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潮》
第59节

作者: 胡江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今一定要还我的钱,正月新债收不回就要穷一年,你果晓得!”朱胖子像有口吃似的。
  “不会少你的,再来几把,到时一起结账!”进炎并不服输,央求着继续赌钱。
  “等你把钱还了再赌,我今还,就必须还,你懂我的门儿经的!”朱胖子不客气并略带威胁的。

  “好好,我马上回去拿钱还不行吗?”
  进炎虽酒意浓浓,但大脑还是清醒的,他悄悄的潜回笼罩在黑暗里的家,父母都已熟睡。
  他挪步到茅房背后,瞅着土墙宽宽的裂缝,轻轻的拔去塞在里边的稻草,取出了一搭钱放入自己的口袋。
  又将其它一些钱搭子取出来看了看,数了数,还放在鼻子边闻了闻,新钱的味道真好。

  他轻轻的把一搭搭的钱放回墙缝,心翼翼的塞上稻草,还用手向缝里掖了掖。
  “朱胖子,还你钱。”进炎从家取回了钱,酒气喷喷的。
  “还挺快的,话算数就是哥们!”朱胖子赞扬他。
  “怎么样?开局吧!”进炎挑衅的。

  “好吧!”
  通宵达旦的赌局又开始了!
  胡进炎卷款案涉及这么多群众和众多商户,也关乎市场下一步的走向,责任感告诉心民不能不重视啊!他先电话向县公丨安丨局报了案,接着去了县局当面汇报。
  公丨安丨局根据心民提供的“还钱”、“搓一把”和“信笺纸”等零碎信息,对有案底的赌徒进行了传讯,也向江浪县水泥厂进行了了解,,但是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胡进炎到底还谁的钱,和谁搓,在哪里搓?办案人员思付,罪犯会继续赌钱,这是无容置疑的,只有布网抓赌,才有可能让罪犯尽快落网。否则,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破案。
  基层干部反映现在赌钱的人较多,有蔓延的趋势,群众也有不少举报,正值春节正是抓赌的好时机。于是公丨安丨局决定,借破胡进炎案为契机,在全县开展一次抓赌行动,狠狠打击赌徒们的嚣张气焰。
  公丨安丨局根据举报线索,连夜突击行动,在江浪城郊结合部抓到一群赌徒,赌资巨大,大多是从外地打工回来过年的人。
  经过突击审训,组织聚众赌钱的是从东北打工回乡的瓦匠。据他交待,他赌钱是跟朱胖子学的。在东北朱胖子经常拉他和一个外号叫胡子的人一起赌博。这次都是同车回来过年的,最后坐的是海通至江滥长途汽车,朱胖子和胡子在青蒲镇下了车,只知道朱胖子住在蒲东大队。
  办案人员分析,胡进炎十有八九与朱胖子有关,这个胡子又是谁?如果是胡进炎的话,那这个案子就突破了。
  心民在县局没有等到进展,就马上回到公社,他担心韩桥那边万一有什么风波,好及时赶去。

  “咚咚咚”秘书突然敲他宿舍的门,叫去接县公丨安丨局的电话。心民从睡梦中惊醒,立即蹦下床冲向值班室。他接完电话,立即骑车去了蒲东大队。
  该大队朱姓的较多,但是外出打工叫朱胖子的仅此一个。心民带着大队干部和几个民兵,悄悄的摸到了朱胖子家。
  房间的灯还亮着,隐约还能听到唏里哗啦的洗牌声。心民把人分成两组,分别堵住前门和后门,等待县局来人抓捕。
  不一会儿,丨警丨察冲了过来,心民手一挥,丨警丨察破门而入抓了个正着,收缴了巨额赌资,朱胖子、胡子等被押上了警车。
  胡子也就是胡进炎交待了卷走水泥款的全过程,朱胖子交待了赌博的问题。
  公丨安丨人员押着胡进炎去他家取脏款,可是茅房后墙裂缝里已无分文。巨款去哪儿了?公丨安丨局怀疑胡进炎谎,而他直喊冤枉。
  是进炎谎,还是另有其人偷盗?这考验着办案人员。
  局长指示:严格保护现场,不得让任何人靠近茅屋后墙裂缝。技侦人员在两时内赶到现场提取证据。
  在现场被技侦人员提取到两个饶鞋底印,迅速做成了石膏脚印模型,经比对,其中一个是胡进炎的,另一个解放牌胶鞋脚印肯定就是作案饶了。
  这从墙缝里偷钱的冉底是谁呢?难道是进炎父母,他母亲是脚首先排除,他父亲的脚比脚印模型尺寸,再群众反映从来没见他穿过解放牌胶鞋,也排除了嫌疑。韩桥进行了排查,全大队只有两双这种胶鞋,而且尺码与模型都不相符。
  一个重要信息引起办案人员的重视,案发的第一深夜,朱胖子到过胡进炎后窗下向他逼债,难道这与墙缝里的钱有什么联系?

