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点也是起点》
第11节

作者: 苏拉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是高岳便趁机继续问佛奴,一个卖柴卖木炭的集市,何以叫做“鬼市”。
  和佛奴住在一起的母亲笃信释教,他正色告诉高岳,这个鬼市啊每逢秋冬季节,夜晚都能听到各种凄厉的号哭声,长安人都认为是枯柴精在作祟。
  “枯柴,还精。”高岳差些没笑出来。
  攀谈中高岳又知道,蔡佛奴幼年就丧父,人们只说他父亲是个死在乱军当中的兵卒,可他母亲却一直说他父亲是个英雄豪杰,是安西四镇里的头号刀斧将,因王事殉难于对西蕃的战争当中,后来安西、北庭的本镇和行营由于西蕃侵占陇右(安史之乱时,安西北庭都护府抽出精锐入关勤王,是为行营,后屯扎在泾原),被彻底分隔开来,和长安朝廷音讯不通多年,致使蔡佛奴父亲的功绩被湮没在漠漠荒尘当中,留下蔡母在平康坊里,苦苦将佛奴拉扯长大。

  “本镇虽然不在长安城,可行营就在泾原,并且在长安里还有进奏院,为何不去申诉?”高岳给蔡佛奴支招。
  佛奴摇摇头,说之前他母亲耗尽所有积蓄,倒是去了泾原,找到行营节度使马镇西(马璘),马璘也答应给他母子个说法,可谁想马镇西刚做出承诺,就在前一个月薨去,整个泾原行营将士态势不稳,灵柩正往长安城马璘的宅邸里送,朝廷又委托马璘的行军司马段秀实镇抚官兵,所以暂时也顾及不到他家门的“小事”了。
  不过泾原行营倒也做出些弥补,就在前日派人来,让蔡佛奴在平康坊的泾原进奏院里做事,每个月也派发些俸钱,可以补贴他家家用。
  不知不觉,已走到了务本坊的鬼市,高岳望去,覆满雪泥的集市里全是一捆捆的木柴,有不少人在那里叫卖,丝毫看不出有什么阴森的“鬼市氛围”。蔡佛奴买了许多干柴,全都背在身上,密密麻麻的几乎都看不见他本人,就向高岳告辞。
  高岳想了想,喊住他,接着从杨妙儿赠送的食本钱里取出价值十贯的金条来,塞到了佛奴的褡裢当中,“这些钱,给你母亲当食本。”
  蔡佛奴当即头角冒出青筋来,连说不可不可。
  可高岳摁住了他的肩膀,轻声说,“大家都是他乡之客,理应互相照应。你背着这么多干柴在身,绝不要推辞。”
  蔡佛奴当即有点哽咽,“郎君对俺老娘如此,以后便算是佛奴的兄长,佛奴如果能在长安城打拼个模样来,绝不忘您的大恩大德。”
  “唉,区区十贯钱,不必如此。”高岳慷慨地说到,“我是太学生,国家有很多补贴的。”

  蔡佛奴离去后,高岳昂然地站在了务本坊国子监的大门院墙外,那几位平康坊北曲的妙客将小车停下,坐在那里休息,其中叫苏五奴的,带着笑对高岳说,“郎君真是阔绰,二十贯一下就消去一半,可真不像个太学生呢!”
  高岳听他话中有话,便准备询问是什么意思。
  结果还没来得及问,国子监的旁门里,刘德室急忙走出来,“贤弟,你终于回来了。”接着十分亲热地拉住高岳的手,说快快进去,不然可就迟了。
  第二个纳闷顿时弥漫在高岳心头。

