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娆红尘》
第31节

作者: 萧烟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时,爷爷跟着大家起哄,待大家安静,傅教授接着说:没错,单纯的事件,现在变得极为复杂;但是,为什么我们光顾自己痛快,就不从政府角度考虑?抗战到这时,勉强算得上胜了,百废待兴;而且,在我们的国土上,还有很多势力在角逐,作为政府,他们已经焦头烂额!对他们来说,他们自有他们的拷量,美国驻军又怎么了?美军前几个月还在中国战场上跟中国人一道,浴血抗日,他们并没有说赖着不走啊!他们本身就是远道而来……相反,在我们东北,还驻扎着别国军队,当年需要他们时,他们却跟日本强盗签订友好协议,两方相安无事,秋毫无犯,见鬼子无力回天了,他们才大军过境,跑来捡便宜,抢我财物,掠我妻女;来了,又赖着不走,这里潜藏着多大危险啊!当年孙总理、蒋委员长就一直担心有这么一天,可这一天终于来了……在我们国土上,多一支美国力量抗衡,总比听任一个极权国家在这里驻军要强!

  尽管当时还在起哄,但冷静思索,还是很有道理。
  后来,有个同窗找到爷爷,问他是否愿意加入***?
  那时,爷爷对***还只是朦胧认识,同窗说,蒋政权太腐朽,四大家族贪污盛行,他们是站不住脚跟的;我们国家,与其容忍一个腐败政权统治国民,不如直接走平民路线,由平民来统治平民,这样,才是我们国家最好的出路……
  尽管爷爷最终没加入这个政党,但他从此更关注这个党的信息,这位同窗同时向他介绍了一份《希望》杂志。
  解放后,爷爷怀着极大热忱,担任外事侨办的翻译工作,55年胡风***集团被揪出,因为在集团主要成员路翎家中搜出爷爷的信件,顺藤摸瓜,从爷爷住所又搜出了旧版《希望》杂志,为此被隔离审查了一年,当年要介绍他入党的那位旧同窗,却为此领了十六年刑。
  经此折腾,爷爷决定不再参与言论,不再发表文章,但在反右中还是被作为胡风余孽而扣了帽子。

  这年,经他主动申请,拖着三个孩子回沂蒙老区工作,老二、老三在这次奔波中给弄丢了,回到故乡时,在北京长大的奶奶哭瞎了一只眼。
  <
  日期:2011-10-30 16:21:00
  那年,父亲十二岁,对奶奶的遭遇极为同情,对父亲选择从红色首都回到山乡甚至是不解,同时对出自右派家庭感到无比耻辱,动辄与爷爷明火执仗吵起来!
  父亲到省城读完中学,本来成绩一直名列前三甲,就因家庭出身,政治审核通不过,一赌气,辍学回家了,后来安排在县城一家大型钢铁厂工作。

  当时,钢铁指标似乎是衡量国家国力的第一参数,中国的领袖特别看重钢铁产量,大跃进中全民炼钢的疯劲虽然过去了,但正规企业的生产任务还是特别重,厂丨党丨委书记每次开会前,都要求大家高喊口号:提高产量、为国争光!
  正当父亲准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红卫兵来了,造反派来了,牛鬼蛇神跳出来了,走资派要倒台了,父亲的机会也来了!
  父亲联络单位造反成员,成立“韶山革命先锋队”。当天,一伙人就将丨党丨委书记揪出来,扣上高帽子,游了一天街。
  回家的路上,父亲豪情万丈,迎面却碰到一脸阴沉的爷爷,平时沉默的爷爷本来已痨病缠身,这时却像杨树一般挺拔,对父亲劈面就发狠话:玩政治!玩政治!你还嫩得很,你去造反吧!造吧!等着瞧,一不小心,哪天把你赔进去,万劫不复!
  父亲当时就顶嘴,现在是无产阶级当政,你们反动右派说话不算!

  这下,气得爷爷哇哇大叫,说真要当了造反派了你?就不信连你也管不住!
  说完,就像老鹰揪小鸡,爷爷将父亲揪进房间,锁上大门,爷爷就守在门口,任门板擂得砰砰响,怎么也不开门,甚至还饿他的饭;奶奶送来两个肉夹馍,被爷爷看到,一把夺下,往地上一扔……
  但父亲还是撬开了后窗的铁条,逃了。
  第二天,首当其冲,父亲带来一帮造反派,先操了自己的家,拽着爷爷游了一天街;他心情舒畅,仿佛爷爷带给他的耻辱出身以及数年来的压抑,这一天全得到了清算和伸张。爷爷气得浑身发抖,却被造反派架着胳膊动弹不得,完事了,灰头土脸溜回来,连叹数声:这辈子,几次运动都平安过来了,没想到,最后栽倒在自家火坑里!
  没过两月,爷爷就过世了。

