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4-06 22:54:40
须知单(10/20)——变换须知
我们曾在《配搭须知》中就提到过,袁枚对于饮食上,有一些近乎洁癖的在追求食材的本味和独特性,甚至有时字里行间中给人感觉有些过于偏执了,但这也确实是袁枚真性情的可爱之处,相信袁粉们也大多是喜欢上了他的这一点。
本篇开头,就又是注定争议满满的一句。他说:一件食材有一件食材自己的特有之味,不能将各种不同食材混在一起,同煮一气,搞些什么似是而非的囫囵名堂。
就好像孔夫子教育门下的一众弟子,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征,去因材施教,不拘泥于一种统一的教法,不会要求所有学生都变成一个样子。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便是要帮助有特长的人,去完成他所擅长的事情。
袁枚讥讽一些当时的所谓“俗厨”,批评他们动不动就将鸡、鸭、猪、鹅放在一口汤锅里熬煮,炖成一锅所有食材的味道都混合在一起、显不出任何一样食材的独特味道的东西,吃起来简直是味同嚼蜡,十万个差评。
不只是对这一锅食物差评有加,袁老甚至还诅咒这些厨师,恐怕经他们料理过的鸡、猪、鹅、鸭如果死后有灵,一定会去阴曹地府告上厨师们一状不可!
写到此处,不得不为这些厨师喊上一声冤了。
虽然不知当时的多种食材混合烹调出来的菜肴,是否真的如袁老所批全都“味同嚼蜡”,而这一类做法里面最出名的当家菜——“佛跳墙”,可绝对是人间珍馐。只可惜据记载佛跳墙这道菜是道光年间出现的,袁枚未能赶上,否则也想看看这道名菜是否能动摇袁老的食材“洁癖”。
不过本篇的后半部分,其实才是真正切题“变换须知”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说凡是善于做菜的厨师,需要多准备锅、灶、盂、钵等厨房器具,配合不同的食材特性,使用不同的器具来进行烹饪。虽然上面提到的这些器具,很多已不被我们所用,而现代厨房中的精细厨具分类,可以说是只多不少。
使用如此精细的厨具选别,目的是尽可能地配合食材的天性。力争做到每种食材都能体现这种食材的独有特性,每碗菜肴都要成就这碗菜肴的不同味道。
这样即便是招待资深吃货、专业级别的美食家,也能在一桌宴席上花样百出,让他的舌头应接不暇,自然会觉得心花怒放,对这一桌饭菜赞不绝口了。
原文
变换须知
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犹如圣人设教,因才乐育,不拘一律;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也。今见俗厨,动以鸡、鸭、猪、鹅一汤同滚,遂令千手雷同,味同嚼蜡。吾恐鸡、猪、鹅、鸭有灵,必到枉死城中告状矣!善治菜者,须多设锅、灶、盂、钵之类,使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嗜者舌本应接不暇,自觉心花顿开。
日期:2020-04-08 00:20:58
须知单(11/20)——器具须知
想当年及时雨宋江被配至江州,与戴宗和李逵前往浔阳江边琵琶亭酒馆。一碗“三分加辣点红白鱼汤”上桌时,宋江见到这碗汤羹,脱口赞道:“美食不如美器,虽是个酒肆之中,端的好整齐器皿!”
这一句“美食不如美器”,引出了本篇主题。当然,这里所探讨的是饮食之“美”,图的是食物在达到色、香、味的基本要求后,进一步升华至近乎艺术的美感,给食客以全方位的愉悦和享受,也就是追求色、香、味、形、器、意、养的高端标准,而非描述果腹之事。
饮食器具的重要性,袁枚深表认同,但他同时也认为不可太过于追求奢靡。比如明代宣德、成化、嘉靖、万历年间烧制出的瓷器,就太过贵重,万一在使用过程中有个磕碰,未免太过伤心损神。不如用些景德镇御窑出产的器皿,也算是十分雅丽,足以说得过去了。
如今看来,上述明代瓷器已是天价,哪怕是“说得过去”的康乾御窑,也是巴不得供起来的,胆敢有个磕碰,何止是“伤心损神”,简直就是魂飞魄散啊!
当然,现在的高档餐厅,虽然不至于用价值连城的文物来装摆食物,但一切杯盘器皿,也必是产自名家,丝毫不会马虎,这也是评价一家餐厅是否能上档次的必备标准之一。
且不说这些餐具本身的价值,餐具的类型选用是否得当,也是重中之重。
一桌丰盛的宴席,只有该装碗里的装在碗里、该装盘里的装在盘里、该用大气的器皿就用大气的、该用小巧的餐具就用小巧的,各种菜肴摆放得参差有致、错落有序,才能显出席面的活色生香。
如果只知道刻板地守着“十碗八盘”之类的说法,就未免显得主人又愚笨又庸俗了。(此句又不知得罪多少人。)
总的来说,挑选装菜器皿的大原则就是:贵重难得的菜肴适宜用大的器皿盛装,以显气派和与众不同;而家常平凡的菜肴就适宜用小的器皿来装了,这样比较能显出朴素和实惠的感觉来。
至于煎炒的菜适合用盘子来装,汤羹适合用碗来装;煎炒的时候适合用铁锅,煨煮的时候适合用砂罐。这恐怕已经是常识了。
而在餐饮日渐进化的今天,更多的特色器皿也在普遍投入使用了。比如说强调食材本味时,使用食材水果的外皮来当作器皿,体现原生态的感觉;强调地方特色时,使用笼屉、铜锅等特色器皿装盛,体现主题风格等等。
当然在时代的高速发展中也不免滋生妖孽,比如将餐厅装饰成厕所,餐具都模仿马桶等不洁之物,纯属哗众取宠,很快便会被时间的浪潮冲刷进地沟之中。
原文
器具须知
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然宣、成、嘉、万窑器太贵,颇愁损伤,不如竟用御窑,已觉雅丽。惟是宜碗者碗,宜盘者盘,宜大者大,宜小者小 ,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若板板于十碗八盘之说,便嫌笨俗。大抵物贵者器宜大,物贱者器宜小。煎炒宜盘,汤羹宜碗,煎炒宜铁锅,煨煮宜砂罐。
日期:2020-04-09 01:44:27
须知单(12/20)——上菜须知
从前面几篇须知,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请客吃饭,让客人们获得好的感受,可不只是后厨里的厨师们手艺好、食材品质优良又高档,就能圆满完成的,还需要全方位的准备周到。
例如说上菜,就大有讲究。
在西方的饮食文化进入我国后,加上社会风俗的不断演变,上菜的讲究其实已经与古时有了很多变化,而且根据宴席主题的不同、设宴地区的差异、所请客人的区别,各种规矩也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仍是我们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写在书本上的知识,毕竟也只是这本书作者的个人经验或见解,取精弃粕、辩证理性地获取信息,相信也是大家能够做到的。
我们还是看看袁枚是怎么讲述他的上菜法门吧。
首先是从菜肴味道的咸淡来排序:比较咸的菜应该先上,比较淡的后上。可能是要以咸味来打开味蕾,开动食欲;再以清淡之味收尾的道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