  可是很快就解开了:
  就在刘德室走出来后,务本坊的街道上突然出现无数穿着白色麻衣的年轻人,还有他们身前身后挑着行李的、推着小车、扛着肩舆的仆役和辇夫,汇聚成一道巨大不可遏制的洪流,吵吵嚷嚷,向着国子监的方向冲来。
  “这是做什么!”高岳也大惊失色,急忙和几位妙客将小车上的箱箧行李扛起来,踏上国子监院墙外的台阶。
  “他们都是来国子监里占给房的!”刘德室将高岳引到了旁门边的院墙下,又拦住他,叫他现在不要进去,并低声说,“贤弟暂且不要轻举妄动。”
  高岳还没待问清楚,这时国子监墙内突然炸起片敲锣打鼓声,好像是战斗的号角般,接着朱红色的正门隆隆地被推开,“打跑这群来占我们给房和给厨的杂碎!”随着这样的吼叫,又有无数穿着深衣围着青衿的学生,举着杌腿、锄头、钉耙,自正门处涌出。
  几名看门的谒者还准备阻挡,结果立即被里面冲出的国子生、太学生、四门学生冲撞得自台阶翻滚而下。
  高岳、刘德室、苏五奴等人被吓得紧紧贴在旁门墙壁,看着门内冲出的国子监学生,和街外涌进来的麻衣举子们,一面是深青色的狂潮,一面是白麻色的怒海,交织在一起,推来搡去,骂声震天,更有棍棒农具齐下,打得是姹紫嫣红、如火如荼。

  “这群人都是赶考的,为什么打起来了?”高岳满是讶异,他以前上大学时,刚下高铁就是热情的师兄师姐们来迎新,帮你提行李,帮你安排宿舍,没想到唐朝国子监身为全国最高的斯文之地,学生们居然公开殴斗?
  还没来得及询问,即被刘德室匆匆拉入,趁着双方混斗,他们没任何阻碍,就穿过旁门,走入了国子监的墙内。
  “别管他们,愚兄已将你在太学馆那里占据个好房间,先去下行李,那里定员只有七十人,去迟了就晚了。”刘德室边走边说。
  而高岳在走入国子监院墙后,就想看看这大唐最高学府是个什么模样,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就宛若盆冰水,把他从头浇到了脚,骨子里都渗着失望的寒气:
  刚入门挨着墙,是座有朱门的殿堂,门庭深深,外圆内方,四面有水渠,以石桥和外相连,匾额上写着“鲁圣人宫”,应该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可柱子、门和窗棂看起来已十分斑驳,完全副年久失修的模样;
  往西走了数十步,就看到有几位学士模样的,匆匆地往外面赶,“这是知馆博士和监司,出去制止殴斗的。”
  然后他们便来到了位居中央的一座高门大堂,大堂前后各有抱厦,刘德室介绍说“这里是论堂。”
  当他们穿过所谓的论堂时,高岳差点滑倒,这时看到脚下地板上,居然布满了青苔!而堂内空荡荡的,毫无陈设,除去几道灰蒙蒙的素屏风外,角落弥漫着阴冷的霉味,高岳边走边抬头望去,屋梁上满是蛛网。
  越过了论堂,四座稍小些的堂子横在他的眼前,即是国子、广文、太学、四门四馆,其后各有楼宇,都破败不堪的模样,想必是刘德室所说的“给房”,也就是高岳原本年代所言的“宿舍”。
  太学馆在整个务本坊的最西北隅,北面隔着墙就能看到皇城的安上门。
  “唉唉唉!”向太学馆奔去时,高岳突然发觉,自己正顺着,顺着道土埂在跑:土埂田垄的两侧,齐齐的全是菜圃......
  菜圃!菜圃!

  堂堂大唐国子监,全帝国最高学府,鲁圣宫、论堂和各馆间的庭院,居然全被种上了菜圃!
  跑动中的高岳,泪水都快要流出来了,他不用再问苏五奴方才为什么要那么说,这时候他才明白,什么叫“盛世不再”,以前的国子监应该是非常宏伟华丽的,但现在已沦为蔬菜生产基地,满眼望去都是荒芜。
  刘德室在太学馆内,给他找的房间,是在二楼的丙字房,刘就在丁字房,二房不靠楼梯避免喧哗,并且打开窗户便能望到更西面的兴道坊,而兴道坊的更西,便是横贯整座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