
  高岳想起了元季能那话,有权有门第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自己不也算是有门第的吗?现在唯一欠缺的,便是权力,有权力自然会有金钱涌来,自己便再也用不着穿这件太学生的寒酸深衣了。

  不过元载即便贵为宰相,权力遮天般,可就在一夕间,在皇帝一念间不也灰飞烟灭了吗?
  想到这里高岳既有些伸往,也有些担忧。
  但对面跪着的王团团,却表情严肃地自怀里将昨夜元季能遗落下来的七宝玛瑙杯捧出来,璀璨无比地闪耀在高岳的眼瞳里,“这七宝玛瑙杯怎么也值得三百到五百贯的价钱,若郎君不嫌弃,权当救命之恩,献给郎君,以作春闱之资!”
  “这怎么可以?”高岳大惊,心想这杯子留给她的话,起码下半辈子她和假母王氏也算有着落,“这七宝玛瑙杯,可以说是你用命换来的。”
  王团团摇着头,“妾身的命不是这个杯子换来的,而是郎君你救的,所以此杯赠送给郎君,天经地义。”
  那边,王氏也从屋舍里走出,跪拜在高岳之前,“高郎君不嫌弃我们出身循墙曲,是真正大义之人,区区玛瑙杯赠贵人,算不得什么。”
  “可你们......”
  王团团慷慨陈词,“郎君进士及第、名满京华时,团团此日此行将是最大的美谈,郎君到时再抬举一二,此后何愁不结驷临门,又怎是这玛瑙杯的百千贯所能比的?”
  那边小越州也笑嘻嘻地点点头。

  听到这话,高岳第一时间感觉王团团是个聪敏的女子,她说的怕是不错:只要我发达了,王团团也是水涨船高,那时她名声大噪,那些想求功名的士子还不得把她的门槛踩平?这就好比某家的孩子考中个省高考状元,他家而后卖房子都能溢价三五成,哪个不想沾状元的福气?所以今日王团团所赠的这个杯子,也算是她赌博未来的一注筹码。
  一个娼门之女都有如此的眼光和气魄,我可是七尺男儿,绝不能畏首畏尾的。
  “罢,罢,我既然能来到唐朝,来到这个特殊的年代,应该不是来此蝇营狗苟、庸碌一生的。我高子阳,不,高岳也要起自家的高楼,不能叫那个什么安娜看扁了我,这也是为国争光的事,让他们知道我天朝教育的发达!”想完后,高岳运用之前的知识储备,想起了什么,便坦然伸出手来,接过了王团团捧着的七宝玛瑙杯。
  并许诺:“待我及第后,便来抬举你。”
  随后高岳走出了王团团的堂舍,掩上了门,刚准备离去,却赫然发觉门外横街上,不知道何时起停满了犊车,而车驾旁以循墙曲都知杨妙儿为首,以下数十名盛装的娼女,都挨着门旁站立,站得满满当当。

  “这是?”高岳大惑不解。
  “郎君高义,救下王团团,我杨妙儿佩服!”杨都知率先说了这句话,而后那些倡女纷纷行礼,一起重复。
  还没等高岳有什么反应,杨妙儿又上前,再拜下一次,“此后循墙曲内,都是郎君的香火兄弟。高郎君及第后,如不嫌弃,进士团所需一切人手和资费,全由我循墙曲一力承担。”
  这杨都知果然是女中豪杰,说话就是大气,虽然不明白“进士团”是何意,可高岳也颇为感动,急忙模仿唐人的礼仪回道,“都知,嗯,那个,都知错爱了!”
  接着杨妙儿又抬出个覆着锦缎的漆盒,打开后里面蜿蜒来回排着成串的青色铜钱,还夹杂着些金银的锭条,“高郎君请收下,我从循墙曲女社每月的结社钱中匀出二十贯来,送给郎君当应考春闱的食本。”

  意思这二十贯,就给高岳改善伙食用了。
  二十贯钱在当时是什么概念?一个大县,主簿和县尉的月俸就是二十贯,县丞为三十贯,县令也就四十贯钱,所以杨都知的馈赠不可谓不丰厚。
  高岳没想到机缘如此,不由得感激地将这笔钱收下,并向杨都知道谢,可显然杨妙儿与那王团团一样,也是有“奇货可居”的想法的,她直截了当对高岳说——这钱无须郎君偿还,但求显达后,对外只提北曲,而不是南曲和中曲。
  平康坊门外,杨妙儿派出四五名“妙客”(即娼妓所养的男人,大多还要给Ji院打杂)穿着短衫,推着小车,上面载着赠送给高岳的礼金财货,跟着高岳本人,往务本坊的方向走去。
  二坊其实也就隔着道街罢了,不过之间有龙首渠穿过,水渠边依次构筑着几座隆隆作响的碾坊,高高的水车轮有节奏地旋转着,就像个小型的摩天轮。
  在石桥边的洼地上,高岳发觉一个年轻汉子正跟着自个。
  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先前在保唐寺花廊里大打出手的蔡佛奴。
  蔡佛奴见高岳看到他,讨好似的笑笑,凑过来指指务本坊的坊墙,说“我替泾原进奏院办差,要去务本坊的鬼市买柴。”
  原来唐帝国各处藩镇、地方政府派往长安办事(多半是和朝廷交涉)的人员,是没有宅邸的,大多散居在各处馆驿或旅舍当中,不久前代宗皇帝才下达敕书,“诸道邸务在上都者,改为进奏院”,各地方才有了专门的“驻京办”——而光是平康坊,就有同华(同州、华州)、河中、河阳、襄、徐、魏、泾原、灵武、夏、昭义等十多处进奏院。

  想必这蔡佛奴先因殴斗被保唐寺解雇,现在又在泾原节度的进奏院里找到份采办物资的差事。
  高岳清楚这蔡佛奴拳脚了得,又看出他爱慕小越州宋住住,跟在自己身后,大约是见到自己救活王团团而心生敬佩所致,便有心想要结识他——以后在这偌大的长安城内,也有个照应——于是便笑着问蔡说,“务本坊鬼市?”
  “是啊,鬼市。”蔡佛奴瓮声瓮气地回答,“干柴木炭,只要是本地近郊人砍伐下来的,都喜欢送到务本坊鬼市去买卖,大宗的才送去东西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