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二三事》
第22节

作者: DJ晴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窦卞傻眼,问题还有这样问的?历史上没有这样的问题啊!他脸色发青,他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冷声道:
  “这和我说的仁义有什么关系?”
  方承志却温声细语的道:
  “怎么没关系?仁义是什么?窦榜眼真的理解了吗?请问窦榜眼救谁?”

  窦卞黑着脸道:“这种无聊的问题我是不会回答的。”
  方承志笑笑,不说话退了下去,不过其他人却被方承志挑起了兴致,尤其是窦卞刚才对场外百姓的无视,让百姓们十分愤怒,他们抓住这个问题对窦卞穷追猛打。
  “窦榜眼救谁?”
  一开始还只是几个人在喊,到最后成千上万人齐声呼喊,整个汴京都听得见他们的质问声,窦卞脸色苍白却不敢回答这个问题。
  他发现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陷阱,不论他怎么回答,都会进入方承志设计的陷阱,只要他回答的了,他必定要背上不仁义的名声。
  窦卞气的咬牙切齿,他昨天不过是气不过方承志比他小二十岁就中举,心中不忿之下多了两句嘴,哪想到会引起这个场面。

  那个发出灵魂三问的大汉,见这么多人质问窦卞,这个人竟然还有脸在台上赖着不下来,大汉心中恼怒至极,再想到自己近日来的遭遇,心中愤慨之下,脱下自己的布鞋就扔了过去。
  “啪!”
  刹那间,鸦雀无声。
  窦卞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下意识的低头看向打自己的凶器,竟然是一只臭鞋,还是一只有破洞的破鞋!
  “安敢辱我!”
  心中气急的窦卞仰天喊出这句话,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他不晕不行了,在不晕就没法收场了,现在只有装晕才能逃离现场。
  方承志眼尖,看出窦卞倒地的姿势明显不像是真的晕倒,他跑上前掐着窦卞的人中,大喊:
  “窦榜眼晕倒了,快救人。”
  马上就有几个捕快赶过来救人,方承志将窦卞交给他们,顺便在窦卞身上狠狠地扭了几下,算作是昨天刁难自己的利息,自己可是有着睚眦必报的美名。
  窦卞疼的龇牙咧嘴却不敢醒过来,只能在心里痛骂方承志这个小王八蛋太阴险了。
  状元、榜眼接连被人轰下台,尤其是榜眼更是被人仍臭鞋砸在脸色,这可是一辈子的污点啊,其他人心有戚戚,有人打起了退堂鼓决定放弃讲学,省的闹得跟窦卞一样。
  探花郎罗恺今年已经45岁了,他的人生已经走过了大半生,他为人淡薄性格厚重寡言,对他人的言语也不在乎。
  他本来就不准备讲学,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可讲的,所以他从容的走上台深鞠一躬,朗声道:
  “学生才疏学浅就不献丑了,在此只有书帖一首赠予诸位,望与诸君共勉。”
  罗恺说完就拿起毛笔泼墨挥毫,他聚精会神,一气呵成,最后拿出自己的私人印章盖印,之后抱拳走下台。
  两名太学院的学生拿起罗恺的书帖向众人展示,其他人看到上面的字,心里暗骂罗恺的狡猾,这家伙明明当了逃兵,却显出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让他们气的牙痒痒。
  “忠君爱国”
  这就是罗恺的大字帖,这那里是共勉,明明是拍马屁,不用说,罗恺肯定入了皇帝的眼睛,比之前的状元和榜眼聪明了不知多少。
  接下来就是欧阳修的高徒曾巩,曾巩风轻云淡的走上台,他对众人先是一礼,之后道:

  “我大宋之鼎盛开创华夏之千古未有,我大宋的富庶远超所有朝代,学生认为我大宋能够安康富足在与对商业的态度,可是如今朝廷财政入不敷出,士大夫奢华享受,学生认为‘节约为理财之要’......”
  曾巩的这个说法一出来就引起了一片哗然,要知道现在的士人阶层可是醉生梦死,让他们节约,那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场外的老百姓纷纷叫好,尤其是那些商铺的老板掌柜,他们更是饱受权贵的压榨欺凌,要不是没有反抗的能力不然早就反抗了。
  场中的士大夫、权贵却对曾巩十分仇视,马上就有人跳出来反驳曾巩,却被曾巩用事实依据反驳的无话可说。
  方承志看着在台上朗朗而谈的曾巩,这个年近四十的中年男人竟然有这样的眼光,最重要的是他还拿出来实际的数据,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
  在场四十人竟然没有一人驳倒曾巩,场外的老百姓不懂什么理财,但是他们知道这个学子是在帮他们说话,看到他纵横睥睨往来无敌,爆发出了巨大的喝彩声。
  “好,这是位青天老爷啊!”
  “权贵欺压百姓无法无天,尤其是摊派货物更是敲骨吸髓,官家要管管呐。”
  “官家是个好官家啊,官家就是被奸臣蒙蔽了,不知道他们在为非作歹。”
  “是啊,官家那是真的仁义啊,心里装着咱呢。”
  而就在他们议论他们心中的老好人赵官家的时候,赵官家却受到了惊吓。
  “下台!下台!”
  赵祯正在全神贯注的批阅奏章,突然几声大喝响起,吓得他一个哆嗦,手里的奏章掉在了地上,脸色也白了两分。
  “大陈,怎么回事?何处喧哗?”

  满头银发的陈琳连忙上前捡起奏章,同时道:
  “官家勿惊,宫中一切正常,奴婢已经派人去查了,一会儿就有消息。”
  赵祯听说宫中一切正常就放心了,只要不是政变就行,虽然过了一百年,但是他还是害怕有人学他祖宗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把戏再度出现。
  很快就有一个小太监跑了进来,小太监在陈琳耳边轻语了几句,然后向皇帝行礼退了出去。
  皇帝对此没有任何异议,小太监向大总管陈琳汇报,陈琳再汇报给皇帝,这是宫里的规矩,赵祯等着陈琳的解释。

  陈琳心松了口气,刚才那声成千上万人的呵斥声,不只是吓坏了皇帝,就是他也吓了一跳,现在知道了具体原因,这才对赵祯道:
  “官家,您昨天不是跟文相公说是让新科进士在大相国寺讲学么,刚才那几声叫声就是看热闹的百姓发出的。”
  赵祯纳闷,讲个学而已,怎么还有百姓的怒喝声?是不是学子讲了什么不当的学说?
  “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琳也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这么短的时间能够查到这些就很不容易了,只是怎么回答皇帝?
  正在此时,门外响起了求见声:
  “官家,开封府尹包拯求见。”
  赵祯眼前一亮,怎么把他给忘了,包拯可是开封府尹,在汴京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么?
  “快请包爱卿进来。”

  包拯穿着大红色官府,头戴双翅官帽就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见到赵祯拱手施礼,然后直接道:
  “陛下,还请停止大相国寺的讲学。”
  赵祯正一肚子疑问呢,他疑惑道:
  “爱卿,何出此言?”
  包拯来的着急,连玉圭都没带,他直视赵祯朗声道:
  “陛下,大相国寺讲学引起汴京轰动,数万百姓聚集大相国寺,将相国寺围的水泄不通,还时不时的传来百姓的大喝,如此下去必定有祸患呐,臣恳请陛下撤销大相国寺讲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