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石油工作者的峥嵘岁月:不朽的忠魂》
第5节作者:
马至中原 父亲恢复意识的时候,已经是天黑了,他知道自己中了枪,小腿已失去了知觉,大概是失血过多的缘故;头上仍在冒血,但感觉问题不是很大,他试着想站起来,却没有成功。
于是他欠起身,把身上的破棉袄里子撕了,用布条把头和腿都使劲包扎好,然后翻过身就开始向沟外爬。他忍着头部的剧痛和失血过多带来的困倦,朝老君庙方向艰难地爬行,手磨破了,棉裤也磨烂了,可他愣是没停下歇一歇,他怕一歇就再也爬不动了。当他爬了足足有十多里地的时候,面前出现了三个身影,那三个身影打着手电筒,也发现了他,并朝他奔跑过来,父亲看了看他们,嘴里嘀咕了一句:“把他先人的!咋才来呀!”他眼前一黑,又昏死过去。
这三个人正是他的徒弟,范玉翔、李青山、唐恩茂,都是个顶个的年轻汉子。出事的时候,这三个人和其他工友们,都躲在石头窑洞里歇班,矿场内戒备森严,他们被喝令,呆在窑里不准动。后来他们看见,矿警和驻军们押解着大批被绑得结结实实的土建工人们回来了,还听说被捕杀了100多人,于是他们各个都攥紧了拳头,怒目圆睁,“这帮狗日的,真不拿咱工人当人咧!”
直到天黑了,谁也没想到师傅会出事,倒是怒气冲冲的美国机械师带人来到窑洞,一见范玉翔等人,就哇啦哇啦的大发雷霆,意思是:“王山娃为什么没到井场?害得他们自己拆螺丝、抬机器,整整忙了一天,饭都没顾上吃,这个混蛋!非要把王山娃拉出去治罪不可。”
不等范玉翔开口,李青山碰了碰唐恩茂,小声嘀咕了一句:“这狗日的哇哩哇啦的说甚咧?”
不好!师傅没回来,没准儿出事了!范玉翔心想,他赶紧上前质问美国机械师,“我师傅一大早就带人跟你们出去了,到现在没回来,你们为甚还要来这里要人?狗日的!我们还要跟你们要人呢?我师傅到底去哪儿了?他怎么了?”
范玉翔的话很起作用,美国人也懵住了,他也想到了,由于早上要拉设备,没让王山娃等几名中国工人上吉普车,而是让他们步行赶往井场,会不会也搅进了围捕逃跑的工人当中,要真是那样,可就生死难料了。美国人自知理亏,也不哇啦了,垂下头去,闭口不语。随行的中方技术员,想赶紧把他拉走。
范玉翔等摆手制止,并上前冲技术员说道:“是这,我们师傅一天没回,很可能出事了,你帮我们求求这个美国佬儿,让他设法弄几张通行证,我们几个要出去找师傅。”技术员一听,点了点头,把范玉翔的话,翻译给了美国机械师。
不料,这狗日的一听就摇头,“这个不行,我没有那个权力。”
技术员见他不肯帮忙,又进一步补充道:“是这,即使你没有权力,起码你可以帮他们想想办法。”
美国机械师听后,看了看技术员,又看了看范玉翔等人,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勉强同意了。
于是,众人跟着美国机械师,匆匆来到了矿场机械维修部负责人的办公室。负责人也不敢做主,并向上请示了矿场高层主要负责人邹明。邹明设法联系了东岗驻军和矿警大队,这才弄到了三张通行证。
邹明时任石油公司协理兼甘青分公司经理,是主政玉门油矿的最高管理者,他在解放前夜与工人兄弟们一道,挫败西北行营、长官公署、国民党住矿党部、骆驼兵团、矿警、甚至包括军统等,对油田的破坏,立下了卓越功勋,此系后话。
日期:2011-10-11 00:43:29
第六章:黎明前的黑暗
工友们凑款捐物,把父亲抬进了矿场总医务室,好在伤势并不是很重,一颗子丨弹丨从头皮上穿过,没伤着骨头;另一颗子丨弹丨打穿了右小腿,造成了小腿骨骨折。
父亲的头部被缝合了几针,并缠上了绷带,腿被打了夹板,为防止因失血过多而造成局部坏死,还很奢侈的打了两针青霉素,这也多亏了那个美国机械师的周旋,以及众多工友们所捐助的救命钱。
相比之下,那些命丧于沙漠戈壁以及受伤后得不到医治的工友们,我父亲算是万幸之中的万幸。