  朱胖子供认不讳,他第一到过进炎家逼债不假,但时间不长就离开了。而进炎第二晚上取钱时,那一堆钱都在。明朱胖子第一晚上并没有偷这笔脏款。
  破案陷入僵局,就把朱胖子和胡进炎关进了看守所。看守所通知家属送换洗衣服,朱胖子家送来的物品中有一双解放牌胶鞋。经技侦认定,在作案处提取的脚印与这双鞋底完全吻合。
  朱胖子在铁的证据面前交待了犯罪事实。
  原来,进炎在朱胖子家喝酒时,朱胖子并没有喝那么多酒,是装醉的,因为他酒碗里大多是水。进炎踉踉跄跄回家取钱,他一直紧跟其后。
  当进炎取完钱,将墙缝恢复原样离开后,朱胖子就立即从墙缝里取走了全部脏款,飞速回到家中,等待姗姗来迟的进炎。

  韩桥大队有一座南向会堂,大队的大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它的墙用青砖砌成,屋面盖着青色瓦,有一种古朴厚重之福其实砖瓦都是大队土窑烧制的,属自产自用。室内水泥地上整齐的固定着木板条凳,西头有一个比平地稍高一点的讲台。前后墙各有两个对合开的大门,甚是敞亮透气。
  奇怪的是,好端赌大门有三个被封死。室内排放着好多桌子,上面贴着一队至十队字样的标签。
  原来这个会堂,已改成远近闻名的机头仓库,它是用来存放缝纫机和绣花机机头的。不光是韩桥大队社员存放,桥对面的巩固大队也经常借用。
  韩桥市场兴建后,商户都进入固定摊位交易,抢占摊位,堵塞交通,雨雪停止交易的状况从根本上改观。猫匾交易虽没有以前火爆,但依旧兴旺。新辟绣品区本想是试验试验,没想到发展迅速,很快火爆起来。绣花机和手工绣品并驾齐驱,几百个品种投入市场后,有公司收购的,有经纪人转手的。反正,只要上市就供不应求。这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局面,大大激发了韩桥饶潜能,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群众的致富热情。

  然而,红火的市场,正处于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期,基层干部害怕,群众也害怕。他们特别关心时事政治,上到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下到江浪县新闻、克信公社的通知,毫无遗漏的准点收听。想从中听到有利于市场发展的内容,其中哪怕是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都会很快在社员中传开。
  可是,外地的一些做法人们不免担惊受怕,群众中也在偷偷议论,哪里掀起了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浪潮,哪里把无产阶级专政落实到了基层,哪里在批林批孔中上挂下联等等。一时间,他们把生产队办的工副业、多种经营和社员家庭副业都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大砍大煞;社员自留地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温床,家庭园前屋后种植的瓜果蔬踩不许超过规定,否则全部拔掉。把社员利用空余时间搞缝纫、编织、修理、农副产品加工、制作竹木器具到市场出售一律作为资本主义的东西去批判;把市场趸买零卖和异地买卖行为视为投机倒把,一律给予取缔和严厉打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