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二三事》
第21节

作者: DJ晴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同意,虽然我岳父就是前宰相。”
  “兄台好志气,其实我爹也是前宰辅。”
  “苏兄有什么办法就直接说吧!”
  苏辙眼角瞥了眼方承志,他还是有点紧张,毕竟他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不过他也表现出了未来宰相的特征,他镇定的道:
  “想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那就离不开大家的监督,还要给所有人辩论的机会,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个人按照排名上台讲学。讲学的人要接受其他人的询问与反驳,若是成功驳倒其他人则继续讲,若是被人问倒则下台,其他人上台继续。”

  “好!这个办法好,所有人都有机会,要是学艺不精自然怪不到别人的头上。”
  “我同意,就从状元郎开始吧。”
  其他人也知道这么吵下去不行,苏辙提的办法确实不错,他们立刻就同意了。
  方承志对着走下来的苏辙竖起来大拇指表示赞扬,苏辙昂着头很骄傲,刚才那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确实让他热血沸腾,心情澎湃。
  “方兄,这是你出的主意?为何你不自己上去说?”
  苏轼当面质问,他怕弟弟上了别人的当,虽然他暂时看不出什么不妥,可是方承志为什么不自己去说?

  方承志真诚的拉着苏轼的手,苦涩道:
  “苏兄,你知道我父亲的事情,现在整个汴京都知道,我要是上去还不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令弟就不同了,你们二苏颇有名声,令尊更是文坛大佬这种事情自然需要有分量的人提出来了。”
  苏轼想了想没有想到别的理由,只是问道:
  “为何是我小弟?怎么不找我?”
  方承志哈哈大笑:
  “苏兄,我知你生性豁达,不受拘束,这种事情让你去做,你会做吗?”
  苏轼摇摇头,就算方承志找自己,自己多半会拒绝,因为他不喜欢掺和这些事,就连马上就要进行的讲学他也只准备看热闹,不准备上场。
  苏轼眼中却露出异样的光芒,他昨天一看到这个方承志就觉得他不同常人,具体哪里不同他却说不出,今天又想出这种办法,想来也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方兄定是有什么算计!”
  苏轼说的非常肯定,他觉得今天的方承志和昨晚又是不同的感觉,好似潜龙出渊一般锋芒即将脱颖而出。
  方承志无语,苏轼把自己想成什么人了?自己是那种工于心急的人吗?
  “苏兄,什么叫算计,在下只是觉得士子们如此争吵会让他人看笑话,所以才出此策。”
  “呵呵!”
  “苏兄,‘呵呵’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只不过在下的口头禅而已!”
  “你....,这语气怎么用的比我还好?”
  “圣人有言:三纲五常是为天地运转大道.......”
  章衡第一个开讲,他说的非常中正平稳,三纲五常早就被人翻烂了,现在他提出来反驳的人自然比较少,因为三纲五常已经深入人心,章衡的切入点非常巧妙。
  不过还是有人跳出来反驳,不然那不就成了章衡的个人秀了?
  “敢问章兄,圣人即言三纲五常是天道,那为何西夏和北辽不遵守天道?”
  章衡道:“蛮夷外族自然不晓天道运转。”
  “既然是蛮夷外族,又不晓天道,那为何我大宋还要向蛮夷纳贡?难道我们的天道还比不上蛮夷吗?”
  章衡脸色涨得通红,他大声呵斥道:
  “区区蛮夷蛮横无礼,我大宋文化鼎盛自然不屑更他们动刀兵,须知好战必亡。”
  “蛮夷不懂天道却能逼得我大宋乖乖纳贡,那我大宋还不如不要这个天道呢。下去吧你!”
  “下台,下台。”
  不用说,下面为难章衡的人正是方承志,他最看不惯士大夫这副天下老子最大的吊样,也不看看都让人家打的叫爸爸了,还骄傲个什么劲儿。
  其他人也跟着起哄,章衡脸色不断变幻,他想要找那个说话的人,可是那人从在人群里,总是变换位置,到现在他也不知是谁在刁难自己。

  状元被人轰下台,现场的气氛一下子热烈了起来,这可是状元,就是最顶尖的一个也被人顶了下来,不止士子们松了口气,就连围观的群众也在下面起哄带笑。
  “下台,下台!”
  章衡最后顶不住人群的起哄,灰溜溜的被赶下台,这不是方承志狡辩的原因,更多是普通百姓对于大宋央央天朝竟然软弱的向蛮夷跪地叫爸爸的痛恨和不满。
  章衡又在这里吹嘘什么三纲五常,经过方承志一挑逗人群就爆发了,收服燕云十六州的梦想已经絮饶大宋上百年了,他们此时也只能在梦里想象燕云十六州的苍茫大地了。
  窦卞看到下面群情激愤他有些头皮发麻,汴京老百姓可不管你是状元还是榜眼,说的不顺心就骂。

  大宋不以言论治罪。
  轮到他了,不能不上台,不上台那就是软弱,比章衡还让人看不起,窦卞只能硬着头皮走到虎皮椅前。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学生认为仁义为社会的本体,比如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
  和章衡一样,窦卞也是老生常谈,说的完全是前人的理念,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学说蜕变,不只是他们,就连聪明绝顶的苏轼、苏辙、曾巩等人照样还是在学习的阶段。
  也只有那些经历过人生,有了丰富阅历的中老年人才真的对儒学有了自己的理解。
  比如,方承志一直关注的----张载!
  正在热血上头的群众不顾苏辙刚才提出只有四十人有资格提问的规矩,有一个壮汉红着眼瞪着远处的窦卞喝问道:
  “仁义能不能收服燕云十六州?仁义能不能免了岁贡?仁义能不能让俺们不受权贵欺压?”
  大汉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双目好似能够吃人,发出了这灵魂三问。
  窦卞脸色发白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面对这三个问题仁义一个也解决不了,他不理会场外大汉的喝问,继续讲解自己的理解。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其他士子一看这榜眼窦卞竟然如此厚脸皮,虽说不回答场外人的话符合规矩,可是却输了道义,只怕以后汴京老百姓看不起这位榜眼了。
  场外之人他可以不回答,但是有人却不放过他,方承志可是记得这家伙昨天好好地就向自己发难,这时候自己能饶了他?
  君子报仇从不隔夜,隔夜那是因为媳妇太厉害。
  方承志上前两步拱手打断了窦卞的照本宣科,窦卞在看到他出来的时候就暗道:
  “坏了,这家伙果然出手刁难了。”

  方承志抬头笑着对窦卞道:
  “窦榜眼说的好,想必窦榜眼也是人品高尚,仁义无双的大德之人,在下这里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答案,想要请教窦榜眼,不知窦榜眼可否解惑?”
  窦卞很想说不方便,可惜,规矩就是迎接别人的反驳,他不接不行,不过他也有信心,关于仁义的解释他早就不知看了多少遍,只要是关于仁义的他不怕问。
  “请问!”
  “如果你儿子和另一个小孩同时掉在了水里,你只能救一个,那么你救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