  这中间,虽然经历了白天的狂热,晚上的家还是要回的;两代人见面,基本不说话了,毕竟父亲做贼心虚,总会老远躲着爷爷。
  爷爷死后,父亲更加肆无忌惮,疯狂地斗人,尤其是厂里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整个的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谁叫自己就出身在这样一个家庭,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厄运!父亲心头燃得越来越炽烈的一堆火,就这样烧到一个个读书人身上。
  这样,父亲出了名,其事迹上了《红卫报》,中央革委会首长兰峰来视察这个偏僻山城,就点名接见父亲。那时,父亲走上了人生巅峰。
  从巅峰跌入谷底是极容易的事情,尤其那年代。没红上两个月,“井冈山革命造反派”得势,父亲一会被批成“保皇党复辟的走狗”,一会被批成“林家店、孔老二”的忠实学生,再多忠心的表白,终究无济于事……
  折腾过去了,到秋后算账时,尽管父亲后来也蹲过文丨革丨的牢,但因为别人家属的举报,作为早期文攻武斗的中坚分子,父亲还是被送进了新时代的监狱。
  在狱中,父亲仍旧个性倔强,认为自己是在响应伟大领袖和党中央的号召;打人固然不对,但在当时,那些挨打的对象都被定性为***,自己从来就没有错过,没必要悔过!
  虽然经过严刑逼供,父亲终不悔改,这样,就被定性为文丨革丨顽固分子获了重刑,动不动还要拿出来游街,游学校……到舒野学校时,别人指说是他父亲,他毫不含糊地说:我没有这样的父亲!他是***!

  每到此时,少年舒野带头高喊:打倒***!打倒四人帮!低头认罪!重新做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一切像是轮回,舒野喊口号时,他看到台上父亲眼眶湿润了。
  日期:2011-10-30 17:23:24
  他十一岁时,娘嫁了人,自己跟着祖母相依为命;再过两年,父亲回来了。
  随着这个陌生人的撞入,本来已平静的生活,又波澜骤起。

  尽管,父亲进了这道门,基本没听见他说过什么话,可是祖母从此将爱的重心转移到了父亲身上,似乎他成了一个比舒野更需要疼爱的孩子;为了父亲,祖母时不时对舒野训斥。
  父亲一直没工作,于是,很多时候他就得回山区老家去劳作。耕耘的季节,父亲会失踪那么一阵,过了收割季节,父亲总会挑来沉甸甸的粮食;一担一担压在肩上,从老远地方挑回来,祖母就会揪心地迎上去,想接过担子,却力不从心。到舒野成人,祖母就会催促他上前去换他父亲的担子,舒野尽管十二分不情愿,还是上去了;父亲却并不松手,坚持自己完成这一次次的苦力。

  随着自己对历史的认知,对自己童年经历的那段文丨革丨历史,有了更深刻认识,对这段历史给国家带来的创伤,也有了更沉重的心情,而对于当年叱咤风云的造反派头目,打心底里痛恨起来;这样,身边藏着一个造反头目,更何况还是自己的上一辈,这个事实他怎么也没法接受,所以当邻居常常取笑他:你家里那个老哑巴,是你什么人?

  舒野从来就不耐烦地回答:俺不认识他!
  就这样,他隐瞒着家族历史,从未跟人提起过自己家庭与几次历史运动的牵连;不是今天说起,阿帆也无从得知。
  然而,家族传承下来的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又让他在运动来临时无比亢奋。这样,他在学潮中又走到风口浪尖……这些,在他老家也成为邻里的谈资,对此,他父亲一声不吭。但那段时间,他明显感觉到父亲在他身上更多投入了忧郁的一瞥。
  毕业后,舒野被分配到南方一个偏僻矿山工作。尽管曾经胸怀理想,当年领着几千人高喊过“打倒贪污铲除腐败”的口号,但融入现实,在自己单位还是因为位高权重而忘记缩手,让对手在账目找出问题,自己脸面搁不下来,一赌气,下定决心远赴海都自食其力、独谋发展。
  临走前,他回了一趟沂蒙老区。
  在老区离家前,他去市场买了大堆菜,硬将年迈的老祖母推开,自己下了厨,办了一桌丰盛的酒菜,倒上酒,拉父亲上桌坐了。
  坐在桌前的父亲,到这年岁有点像泥塑木雕,仍旧没话可说,只一个劲抽烟。舒野只能一次次地给他敬酒,祖母将一切看在眼里,忽然就离开了桌,退到里屋;舒野跟着到了门口,见祖母将头蒙在被子里,呜呜哭起来;再回看父亲,仍然一个劲猛抽烟。
  本来想有一次沟通的机会,最终混得跟往常吃饭的情景一样,没太大差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