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清——随园食单漫谈》
第3节

作者: 有事没事莫凭栏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转眼就啰啰嗦嗦几千字,感谢大家能耐心看到这里。接下来,让我们正经开始《随园食单》吧!

  -----------
  至此前序结束,感谢朋友们的观看,初次来天涯发帖,大家见笑了。之后我会不时更新后面的部分,论坛这边排版还不是很习惯,我逐渐适应吧。
  完整排版我也会发在我在天涯的博客上,微信公众号“莫凭栏的随笔斋”也会同步更新。但在论坛里我会把最新写完的部分先发出来,希望大家指正。
  天涯高人众多,卧虎藏龙,早有耳闻。希望各路高人不吝指出我的问题与不足,谢谢大家了。
  日期:2020-03-21 01:03:59
  序1——古人的古人是怎么看待“吃”这件事的
  在《随园食单》序文的一开始,袁枚论述了相对于他来说的古人们,是怎么看待吃喝一事的。
  首先来看看中国最早的诗人们在《诗经》里是怎么聊的。
  在《豳风·伐柯》里面有这么一句:“我觏之子,笾豆有践”。说的是在周公的治理下,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礼仪有序,连宴会上食品的摆放都符合礼仪,用来装鲜果干果的“笾”,用来装肉食鱼鲜的“豆”,各自摆在指定的位置上,一丝不乱。用杯盘碗碟在餐桌上的陈列有序,来赞颂周公的治理有方。
  笾:古代盛放果品或干肉的竹制容器。
  而在《大雅》的最后一篇——《召旻》中,有一句诗为:“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职兄斯引。”意思是凡伯你这种明明只应该吃些糙米粗饭的谄媚小人,却在享用精米细粮,还不赶快让出你霸占着的高官厚禄,让贤明的人才来辅佐君王。诗人在抨击周幽王的大权臣凡伯时,也是用吃食作为这个人不配享有某种生活享受的重要评判标准。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来,即便是在上古时代,人们对饮食看得何等重要。不论是夸赞圣人,还是贬损奸臣,饭桌上的事都是关键的评判要素。

  除此之外,诸如《易经》中第五十卦“鼎卦”中就提到过以木生火、以鼎烹物的“鼎烹”;还有《尚书》中也曾讲:要想做一碗好羹汤,需要善调盐的咸度和梅子的酸度(当时醋尚未被普遍使用,主要使用梅子来调配酸味),固有“盐梅”一说;另外,在《论语》之《乡党》、《礼记》之《内则》等篇里都不乏对吃喝一事的描述。
  即便是孟子——这可是一位相当看不起“饮食之人”的圣人,也不禁在《尽心上》一篇中感慨喝水只为解渴、吃饭只顾充饥的人,又怎能体会到饮食的妙处呢?
  由此可见,即便是饮食吃喝这种看似寻常的平凡小事,要想参透其中的奥妙、领会其中的美意,可都说不上是一件容易的事。
  豆:同是古代食器,后来主要被用于祭祀。
  《中庸》有言:凡是人,没有能离开吃喝二事的,而真正能体味出其中滋味、甚至是通晓味道之后的玄妙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魏文帝曹丕所著的《典论》中也曾说:“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意思是从草根阶级崛起的第一代权贵,只会顾得上买豪宅、置地产,得先住得富丽堂皇;而传到了第三代人,还能如此非富即贵的话,才真正对衣装美食的讲究有所追求。当然,那是在万恶的封建旧社会,在我们的新时代里,平民百姓也早就过上了锦衣玉食的好日子。
  书归正传,古人不论是拾掇鱼的时候去除鱼鳍鱼鳞,还是宰杀牲畜拿掉下水内脏的时候,都有一定的法度,并不是随心所欲、粗糙为之,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
  正如《论语·述而》中所描述的,孔子遇到有人把歌唱得特别好,一定会请人家反复再唱,之后学着人家的样子也一起跟着唱。
  似孔夫子这般的圣人,对于这种微末的小技艺,尚且如此的虚心求学。我们对于饮食大道,又怎么能不怀着一颗谦卑的心,细细琢磨、慢慢体会呢?
  原文
  诗人美周公而曰“笾豆有践”,恶凡伯而曰“彼疏斯稗”。古之于饮食也,若是重乎?他若《易》称“鼎烹”,《书》称“盐梅”,《乡党》、《内则》琐琐言之。孟子虽贱“饮食之人”,而又言饥渴未能得饮食之正。可见凡事须求一是处,都非易言。《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典论》日:“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古人进鬐离肺,皆有法焉,未尝苟且。“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圣人于一艺之微,其善取于人也如是。

  常见错误与疑问
  1.“笾豆有践”:一些注解中误记出处为《豳风·伐木》。首先要说的是《诗经》中虽有《伐木》,而《伐木》一诗并非在《豳风》而在《小雅》中,诗中也确有“笾豆有践,兄弟无远“一句,然而本诗当是描述周宣王时期的故事,莫说是赞颂周公,恐怕和周公一点边都沾不上了。而袁枚真正引述的,应是《豳风·伐柯》中的”我觏之子,笾豆有践“。其实这首诗是否是夸赞周公,在学界也有争议。尽管儒家一派普遍认为这首诗就是在歌颂周公,但也不乏学者认为这首诗只是在平实的描述周时的婚姻之事。究竟诗人意味如何,与本文并无太大关系,在这里我们还是顺着袁枚的思路认为这首诗就是在”美周公“罢了。

  2.“彼疏斯稗”:一些注解中认为该句的意思是凡伯效仿周公大摆筵席,显然是谬解,不知从何而来。然而,更让笔者疑惑的是:在考据此处时,笔者查阅了若干资料,很多儒家学者都认为《召旻》一诗的作者应该就是凡伯本人;而袁枚却书“恶凡伯而曰”,不知所“恶”何处,在此,笔者也只好囫囵译作”诗人厌恶凡伯而说他‘彼疏斯稗’“了。若有明君知其所以然,敬请不吝赐教。
  日期:2020-03-21 13:30:09
  在第一个版本写完后,一直对“进鬐离肺”这四个字,心里有个疙瘩。
  之前在查“鬐”这个字的时候,查到这个字古语中通“鳍”,再加上后面的“离肺”,便想当然的以为是拾掇鱼的鱼鳞鱼鳍和收拾牲畜的下水等物了,并没有想到“肺”这个如今被当作边角料的食材,在商周时竟然是大雅之堂上的重要食物。
  再次查阅各种资料,发现“进鬐离肺”可不是发生在后厨里的事情,而是宴席的桌面上甚至祭祀的场合中会正式出现的操作。

  如《礼记》的《少仪》中就记载:“羞濡鱼者进尾。冬右腴,夏右鳍,祭膴。”其中“冬右腴,夏右鳍”就是冬天要把鱼腹的位置朝右(方便人们取用的位置),夏天要把鱼鳍的位置朝右——因为冬天里鱼腹比较肥嫩,而夏天鱼鳍的位置比较鲜美,要把好的地方优先给客人食用,这就是“进鬐”之道。
  而《少仪》中还提到:“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在其《公食大夫礼》篇中有“三牲之肺不离,赞者辩取之,壹以授宾。”、《乡饮酒礼》篇中有“介俎,脊、胁、肫、胳、肺。肺皆离。皆右体,进腠。”。这些都是“离肺”之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