父亲只在医院里躺了一星期,就被赶了出来,原因是付不起了昂贵的治疗费用。于是范玉翔等为了给我父亲补血,凑钱买了半口袋大枣,连同父亲一起,送回了家里。
在母亲和奶奶的精心呵护下,父亲的伤势很快好转,数月之后,竟能拄着拐下地了。或许是那半袋子大枣起了作用,或许是他的心离不开油田也说不准儿,总之,在母亲和奶奶的一再劝说和阻拦下,父亲又勉强将养了个把月,便扔了拐杖,瘸着一条腿,毅然决然的回到了老君庙油矿。
此时,国内的形势已是风起云涌,人民解放军胜利结束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精锐部队已损失殆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正直指江南。蒋介石被迫下野,退居幕后;李宗仁代总统妄图隔江而治,重启国共和谈;孙科带领立法委南迁至广州;国民政府一国三公,已是风雨飘摇。而彭大将军的第一野战军,正横扫大西北,锋芒直指兰州。
玉门油矿的形势,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国外技术人员已相继撤走,余下的各方势力也发生了微妙变化,数千名油矿工人,与矿警、驻军之间更加对立,时不时的剑拔弩张;而矿场和炼厂的管理高层相对于矿警和驻军而言,似乎逐渐倾向于往广大工人方面靠拢;矿警虽隶属于油矿高层,尚且能够协调,但多半是兵痞,再加上国民党住矿党部的插手,也不能完全掌控;而驻军却隶属于新疆的西北行营,行动号令根本无权干涉,再加上此时,西北长官公署、军队、军统等各种势力,都纷纷插手油矿,并有破坏和炸毁油矿的企图,作为油矿的管理高层,颇有些“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之感。
然而,接下来更令管理高层们棘手的问题是:尽管原油不停的生产,军用成品油也源源不断的向外输送,而中央财政已无力拨付数千名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的工资了,尽管经理邹明等人,多方奔走,以解燃眉之急,但几个月来,虽然工人们的工资仍按月发放,但已经锐减到了三分之一,截止到4月1日,本该发工资了,却迟迟没有发放,几天后果然又出事了。
1949年4月5日,已经五天没有领到工资的工人们,突然得到了一个消息:有人说工资是油矿当局故意扣下不发。工人们一听就火了儿,压抑已久的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一批炼油厂的工人们,首先闯进油矿代理经理办公室,竟然把一位代理经理给打了。
当时的总经理邹明,为解决资金问题,正奔走于南京、上海之间。事实上,直至9月中旬,中油公司广州办事处来电,说财政部同意拨付军油款黄金1000两给甘青公司(玉门油矿),请油矿立即派人到张掖中央银行提款,时值国民党西北当局加紧破坏油田和彻底败北之际,以及人民解放大军风卷残云般的席卷而来,这笔拨款最终也未能回到油矿职工手中。
我父亲王山娃不顾奶奶和母亲的一再劝阻,瘸着一条腿,毅然决然的回到了老君庙矿场。令人欣慰的是,由于外国专家和部分技术人员的撤走和离职,父亲带领的二十几名维修工人的地位,忽然得到了重视。为更好的配合中方自己的技术人员,维护好全矿区仅有的五台杂牌钻机,父亲他们被正式命名为钻机特别抢修班,隶属于矿场工务组管辖,后又整体划归勘探处。
4月5日这一天,我父亲带了几名徒弟,配合技术人员,刚刚抢修完一台抛锚的钻机,精疲力竭的走下钻台时,徒弟唐恩茂裹了裹油腻的老羊皮袄,冲他说道:“今儿要是再不发工资,咱也跑吧,再不跑不饿死也得累死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